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评估肺癌放化疗疗效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评估肺癌放化疗疗效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谢勇彭婧廖春霞叶茜

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放射科重庆忠县404300

【摘要】: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评估肺癌放化疗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7月~2019年5月期间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83例,对患者放化疗治疗前与3个月后进行磁共振DWI扫描并测量在不同b值下的表观弥散系数(ADC),依据放化疗疗效进行分组,其中45例有效患者为观察组,38例无效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DC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化疗前不同b值下的ADC值无明显差异(P>0.05);放化疗前两组患者的不同b值下的ADC值均低于放化疗后(P<0.05);观察组患者在不同b值下的ADC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评估肺癌放化疗疗效中应用磁共振DWI参数ADC值效果显著,对肺癌放化疗早期反应具有较高的灵敏性,有利于帮助评估放化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评估肺癌;放化疗疗效

肺癌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且常发于男性,有大量研究表明,肺癌的发生与长期大量吸烟息息相关,由于多数肺癌患者在发病早期时典型症状较不明显,确诊之后错过最佳手术治疗时机,因此需要接受放化疗进行治疗,患者在放化疗期间需要根据病情恢复情况来对剂量进行适当调整,采用有效的评估手段在提高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上尤为关键。磁共振DWI是一种新型扫描技术,目前在临床诊断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将研究磁共振DWI在评估肺癌放化疗疗效中的应用价值,现将详细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8年7月~2019年5月期间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83例。对照组38例,男20例,女8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57.43±3.52)岁;观察组45例,男35例,女10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57.57±3.63)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入选患者均在放化疗前7d与治疗3个月后给予磁共振DWI扫描。仪器使用GE公司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与相控阵体部线圈,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在胸部前方部位放置线圈,并告知患者呼吸要保持均匀,先对患者进行冠状面T2WI与横断面T1WI、T2WI扫描,然后给予DWI扫描,使用横断面扫描方式,数据上传到工作站之后进行后处理,将工作站分析的结果进行判断和记录,同时测量放化疗前后不同b值下(600s/mm2、800s/mm2、1000s/mm2)的ADC值。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DC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将通过SPSS.20.0统计软件来比较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来进行组间检验,采用P<0.05代表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b值=600s/mm2放化疗前:观察组(1.71±0.32),对照组(1.73±0.35),b值=600s/mm2放化疗后:观察组(2.03±0.46),对照组(1.73±0.28);b值=800s/mm2放化疗前:观察组(1.55±0.33),对照组(1.56±0.34),b值=800s/mm2放化疗后:观察组(1.89±0.36),对照组(1.28±0.25);b值=1000s/mm2放化疗前:观察组(1.43±0.31),对照组(1.41±0.29),b值=800s/mm2放化疗后:观察组(1.76±0.35),对照组(1.12±0.20)。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化疗前不同b值下的ADC值无明显差异(P>0.05);放化疗前两组患者的不同b值下的ADC值均低于放化疗后(P<0.05);观察组患者在不同b值下的ADC值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近几年来肺癌在临床恶性肿瘤上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肺癌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早期无明显的症状与体征,并且患者可无任何不适感,与呼吸系统其他疾病易混淆,且多数患者出现轻微症状后也未引起警惕,主观认为只是感冒,随着病情发展,症状明显时甚至实在坚持不了才到医院就诊,往往这个阶段已经错过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机,因此只能接受非手术治疗。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非手术治疗方式为放射治疗和化疗,在治疗期间需要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然后才能对放化疗剂量进行调整,以此来将放化疗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和最优化。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评估恶性肿瘤疗效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DWI成像是利用水分子的扩散运动原理,从细胞及分子水平研究疾病的病理生理状态的一种新技术。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是衡量水分子微观扩散运动的一种半定量指标。恶性肿瘤组织细胞增殖活跃,肿瘤细胞排列紧密,核浆比增高,细胞内外间隙均较正常细胞小,因而细胞内外的水分子扩散均受限,ADC值减低,DWI呈高信号,而正常组织呈低信号或无信号。但由于b值选择项较少,因此在测量ADC值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ADC值可灵敏地反映出肺癌患者的放化疗疗效,能够在肺癌放化疗期间作为评估手段。

综上所述,在评估肺癌放化疗疗效中应用磁共振DWI参数ADC值效果显著,对肺癌放化疗早期反应具有较高的灵敏性,有利于帮助评估放化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苏大军,胡必富,谢兴佳,等.MR弥散加权成像在评估宫颈癌放化疗疗效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8):112-114.

[2]姜新,于德东,朱巍,等.MRDWI联合CEA及SCC在子宫颈鳞癌同步放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7,26(9):1024-1027.

[3]李广虎,钱立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食管癌放疗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7,26(2):239-242.

[4]侯丽娜,张建新,杜笑松,等.3.0T磁共振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在中央型肺癌伴肺不张化疗效果评估中的价值[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7,29(5):308-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