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4-14
/ 2

对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

范丹丹

范丹丹

〔摘要〕随着国家的进步,工业的发展,中职机电一体化受到广泛的关注,教师要分析机电一体化模式下存在的问题,确保机电一体化能够跟工厂需求配合,进而促进我国一体化的进展。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课程体系教学过程机电一体化是介于机械与电子自动化两个学科间的一门技术,它综合应用了计算机技术机械设计理论技术自动化电子控制计算接口等,在现代工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一直以来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教程都是比较传统的,传统的教学体系能够促进学生理解技术内涵,掌握实际技术,但是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无法掌握生产线上的技术需要,没有一定的操作性,所以针对于中职机电一体化还有许多需要探讨需要改进。

1传统教学体系的局限性传统教学体系是比较单一的教学模式,知识也是过于陈旧的,这几年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引进,而教学课时却相对进行了缩减,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是现在面临的一个大难题。传统教学体系中,教师把一些抽象理论在课堂完成,学生往往觉得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或者觉得枯燥乏味,所以整个学习过程中所学到的都是过于理论的东西,例如:电工电子课程,学生对电气元件的了解仅限于结构原理图,无法接触实物,对元件机械机构及工作原理似懂非懂,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掌握的知识不够牢靠。这样在后续的专业基础实习—电工电子技能实训中,学生会缺乏理论基础,在专业课程学习时,缺乏实践基础的现象更明显,学生只能在实验中对实验结果进行模拟,没有办法感觉到实践之后发自内心的成就感,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传统教学模式在现今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局限性变得越来越突出。所以对于机电一体化的教学我们应该研究些新奇的观点,更多的增加学生的课外实践。

2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对于我国现有的这种教育模式,或者是专业教学现状及传统模式特点:首先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从教学的根本模式出发探索新的改进措施,努力完善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2.1完善教学硬件设备。在机电一体化课程当中,硬件设施是尤为关键的,只有完善的教学硬件设备,教师才能根据硬件设施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从而保证设备能为教学所用,硬件设施是硬条件,没有完善的硬件设施就没有办法开展更好的教学。并且硬件设施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实践的数量,增加学生的兴趣,也能提升学校的信誉。

2.2形成一定的教学体系。教学中教师要制定一系列的教学体系,最好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体系,这样学生对知识会产生一定的兴趣,本身的教学是比较枯燥的,但是如果有了兴趣就不同了。

在教学体系中所包含的理论知识一定要涵盖学生以后从事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即使不能深入讲解具体原理,也应多增设教学内容,拓展教学体系,从而让学生学习的更加全面。

2.3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其实用性和普遍性。中职机电一体化在授课的同时,教师一定要注重其实用性,因为中职一体化的学生将来是要走向工厂一线操作的,所以实践课程尤为重要,课程一定能帮助学生快速熟悉今后从事的工作,符合当前工厂实际制造的基本要求。

2.4提高机电一体化教学的教师水平。中职机电一体化是比较注重实践的,所以应该聘请更多的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可以聘请不仅有丰富经验的而且有理论知识的工厂老员工,这样会给学生们增加实例的培训,增加学生的见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或者能够聘请大学优秀教师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2.5对机电一体化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传统的中职机电一体化的考试形式是在学期结束时进行期末考试,但是卷面涵盖的知识面少,而且都是一些只要看看书就能会的题型。对于考试我们可以进行随堂测试,然后把随堂课的成绩计入总成绩,除了随堂考试外还要增设实践或者实验考试,这样都会增加对机电一体化知识的掌握能力,这样学生在平常学习中就会更好的听讲,而且做到认真的预习复习。

3在改革机电一体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3.1科学设置课程。根据学生的能力来确定课程标准,文化知识够用即可,专业知识要面广而且要精简,针对性一定要强,比如英语,学生只需掌握日常所需要的内容就可以了,不必深加研究,因为学生学不好,也用不上,如果过于侧重,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负担,而且会占一部分课时。

3.2对教学中的理论课进行压缩。实践是中职机电一体化学习中最为重要的,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提高对实践知识的总结及教授。相对来说一定要压缩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教学是贯穿于理论教学中的,所以一些理论课可以在实践中来讲述,学生反而能够很好的运用理论知识,这样学生听的也不至于特别枯燥,乏味。

3.3建设适合本地的教材。每个地区有每个地区不同的工厂文化,不同的技术需要,所以针对每个地区的情况来制定适合本地的教材。这样学生在学习之后才能更大程度的学有所用,能够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地区企业的生产实际,也增加了学生在本地工作的机会,减少了人才的流失情况。

中职机电一体化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日后的工作当中去,为了让学生们学有所用,中职机电一体化需要进行改革,不仅硬件设施要配备完善,而且在师资、课程、课本各个方面都要进行整体的改革,从而达到最终的目的。在这样的改革过程中,学生不仅对日后的工作了解的更多,而且会对自己的所从事的工作产生兴趣。对学生日后投身于机电一体化事业进行了铺垫,进而推进我国工业发展。

参考文献1蔡红琴.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机械管理开发,2011(02):172~1732俞海兵.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模式探讨[J].成才之路,2012(34):17作者单位:新疆兵团工贸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