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的原生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作文教学的原生态

苗富凯

山东张店区实验中学苗富凯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盲区,虽然每个语文老师都知道其重要性,但是苦于没有一种有效的方式,所以往往随意性很大。从2007年,我逐渐摸索出能够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模式,到今天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操作模式。去年北京的老师来听课,我代表学校出示了一节作文课,受到了听课老师的高度评价,在区实验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有不少老师开始试着运用此模式。

先对“星语周记”做一下阐释:这是两个部分,“星语”指的是每天不少于200字的随笔。为什么名曰“星语”,当初我告诉学生,每天在我们的心灵深处都会多少有一点感触或者遇到令自己有所感的事情。我们应该及时扑捉到它,别让其从我们的心中溜走。它就像天上的流星一样虽然美丽但是转瞬即逝,我们应该把它记下来。周记就是每周有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在已进入初一的第一周,我就开始让学生这样的写作方式。开始我和学生都称其为“双百星语”“六百周记”。但是还不到一个学期,就出现了喜剧性的变化。我把星语写得字数超过500字的学生,大加表扬,并且说这已经赶上很多同学的周记了,我虽然没有要求学生写星语也要500字以上,但是一批批的学生每一篇星语都超过了500字。发展到今天(初二下学期)班里的近40名学生(共50名学生)每天一篇500字以上的随笔已经成了习惯,有20名左右的学生每天写七八百字的随笔。并且乐此不疲。这里面的奥妙我想是因为下面的几点:

首先,学生在写作上的付出,必须得以反馈。我每周拿出一节课来展示学生的星语周记。以其作文教学的平台,实现了大量写的愿望。学生的星语周记每天都收一次,但我并不批阅,只是翻看一下大致情况。在展示前的一天收起,开始批阅,在初一的时候,我是自己全批改,得用大半天的时间,的确是很累。到了初二上学期,我开始组建“写作批阅团”两个班互批。精选作文好和鉴赏能力强的学生,在课下批阅。但是必须对其进行培训,经过几个周的培训,我就发觉学生的评价作文的能力真是太棒了。然后收起来,我在翻阅给每一位学生评上他的星语周记所得的“星级”从1星到8星不等。8星是文章的最高级别,学生对自己文章的星级特别在乎。优秀的文章,我就在展示课上读给大家,记住,一定是老师读,因为当你想表扬鼓励一个学生时,即使他写的不是很好的文章,但是经过老师绘声绘色的朗读,也会让全班同学感到震惊,这位学生也就在陶醉中爱上了写作。这样的方式我是屡试不爽的。那么,其他学生就光坐着听吗?不是!在我读完后,或让学生书面评论或口头评论。书面评论写在评论纸上,一下课就收齐,让学生贴到外边墙上的“文坛快评区”,这样每个学生都听的特仔细认真。学生每周所得文章星级都要用一颗红五星印在外边墙壁上的“文坛风云榜”上。

其次,必须在学生的写作中予以方法上的指导。开始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会犯愁,不知道写什么。写得文章很空洞很无味,在这种情况下,不要给学生空讲理论。要以班里优秀的文章来“实际说明”,让学生感受优秀学生的文章来源在什么地方。这种指导的过程,就是在评论中得以强化的。悟性较好的同学,有两次的指导,就渐渐知道怎么写。尤其要让学生学会写“细节”,这一点可以给学生举例说明。

现在学生每周最想上的就是“星语周记”坚持快两年了,学生兴趣不但不减,反而更加浓厚,这也算一个小小的奇迹吧。写作是应该日常化的,写作也应该是生活化的。现在,我的学生在我不断的熏陶下,已经把“星语周记”经营成了自己的“心灵港湾”抑或叫“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