现代越语中英语借词的汉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9-19
/ 3

现代越语中英语借词的汉译

张绍菊

张绍菊云南大学

【摘要】现代越语中英语借词的使用比较普遍,但还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从越语中英语借词的特点入手,分析研究了现代越语中英语借词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一般规律,对一般词汇和缩略语提出了较为有效的翻译处理方法。

【关键词】现代越语英语借词汉译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9-0025-03

语言作为思想及文化交流的载体,不可避免地与外界发生交流,特别在现如今这样一个全球经济一体化、各国都在努力与世界接轨的大环境下,语言的交汇融合更是难以避免。随着美国在全球的强国地位的进一步确立,英语几乎成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唯一的交流工具。越南想要融入国际社会,与世界接轨,也像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别无选择地接受英语在全球的地位,并开始大量地学习、接收来自英语的各种信息,包括学习和接受英语本身。但由于英、越分属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在接收英语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特点,是越汉翻译中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

一英语借词概况

在现代越语中,较为普遍使用的英语词汇主要是一些表示新鲜领域的新概念,包括高科技领域的词汇和与市场经济有关的概念。越语在借用英语时与以往借用汉语和法语不同,很少在书写上进行“越化”,而更多的是一种“复制”——将英语原样搬到越语中。但越语属于音节性语言,即一个音节代表一个意思,而英语属于多音节语言,表达一个意义往往要有多个音节来承担。因此,在借用英语时,越语的这种读写统一性遭到了破坏。加之人们在接收英语外来词时对英语本身的发音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在面对同一个英语单词时,往往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读法,由于发音不同又导致一个词同时有几种写法。英语worldcup一词在越语中就有8种写法:u?ncúp、un-cúp、un-cp、von-cp、vn-cúp、n-cp、uncúp、guncp。但在现代越语中,大多数英语是以原形出现的。越南语言学专家阮文康教授认为,“除了cao-b??i(cowboy)一词同时在发音和书写方面得到完全的越化之外,其它出现在越语中的英语借词几乎全部都只是在发音上体现出越语的语音特点”。

二英语借词的特点

像接收其他任何一种外来语一样,英语刚进入越语时大多数也是经过了翻译的。有部分英语在进入越语时被翻译成了越语,这部分词汇无论从书写还是发音都已经没有了外来语的特点,它只是借用了英语的构词法,引进了一些新鲜的概念。如star:ng?isao(明星),mouse:conchu?t(鼠标),Bottle-neck:nu?tc??chai(瓶颈)等我们称之为意译词。这些词虽然也算舶来,但它完全是越语的构词法,不再有外来的影子。在此我们主要研究音译词的特点。越语中英语音译词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有附加符及声调

这一部分是越语在音译英语时“越化”得最彻底的一部分,它完全按越语的语音系统来记录英语词汇。因此,这一部分词汇是“洋”气最少的,尽管它仍然有外来词的影子,但无论从发音还是书写都已较本土化了,因此这些词汇很快地融入了越语的词汇系统,成了越语词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ca?v??t(cravat领带)、u?ncu?p(wordcup世界杯)。

2.没有附加符及声调

这一部分词其实已经被“越化”,但是在形式上它们还不是很像越语,因为它们没有越语特有的那些附加符和声调,乍看上去它们似乎是英语,其实它已经在语音上具有了越语的特点,人们能比较容易地读出它们的音。如:Balat(ballast)、caramen(caramel)。

3.音节之间有连接符

越语属于单音节语言,一个音节即代表一个意思,因此在接收以多音节为主的英语词汇时往往要把音节分开以符合越语的发音习惯。但为了表明这是一个单词,所以在各个音节之间用连接符加以连接。如cao-b?i(cow-boy牛仔)、t?c-xi(taxi出租车)等。

4.音节之间没有连接符

转换英语词汇时在音节之间加连接符以表明这是一个单词的同时,有些单词把音节切分开但中间不加连接符,使一个英语单词变成几个越语单词,但只表示一个意思。如makê?ttinh(marketing市场)、intnét(internet因特网)。

5.音节连写

将英语单词用越语的语音来记音,但整个单词还是以多音节的形式出现。这类词实际上在发音上已经进行了越化,字母附加符和声调都符合越语发音,但在书写上没有按照越语单音节的特点来书写,容易识别。如scla(chocolate巧克力)、hóocm?n(hormone荷尔蒙)等。

6.直接复制

现代越语中的英语词汇95%以上都是以原型出现的。Hosting、Iamsorry、IC、internet、ISO、IT、jacket、knock-out等词在越语文本中随处可见,成为现代越语中最主要的外来词。

三越汉翻译中英语借词的处理

由于当前对英语借词的使用还不完全统一,书写上复制原词的情况导致一词多音的现象比较普遍,反过来由于发音的不一致又导致书写上的一词多形。但任何一种外来的东西进入本土后都要进行本土化,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要被广大民众接受免不了要进行一些符合本民族语言习惯的改变。英语进入越语后同样要进行一些“越化”。但英语词汇被越化的过程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制度,加之英语词汇进入越语的速度远远超过词典的编制速度。因此,很多越化的英语词汇在现有的词典里很难找到,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时要学会把这些词还原成英语,然后在借助英语词典去查找相关的义项。比如:g?n-ban,hoo?c-m?n,u?n-ca?p等。有些这样的词我们可能在词典里找得到,但由于两种语言在语音、语法、构词等各方面的差异,越化后的词与原词相差太大,往往使还原工作难以完成。下面是越语在借用英语词汇时在书写上的一些相对普遍的变化规律,了解这些规律将有助于我们辨认在越语中使用的英语词汇。

1.一般词汇的翻译

如果说我们在越语中看到的英语借词是直接复制的话,那么有些词语的翻译与其说是越汉翻译不如说是英汉翻译。因为很多英语借词在越语中没有被转写而是保留了其英语的原貌。但也有部分在文本中出现的英语借词在一定程度上被越化了,在翻译这类词时要求我们了解关于它们在转写过程中的某些规律,以更好地将它们与英语原词联系起来,然后再将其翻译成汉语。

(1)辅音的转换。由于英、越两种语言都是采用拉丁字母作为文字,因此如果两种语言都有接近这种发音的字母时,就选用发音相近的字母来转换。比如fan转换成phen、halloween转换成he-lau-in,visa转换成vi-da,style转换成xì-tin,scandal转换成xì-c?ng-?an等。同一个辅音在英、越两种语言里发音差别较大时,往往按越语的发音来书写。比如baby写成bay-bi,card写成các,demo写成??-m?,girl写成gn。

有些英语字母越语里没有,在书写时会固定地用一些字母来替换。如越语中没有字母j,通常就用gi来代替它,如jacket写成gi??c;越语中也没有w这个字母,在书写时往往用o或g来代替,如web写成oép或goép。

越语中没有复辅音,因此在音节里没有辅音组合,而复辅音在英语里却比较普遍。为尽可能的保留源语种的特点,越语在接收英语词汇时大量的复辅音还是被保留了下来。比如复辅音bl转换成bl或l,像block写成bl?c或l?c;cl仍写作cl,如:classic→clát-síck。只有少数被转换,如复辅音sh写作s:show→s。

越语中除了没有复辅音,有些单辅音也不能做韵尾,因此有复辅音做韵尾时一般都会被转换。如复辅音ck转一般换成c或ch:back→bách;ct转换成ch:perfect→p?-phch;ff转换成p:play-off→play-óp;lf转换成n或p:golf→g?n;ll转换成n:pull→pun;nk转换成ng:bank→b?ng;ng转换成nh:bowling→b?-linh等。

复辅音韵尾的转换其实遵循了越语韵尾的规则。以复辅音作韵尾的英语被越语转换时通常要么取第一个辅音,要么取第二个辅音,没有两个同时都取的,有些在越语中不作韵尾的通常被转换成符合越语习惯的。如出现以f、l、s做韵尾的一般都相应的转换成p、n、t。像play-óp(play-off)、pun(pull)、ghi-nét(guinness)等都是这样的规律。

(2)元音及其元音组合的转换。英语单词中的元音及其组合在越语中的书写其实并无规律可循。首先是因为元音及其组合在英语中的发音并不固定,而越语借用英语词汇时一般是模仿其发音后写下来的。这样的模仿过程由于不同的人对这个音的了解程度不同会产生一个词的不同变体,再加上有些人并不是按英语发音来转写,而是按越语语音来读单词里的字母,因此所写出来的文字也像其读音一样不止一种。但一般来说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尽量接近英语发音的写法,另一种是越语发音的写法。如format有写成pho-ma?t的,也有写成pho-mét的;computer有写成com-pu-t?的,也有写成com-piu-t?的等。因此,我们只能按上下文的意思和对英语的敏感才能判断这些词意思是什么,从而进一步搞清它的原形到底是哪个词。

其实不管是辅音字母还是元音字母,我们提到的变化规律都是相对的,转写多音节词时我们在各音节之间都加有连接符,这也是越语转写英语词汇时的一种形式而已。越语转写英语词汇的现状还比较混乱,目前各种写法还难以辨出优劣,掌握它的内涵还要靠读者更多地关注各种大众传媒的使用习惯,让我们的习惯慢慢向它们靠近。

2.缩略语的翻译

缩略语是一种语言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含义明确,形式固定,符合人们在使用语言文字时希望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的要求。了解和掌握越语中缩略语的使用特点,对我们做好翻译工作有着主要的作用。

越语文本中使用缩略语的频率非常高,缩略语在各种报刊、书籍中被频繁使用,一篇文章如果你不是从头开始看,很可能有些词你根本看不懂是什么意思。因为有些词或词组(主要是一些名词)第一次出现后接下来的都是用缩略语代替,有些常用的专有名词甚至第一次出现就用缩略语。比如:?HKHTN、?HQGHN、NXB、?CSVN、HCM、Tp等一些常见的缩写词在文本中出现时往往就没有全称。这类词主要是一些指著名的机构名称或者是一些政治、经济词汇。现代越语中的缩略语大致可以分为按英语缩略的缩略语和按越语缩略的缩略语两种。

(1)按英语名称缩写的缩略语。这一类缩略语主要是一些指公司、组织、团体和机构等名称的专有名词。这类词出现之前一般会在前面的文本里有其全称,我们可按其英语全称的意思将其翻译成汉语。如:

HANEL——河内电力公司(HanoiElectronicscompany)

INCOMBNAK——工商银行(Industrialandcommercialbank)

有趣的是,越南外商银行英文名称为BankforForeignTradeofVietNam,而其名称缩写却写作VIETCOMBANK,取了Vietnamcommercialbank的缩写。

(2)按越语名称缩写的缩略语。同样是一些指公司、团体、机构的名称缩略语却是按越语名称来缩写的。这样的缩略语在出现之前也会有其全称出现。如:

COGIDO:同奈纸业公司(cngtygiayngNai)

HQGHN:河内国家大学(aihocQucgiaHaNi)

H?BALHQ:联合国安理会(HingBaoanLiênHpQuc)

还有一些词既不是专有名词,也非科学术语,只是人们习惯的缩写方法或是前面提过的内容,为节省起见使用的缩略语。这类缩略语在越语中使用非常普遍,翻译这类词汇只有靠平时多看多记,不断积累经验才能厚积薄发。比如TTVN是越语th?thaoVi?tNam的缩写,而SEA是英语SouthEastAsia的缩写。像这种英、越混合的写法在越语里很多,这样的词如果平时不留心,是很难把它们翻译准确的。

(3)词意发生转换的英语借词的翻译。有很多英语词汇进入越语后,词性和词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词意方面,很多多义的词进入越语词汇后都只保留了其中的一两个意思,有的又增加了英语中本没有的义项。如:

Baby一词在英语里本是名词,借入越语后它还具有了形容词的功能。

Ngày9/7,boybandF5chínhthcidinvimtthànhviênmi,khngmtligiithíchvsrailnglcaMinhAnh-thànhviênbabynhtnhóm.

7月9日,F5正式与新成员登台演出,对乐队中年龄最小的成员——明英的黯然离去不作任何的解释。

Baby在这里由名词变成了形容词,表示年龄小。

随着英语在越语中使用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一些英语词汇被赋予了新的概念,同时有些原有的意思也产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英语正在变成具有越南特色的一个词群。如tuadulch(tua,英语tour的越语读法),dulch本身就是旅游的意思了,再加上tour表示一种自助性的旅游。Ex在英语中是表示过去的一个词缀,越语就拿这个词缀来造些新词。如:ex-boyfriend、ex-girlfriend表示前一任男、女朋友。这类词在翻译中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判断它的意思,不能想当然地把英语本来的意思强加在越语里。

四结语

在还没有一个纲领性的政策来指导和处理这些蓬勃涌入的新词汇的情况下,越语中英语借词的使用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混乱,一词多音、一词多形的情况还比较普遍。越语和汉语在接收外来语上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汉语除了少部分英语词是音译外,大多数英语词在被汉语借用时都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汉化。而越语中的英语借词除了少部分被翻译成越语外,绝大多数都是以原形或是转写的方式出现的。这种对待外来语的不同政策和心态,导致两种语言在处理同一个英语借词时的不同方法。在汉译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这种差别,分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参考文献

[1]史有为编著.汉语外来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黄以亭.试述现代越南语中外来词现象[J].东南亚研究,2000(2)

[3]韦登秀.中外名词术语的汉越翻译[J].东南亚纵横,2006(1)

[4]阮文康.越语中的外来词[M].河内:教育出版社,2007

(NguynV?nKhang.Tngoàilaitrongti?ngVi?t[M].NXBGD.H.2007.)

[5]阮善甲.越语词汇学[M].河内:教育出版社,2003

(NguynThiê?nGiap.TvnghoctingVit[M].NXBGD.H.2003.)

〔责任编辑:冯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