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证音乐课美的内容,真正发挥美的教育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要保证音乐课美的内容,真正发挥美的教育作用

张言林

山东省平度市西关中学266700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背景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同认识,而音乐课作为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怎样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保证音乐课美的内容,真正发挥美的教育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学方法要活

教学有法,亦无定法;贵在创造,妙在灵活。课堂教学不能采用单一落后的教学方法,而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以音乐课本的内容为主,引进相关的边缘内容,促使教学内容灵活多样,而且还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改革。根据不同的教材采用语言、律动、创造、游戏等方法,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等途径去独立探索,自行发掘并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这样就会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经常有一种新鲜感,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教学中,用“活”的方法把各种内容相互搭配、有机地结合起来:唱歌和乐理、乐器演奏相结合的方法;唱歌与欣赏、乐理相结合的方法;唱歌与乐理、游戏、舞蹈相结合的方法。把学到的乐理知识,先在歌声中重现,使之得到练习、得到实践;再把学会的歌曲用乐器演奏出来,使学生对歌曲更加熟悉;然后再用唱片、录音磁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它的美;最后再把歌曲用舞蹈的形式表达出来。应当鼓励学生直接用自己的身体、四肢、动作来表现他们对音乐的感情反应,应该允许他们进一步体验乐曲内涵的美,同时以各种形式进入音乐课堂,使音乐课堂越来越活跃,如节奏表情、节奏游戏、节奏运动、节奏训练的大型身体活动以及各种舞蹈。这样一来,既锻炼了学生的节奏感、表演能力,又达到理解歌曲、背诵歌曲、巩固音乐知识、提高欣赏能力的目的。

二、学生学的知识要活

由于音乐教学的改革,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拓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但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感受、反应不会是一致的。教唱歌曲中,不要光局限在课本上,要选择那些内容比较适合唱的歌曲来充实学生。在识谱训练中,从音乐本身入手,通过唱歌的方法,把知识训练建立在自然的美学结构和音乐的意识上,使识谱作为歌曲学习的一种自然的演化,帮助学生把乐谱看成已经得到一个美的感受的一个图像。在节奏训练上,从身体的感觉和肌肉的反应入手,通过自由的、协调的、表现音乐情绪的动作来感觉节奏,使学生建立起对音乐节奏要素的优美反应,并从中发现美感的乐趣。

三、教师的演唱美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中适应教学需要而形成的一种艺术语言,音乐教师应运用美的语言来感染学生,包括口头语言和板书。音乐教师的口头语言应当发音准确、清晰,语调适中、表达规范,而且要充满感情色彩,富于感染力。音乐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教学着眼点更在于音乐本身。所以,音乐教学语言要特别注意并具有启发性。板书方面,文字应端庄秀美,乐谱要整齐规范,设计精巧,布局合理。当教师唱一首美的、新的歌曲给学生听的时候,目的不应该是在他们的心里印上什么东西,而应该是使他们很想通过唱它,来学会和享受那优美的旋律。要想把旋律美、节奏美的歌曲演唱好,教师必须熟悉歌曲,只有熟悉了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感情,才能较完美地演唱它,才能创造一个音乐美感,真正起到范唱的目的,使学生感觉到歌曲的美,进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另一方面,学生听到教师的歌声总会感到格外亲切,进而融洽师生的关系,增强师生友情。

四、学生的歌声美

要使学生的歌声美,教师必须注意对学生歌唱技巧的训练,如歌唱的呼吸、歌唱的咬字和发声、歌曲的处理和表现,以及视唱、节奏、练耳能力等,防止学生唱歌大声喊叫的弊病,逐渐训练学生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同时还要使学生加深对歌曲的理解能力,使唱出的歌声更为感人真切,富有感染力。因此,教师还要使学生凡事必问、必追,永不满足于现状,永为一个事物的发展再发展、完善再完善去开动脑筋,以达到更大的成果。课堂上师生互为主体,互为主导的课堂结构,使教师和学生的看法、想法,随时都能得到交流、解决,使单一的思维同逆向思维并用。而且,教师还要培养学生顽强钻研的精神,这就要从小开始培养、开始磨练,对学生的多疑、多问,以及对创造的新事物给予鼓励。这样学生的知识就比较活,知识范围也比较广,同时经过讨论、解答、知识的反馈,学生掌握的知识又活又丰富。

五、生动、活泼的“自唱、自奏、自舞”要活

学生把所获得的知识、技巧在课堂上尽情地发挥出来,使教与学融为一体。同时表演者是学生和教师,也就是说师生共同追求和创造一个欢乐、生气勃勃、生动活泼、别开生面的小型“自唱、自奏、自舞”音乐会,使学生既巩固已获知识,又锻炼当场演唱的能力。因此,这样的音乐会很受学生的欢迎,经常是“笑声满课堂,掌声震心房,乐声醉人心,歌声多嘹亮”。如果课堂上有听课的领导、外校的教师,再欢迎他们参加演唱,会使音乐会的气氛更加活跃,使宾客融为一体,使课堂更加热烈,往往会把音乐会推向高潮,使学生大开眼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就是说用一种音乐环境把学生包围起来,并且给他带来各种类型的音乐经验,使他能够吸收和享受,在其中生活和成长,使他可以通过这些东西,用他自己的方式向着对音乐艺术的一种更丰富、更完满、更高尚的爱好和理解的方向发展。

总之,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我们在音乐中多思多想,就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培养造就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音乐能力。音乐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音乐课堂的美与活。只有使音乐课堂的美与活得到有机的统一,才能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