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共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1

强化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共处

杨波沈雪娟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沙门镇果丽小学317600

摘要:环境教育是21世界基础教育的热点,在中小学开展环保教育意义重大。特别是在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刚刚启蒙的小学时期,环保意识的教育能够让学生从小建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奠定基础。为此,本文将详细分析如何在小学阶段开展环保教育,强化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关键词: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环境教育

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基础,近几年环境危机频发,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等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而我国近几年雾霾频发,PM2.5这样的词汇也走入了寻常百姓家。空气质量的严重下降是肉眼可见的,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也都是真真切切的,在学校教育中引入环保教育刻不容缓,而环保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质。

一、让小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意义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环保的价值,让他们产生一种基础的环保概念。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有限,因此理论性的论述难免会让学生感到困惑不解。为此,可以结合多媒体等信息设备来更加直观地让学生感受环保的紧迫性。

可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1.向学生展示图片和视频,通过更加直观的手段来向学生展示正在逐渐恶化的生态环境。

例如用图片向学生展示土地沙漠化的前后对比,同样一处地方原本绿意盎然,后来却变成了荒漠,感受土地沙化的发展,并告诉他们保护植物的重要性。向学生展示雾霾的组成成分,告诉他们雾霾对人身体的危害。并让学生明白这些环境问题都是人为造成的,而且也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来避免和减轻的,理解环保行为对生态环境的价值。

2.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加强环保意识。

小学生有着非常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活泼好动,因此组织环保有关的活动更加适合他们的年龄和性格特点。例如可以结合几个环保相关的节日开展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搜集环保有关的资料,并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对环保的看法,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从而受到环保教育,感受环保的重要性。

二、与学科整合,强化环保意识

在学科中渗透环保意识是小学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方式,环境教育与各个学科之间的整合有着很多的先天优势,环境保护中涉及到的很多数据、图表可以和数学结合,环境污染的著名事件和新闻等材料可以和语文课外阅读结合,环境保护中涉及到的生态、物种等可以和小学自然相结合等等,通过与学科的融合渗透构建一种环保教育的新理念也是现代环境教育的重要研究方向。要让学生树立一种全新的世界观、自然观,让学生明白人和自然应该是和谐相处的,自然和人类的关系息息相关,并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让学生重新审视自然、尊重自然并保护自然,明白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三、教师要以身作则

小学生有着非常强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有的时候他们都不明白的动作和行为也会跟着去模仿,所以在进行环保教育时教师必须做到以身作则,让学生明白环保就在身边,每个人都能为环保做出自己的贡献,例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少用塑料袋、爱护植物等等。环保无小事,而教师也应该身体力行,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环保意识和理念。

另外,教师还应该联合家庭的力量,让孩子的父母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家长的行为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教师可以积极联合家庭寻求家长的帮助,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并强化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结语

总之,对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环境问题加剧,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必须让学生明白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了,积极地宣传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技能,从娃娃抓起,让环保的理念渗透到每一个孩子的心中,营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