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警示标识在肾内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

/ 2

护理安全警示标识在肾内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

周晓红

周晓红(江苏大学附属武进人民医院南院57病区213162)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9-0337-02

警示标识是医院为防止或减少意外或风险事件的发生而制作的具有针对性、目的性、科学性的能警示患者或其家属的警示标识[1]。肾内科病房由于老年患者多,合并高血压、水肿、低蛋白血症,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同时开展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成为各类安全事件的高危科室。为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率,需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我科2009年起将各类标识应用于护理安全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专科特点

1.1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多合并有贫血、低蛋白血症、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等,肾内科患者多使用降压药、利尿剂等,易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

1.2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脏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肾脏替代治疗,建立一条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故将血管通路称为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2]。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最常用的血管通路[3]。内瘘侧的肢体应注意保护。禁止测血压、静脉注射、输血或输液。临时性血管通路有颈内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置管,供透析专用。内瘘、临时性置管易被衣服、被子覆盖,容易忽视,护理不当易发生脱管、堵管、渗血等不良事件。

1.3腹膜透析是慢性肾衰竭患者常用的替代治疗。腹膜透析非感染性并发症主要有:导管移位、导管堵塞等。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并发症包括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出口处感染和隧道感染、其中后两种统称为导管相关感染[4]。腹膜炎多由于操无菌观念不强,无菌技术操作不良,连接导管及腹透管在拆接时被细菌污染所致,或皮肤表面细菌通过导管进入腹腔等。

1.4尿液检查是肾脏疾病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检查项目不同,尿液留取的要求也不同。正确留取尿标本是获得可靠数据的前提。肾病患者需做的尿液检查项目很多,特别是新入院患者,医嘱同时开出3种以上的尿液检查项目,有的患者会记错、记混、忘记或未按要求留取[5]。

2护理标识实施方法

2.1认真应用医院基本标识。由护理部、院感科等统一制作的标识。如:饮食级别、腕带识别、非静脉用药、药物过敏、输血安全、防压疮、导管等标识。

2.2设计制作的专科标识

2.2.1防跌倒防坠床护理标识的使用方法

床位护士对患者进行详细评估,针对曾有跌倒史、服用影响意识或活动的药物:如镇静安眠药、泻药、利尿剂、降压药等,步态不稳,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患者,使用防跌倒防坠床标识牌,放置床头牌。提醒护士经常督促患者,防止意外发生。同时详细告知患者防跌倒注意事项,提醒患者。

2.2.2中心静脉置管护理标识的使用方法

有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患者由于高凝状态、肝素用量不足、导管弯曲受压、置管开关松脱等,较容易出现导管内凝血,引起堵管。同时股静脉置管靠近会阴,易被尿液污染。部分患者清洗导管周围皮肤时怕弄湿纱布,不敢清洗皮肤。易引起导管相关性感染。有置管的患者,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同时在床尾悬挂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置管提示卡。给患者发放置管注意事项: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洗发或沐浴时避免淋湿;避免剧烈活动、牵拉等导致导管脱出;不可用于输液、输血、抽血等。对烦躁不安的患者适当加以约束,避免导管脱出。护士经常巡视患者置管部位的局部情况,伤口有无渗血,保持敷料清洁。指导患者清洗皮肤,每日查看并清除胶布痕迹,观察置管开关,缝线有无脱落,置管内有无回血。妥善固定导管,防止导管牵拉、移位、脱出。

2.2.3动静脉内瘘提示牌的使用方法

患者入院后由护士做出合理评估,对内瘘的患者在床头卡上插左手内瘘或右手内瘘提示卡。护士看到内瘘提示卡,就知道该侧肢体禁止测血压,注射等。提醒护士观察内瘘通畅情况。对于入科新护士作为入科须知重点指出。对于动静脉内瘘刚术后的患者,及时插内瘘标识,提醒患者:术后侧肢体抬高,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肢体肿胀。入睡时尽量避免偏向造瘘侧肢体,避免造瘘侧肢体过度弯曲,避免将造瘘侧肢体枕于头,以防肢体长时间受压导致内瘘闭塞。同时穿宽松内衣,不负重,不输液等。同时教会患者或家属内瘘听诊方法,用手触摸吻合口处有无震颤。

2.2.4腹膜透析置管护理标识的使用方法

感染往往是CAPD患者反复发生腹膜炎和拔管的常见原因,从而使患者存在着对透析的不顺从性[6]。为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在腹膜透析置管患者的床尾悬挂腹膜透析标识。病房内放置免洗手消毒液,贴七步洗手法操作顺序,并详细指导患者操作前后正确洗手方法。病房走廊张贴正确的换液方法,出口处的护理方法、腹膜炎的临床症状及处理方法等。护士每班查看透析导管周围皮肤情况,妥善固定。按科内培训要求对患者进行培训考核。

2.2.5尿标本护理标识的使用方法

晨尿标本留取标识。需留取晨尿患者统一在登记本上做好标识,当日护士贴条形码核对好后发放试管,并指导患者。次日夜班护士再次提醒患者留尿方法。在标本盒放置处贴“请盖紧试管口”提示牌,防止尿液因试管盖未盖紧而侧翻。待患者晨尿标本留取后,发放留取24小时尿蛋白定量用带有刻度的尿桶,在床尾挂24小时尿蛋白定量提示牌。提醒并指导患者正确留取尿标本:早晨07:00排尽尿液,至次日07:00的所有尿液均存放于尿桶内。次日由护士主动帮助患者留取尿液,以免患者尿液未混匀而影响检查效果。并用记号笔在试管上写24h,以便于送检人员识别,送至合适地点。

3效果评价

随着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床位数增加,规范使用护理安全警示标识,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患者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不断加强,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使患者和家属的信任感增加,各种标本留取的正确性大大提高。同时患者的遵医行为也不断提高。

4讨论

4.1全面应用护理安全警示标识。对有易发生安全隐患的患者及时评估,有预见性地提醒患者,做好防跌倒措施。使易发生跌倒的高危患者及时得到处理。

4.2护理标识的使用降低了中心静脉置管脱管、感染、堵塞的发生率,左、右手内瘘提示卡增强了患者对内瘘的保护意识,提醒了护士,减少了内瘘并发症,确保了内瘘安全使用,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腹膜透析护理标识、正确洗手程序的应用,提高了患者依从性,增强了患者的无菌概念,减少了各种腹膜透析合并症的发生。

4.3各种尿标本提示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高了各种标本留取的正确性,为疾病的诊断和判断治疗方案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孙元美.护理警示标识在病人目标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23(10):913.

[2]张木春,王卓萍,梁木兰.护理标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中外医学研究.2011.9(22).97-98.

[3]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23.

[4]陈香美.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4.81-81.

[5]余祖妹.持续质量改进在身肾病患者尿标本采集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10(7).613-614.

[6]林芳宇,周红锦,成守珍,叶晓青,周凤婵.腹膜透析护理培训对预防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华肾脏病杂志-2002.18(3)19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