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家校协同模型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1

网络环境下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家校协同模型构建

陈媛媛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钟楼小学陈媛媛

摘要:在网络环境下,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发展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责任,以及共同的教育目标。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学校要和家庭形成合力,共同作用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篇文章主要针对网络环境下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家校协同模构建进行探究,通过构建有效的家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型,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网络环境;心理健康;家校合作

利用家校协同模型构建的方式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直以来都受到了相关教育者的重视。由于近年来网络技术已经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教师要看到其中存在的挑战,但是也要把握机遇,要善于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家校合作,对学生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使得在家校合作模型下促进学生在成长成才。

一、家校共同确认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在网络环境下,学校和家长要利用网络平台构建即时的信息交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及时的评估,教师观察学生在校表现,并将结果告知家长。同时家长,观察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并及时的为学校提供信息,通过综合评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评估。比如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微博等平台,构建及时的交流信息,将学生的行为举止以及即时状况信息进行共享,充分了解学生在家庭中在学校中的生活学习状态,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有效的构建家校协同教育的局面。

二、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活动

心理学同健康活动的开展需要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进来,特别是教师要在整个身体健康教育活动当中起着主导作用,包括给家长一些专业的指导意见,帮助家长用正确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正确心理健康指导,这就需要通过移动通讯设备访问相关的平台系统。比如学校构建“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育指南”,教师通过上网的方式获取这些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掌握,在家中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家长也可以在这个平台当中及时地和教师进行交流合作,共同致力于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1]。

结语

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和家长好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条件,积极构建即时网络交流平台,通过学校和教师的合作,共同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桂霞.网络环境下城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04):31.

[2]刘平;左恩玲;;长春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模式初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年01期

备注:课题项目:本文系甘肃省2017年度“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网络环境下城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G5[2017]GHBO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