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建筑信息集成管理系统概念模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基于BIM的建筑信息集成管理系统概念模型

郭亚章

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信息集成促进了建筑行业的信息化、科学化发展,但还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建筑单位要想加快推进建筑行业和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应用BIM技术提升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成为大势所趋。建筑单位管理者积极发现自身信息集成管理中的问题,充分发挥BIM技术的优势,加快促进建设工程信息化的发展,促进建筑工程的高效益。

关键词:BIM;建筑;信息;集成管理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市场庞大,BIM技术的应用也为建筑业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已经成为了世界发展的主流方向。目前,我国的BIM技术发展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促进BIM在中国建筑业的发展需要经过政府、企业及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相信随着各相关行业的深入研究,必将增强我国的建筑信息化产业建设,发挥BIM技术的巨大优势,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1BIM在信息集成管理中的作用

1.1BIM数据库的时效性

BIM的技术核心主要是通过现代化设备中的三维模型生成的数据库,数据库信息在建设的过程中是始终成动态变化的。随着工程施工的进展及市场的变化,对BIM的数据进行适当的调整、更新后,有关信息可以实现人员共享。建筑工程数据信息主要包含所有构件的工程数量、市场价格信息、设计变更、投资方案、设计等一系列资料。施工全程全部数据都能依据相应的参数进行设置。BIM共享优势将沟通的形式不断完善,使数据质量加以提升,推动了信息集成管理工作的不断进步,减少了以往人工信息管理模式的缺陷。

1.2对数据信息进行可视化管理

BIM信息管理的实现过程是通过对各种信息的数字化,人为的将其与BIM模型中的部分对应,建造出一个数据信息模型,根据条件统计、区域选择等需求进行筛选、搜索。在一个可视化的四维BIM模型中进行计算,精确度较高。当工程结束之后,BIM模型内的信息也逐渐充实和完善,在下一个工程可以有选择的重用,提高工作效率。

1.3实现数据信息的积累和共享

BIM建筑信息模型包含了建筑物的所有几何信息、物理信息、规则信息。以前的建设工程项目由于信息无序散乱,缺乏系统化的整合,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易丢失。BIM技术在整个项目周期内使用的是同一个模型,所有的数据采集和更改都只有一个进出口,数据的完整性得到了保障,信息模型的数字化,能够使资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点、积累、共享和传递,具有强大的集成管理功能。

2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项目集成管理模式

2.1组织结构的建立

2.1.1集成化管理中建立新的组织机构集成化管理中建立新的组织机构

工程项目集成管理要求工程项目各参与方从全局角度考虑,充分利用各方特有的知识和经验,积极主动的参与工程项目管理,因此需要为各参与方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交换和共享。然而现阶段项目各参与方的组织关系,大多是基于一系列相互分离的合同构建的,由于合同关系过于分散,严重阻碍了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因此,传统的项目组织结构已经满足不了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的要求,需要一种新型的项目组织结构来适应集成化管理。

2.1.2项目组织结构项目组织结构

基于基于BIM技术应用的工程项目中技术应用的工程项目中,对于其组织机构应该结合多要素集成管理和信息管理研究等多方面因素,再加上相关的管理组织理论知识进行构建。在在BIM构建的建筑模型中,将各参与方通过网络平台组织到一起,方便彼此之间的信息数据进行共享交流。而且还可以根据项目建设的需要,将新参与到项目工程的也联系起来,但在这个组织机构内部,需要管理人员对于不同项目进程的参与进行信息访问权限设置。而作为工程项目中而作为工程项目中BIM系统的负责人系统的负责人,必须要及时掌握各项目的施工动态,对项目的不同参与者之间进行协调沟通以及进行指导,争取将各参与者之间都能够完美链接到一起。在以在以BIM技术为中心建立的新型组织机构中技术为中心建立的新型组织机构中,在进行施工计划设计以及施工过程监管的时候受应到项目管理者的掌控,而当工程项目进行到运营阶段的时候,决策者将换成运营方。而且这种组织管理结构与传统的管理模式存在很大的区别,在这种模式里,管理者并不直接参与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而是通过而是通过BIM来管理项目的参与者来管理项目的参与者,在这种模式作用下。BIM中心对项目工程进行直接管理中心对项目工程进行直接管理,并对工程中所发生的问题进行处理协调,并将其汇报给管理者。在这种组织模式里建立的在这种组织模式里建立的BIM中心中心,是:对项目过程进行控制以及协调,使用全生命周期过程管理的方法来实现管理者的要求和项目集成化管理。拟定所需要达到的集成化管理目标,例如在施工过程中的成本以及施工进程的管理等。根据工程项目的要求来制定工作计划,对于工程内部不同项目的参与者进行管理安排,确保工作效率达到最大化。根据各参与方所提供的信息和问题,结合整体工程项目,进行相应的方案制定,并指挥其顺利开展项目。在这样的工作模式当中,所有的工作进程都是通过所有的工作进程都是通过BIM系统来开系统来开展的,在传统的管理组织中,项目各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交流较差的问题在这里得到全面改善。它有效的将项目参与者联系到一起,为他们提供平台,增加彼此之间的交流,使项目工程能够实现集成化管理。

2.2组织内部职能分工

各管理主体在组织结构建立后,根据各主体特点,设置相应的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等管理部门,并根据工程建设管理需要配备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明确界定各部门和人员的管理职责。在BIM集成管理模式中,职责体系涵盖了业主方、运营方、BIM中心、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以及材料供应方等多个主体,其中起到核心地位的是BIM中心。BIM中心作为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决策管理机构,以业主的需求为目标,保证各参与方各专业部门之间的工作协同和信息共享,加深各方之间的相互信任,确定各参与方的具体职责和项目的实施计划,最终实现工程项目的高效率运作和项目利益的最大化。

2.3业主及设计方的工作职能

业主的职能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根据自身需求向BIM中心发出指令;第二,对来自BIM中心的反馈信息进行评价批复。项目设计方的职能则包含以下几种:第一,根据业主的要求,设计出合理的BIM三维建筑模型;第二,根据BIM三维建筑模型的环保性、合理性要求,对BIM模型进行碰撞检查;第三,参照建筑工程项目出现的变更因素,提升BIM模型与实际要求之间的契合性水平。

2.4施工方的工作职能

施工方的工作职能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结合业主方提出等各类要求,编制出造价较为合理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第二,以项目合同为依据,向监理方提供符合同规定的施工安全计划资料。第三,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质量、施工进度与进度计划的一致性。

2.5材料供应方的工作职能

材料供应方的工作职能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根据施工单位及BIM中心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材料提出的要求,为其提供质量合格的材料;第二,完成施工材料的运输。

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融合的整体战略下,信息化将作为提高建筑行业效率和利润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分析了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项目集成管理模式,以期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李明瑞.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项目集成管理模式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

[2]张飞涟,郭三伟,杨中杰.基于BIM的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期集成管理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5(03)

[3]李勇,管昌生.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与策略[J].工程管理学报.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