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短跑教学与训练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初中体育短跑教学与训练策略

李德军陈胤龙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汉庄中,云南保山678013)

摘要:短跑不仅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方式。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和成型的重要时期,因此体育教师需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明确短跑教学目标,并通过多元化的训练方式让学生对体能训练保持新鲜感,进而达到增强学生短跑兴趣以及提高他们短跑训练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体育;短跑教学;训练方法;策略分析

一、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初中体育教师在开展短跑教学以前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一个清晰的制定,然后把教学目标作为导向设计丰富多彩的短跑训练活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以及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很多学生实际上对短跑运动认识的并不全面,他们认为短跑只是一项单纯提高体力的运动项目,这样也就导致他们对短跑教学活动无法增强学习兴趣。比如男生一般都比较喜欢篮球类的运动项目,而女生则是喜欢一些运动量小一些的运动项目,所以针对于这样的一个情况,体育教师就需要让学生对短跑运动有一个正确地认识,让他们明白短跑既拥有有氧运动修身养性的特点,也拥有球类运动的那种竞技类的特点,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喜好以及运动需要不断丰富短跑的教学内容,最后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方法提高学生参与短跑运动的主动性。

其次,在体育短跑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好短跑运动的比赛规则,否则即便是学生拥有很强的短跑能力,如果不清楚比赛规则就会因为犯规而失去短跑资格,所以教师需要让他们了解并记住短跑的比赛规则,可以分成几部分的内容对他们进行逐步的讲解,对于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教师可以做出示范让学生跟着模仿演示,这样他们就可以清楚了解到哪些动作是在短跑比赛中绝对不能出现的。

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短跑训练

体育教师在短跑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并考虑到学生的体能差异,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并安排不同的短跑训练强度,这样学生才能有效掌握短跑训练技巧的同时,也能享受短跑训练给自己所来带的更多乐趣。例如教师可以分别对学生进行短跑知识的测试以及短跑体能的测试,对他们所掌握的短跑理论知识以及目前的短跑水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后再针对学生自身比较薄弱的地方适当的增加训练强度,通过这种循环渐进的教学模式就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运动需求。

三、通过负重跳跃提高学生的爆发力

虽然很多初中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爆发力和弹跳力,但是他们之所以无法在短跑比赛中取得很好的成绩,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无法做到力量的连续提升或者是力量的良好维持,所以在短跑训练教学当中,教师不仅要把关注点集中在学生爆发力的培养上面,还要通过一些负重训练不断增强他们的腿部力量,使得他们可以在短跑过程中始终保持腿部力量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专业的负重训练可以对学生的腿部力量进行更好地刺激,但是这种训练方式却非常辛苦,学生很难坚持下去,而教师可以把负重训练和趣味性游戏进行有效地结合,让学生通过玩游戏的过程获得腿部力量的增强。

举个例子,教师可以让学生围成一个圈站好,然后每个学生背后可以贴上一个数字编号,每一个编号所对应的是若干个学生,紧接着学生们围着圈开始慢慢跑起来,跑了一段时间以后教师随机喊到一个数字,被喊到数字的那个学生就要立刻跑到圆圈的中央位置,如果反应慢了或者是跑的慢了就要用蛙跳的方式回到原先的地方,重新等待叫号。这个游戏不仅可以对学生的短跑速度进行训练,也能锻炼他们的弹跳能力,而教师还可以把数字编号范围扩大,比如四个数字为一组,被喊到的四个学生听到命令后要相互抱团快速跑到终点,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的小组都要通过蛙跳的方式返回到原处,这样的训练模式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主观动能性,使得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短跑训练活动当中。

再比如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他们背沙袋玩一个小猴子摘桃子的小游戏,教师可以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设置一筐装满“桃子”的沙袋,每个小组成员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跳到桃子筐前拿出一袋桃子举过头顶,之后再以蹲跳的形式返回到原处,最先将桃子摘完的小组获得胜利,这个游戏就是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得学生的腿部力量得到提升,而教师再设置短跑游戏时需要考虑到趣味性以及丰富性的特点,尽可能让学生每一次在训练中都充满新鲜感。

四、通过间歇训练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

间隙训练就是严格控制运动的强度以及运动的时间,在运动者的身体尚未恢复的状态下而保持继续训练的一种运动方法,间歇训练可以让运动者的心率始终保持在一个理想的状态,从而达到提高他们心肺功能的目的。间歇训练实际上是一种适合短跑训练的科学方法,它可以提高学生的磷酸盐和乳酸代谢能力,使得他们的短跑成绩得到有效地提高。

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不同距离的短跑训练时,可以通过不同的间歇训练方式达到训练目的。比如在学生进行100米的短跑训练时,教师可以通过高强间歇训练模式让学生的单次训练时间控制在40秒以内,且间歇时间心率保持在120次/min时之后,再进行下一轮的体能训练。当训练距离在200米至400米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强化性间歇训练方式达到训练目的。可见,在短跑训练过程中采用间歇式训练模式,就可以让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身体肌肉在间歇时间内得到恢复,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过度训练而给学生造成身体上的损伤,也能提高他们的耐力和持续力,为进入后期的训练坚实了基础。

五、定期开展短跑竞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短跑比赛不仅是对学生短跑能力进行的考核,也是帮助他们不断积累比赛经验的一个重要过程,因此在平时的短跑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定期设置一些竞赛活动让学生慢慢熟悉比赛的氛围,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身心素质,保证短跑水平的有效发挥。举个例子,在短跑速度和爆发力的阶段性训练结束以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接跑的竞赛活动,具体来讲把学生分成4个人一小组,其中两个人先跑且每人跑200米以后,剩下的两个人在继续跑200米,最终四个人共同完成400米的比赛,用时最短且跑步姿势最规范的小组获得胜利。为了增强学生参与短跑比赛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让二、四、六个小组同时进行交接跑竞赛,然后记录下每个小组的交接跑时间,时间最短的小组获得胜利。这样的竞赛模式就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比赛的热烈氛围,这对提高他们的短跑热情和短跑能力起到了很强的推动性作用。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短跑是一项时间性较强的体育运动,在以往的体育短跑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都是让学生通过后蹬的方式产生前进动力并提高前进速度,而这样的短跑方式却无法对学生的身体各项神经起到调节性的作用,所以就初中的短跑教学而言,体育教师需要根据短跑的运动特点、并结合学生的身体机能运动学原理对短跑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进行规范性和科学合理性的制定,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新时期体育教学的改革要求,也能对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起到很强的推动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锐.浅析初中体育短跑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5,12:226-227.

[2]张友斌.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性教学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413:58-59.

[3]季永生.对初中体育教学的思考[J].华夏教师,2013,03:55.

作者简介:李德军(1979.4-),男,彝族,云南隆阳人,本科学历,二级教师,现任职于保山市隆阳区汉庄中,从事初中体育教学;

陈胤龙(1984.04-),男,云南隆阳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现任职于保山市隆阳区汉庄中学,从事初中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