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助力班级德育工作之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07
/ 2

微信助力班级德育工作之初探

金春霞

天水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甘肃兰州730050

摘要:从远古至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行业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现如今出现了互联网,可以实现远距离交流、知识实时共享,更是促进了教育行业的发展,教学方式也在与时俱进。而微信作为拥有强大的共享与交互功能的软件,在教师的组织下建立微信群,可以达到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多方面的沟通,更是让德育教育脱离僵化的教学,借助微信交流平台,进一步提升班级德育教育的效率。

关键词:微信班级德育教育

微信是腾讯公司2011年推出的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的软件,它可以跨通信运营商、跨操纵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信息。现如今众多学校、教师借助微信的力量革新了与家长和学生的交流方式,推动了德育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创立德育教育的管理环境,推动德育教育内容的传播,微信平台使得德育教育工作更容易开展。

一、利用微信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加强师生联系

1.借助微信平台,搭建交流的桥梁。教师通过建立微信群,不仅可以做到和家长实时交流,还可以通过私聊,与学生进行沟通。在建立微信群时,教师应该选择正确的建立方式,通过分别加上家长的微信,发起群聊,才能有微信成员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或者多人交流的权限,对于某一类的学生,教师也可以通过微信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在建立微信群之后,经常发表有关德育教育的内容,例如有关德育的小故事或者社会性的新闻,通过趣味性的故事和现实性的新闻进行德育教育,更容易让学生吸收理解。

2.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微信交流平台,当有些问题不方便与学生当面沟通时,可以通过微信,打消学生在面对教师的天然惧怕心理,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但是当学生在微信平台敞开心扉与教师交流时,教师尽量不要在微信里对学生不太成熟的言行进行严苛的批判,而是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注意到自身的问题,也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对学生旁敲侧击,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二、利用微信全面了解学生,给予心灵辅导

1.走出德育误区,加深与家长之间的合作。在目前学校教育中,许多家长对于德育教育不够重视,缺少在德育教育中配合教师的思想。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多和家长沟通孩子思想道德等方面,让家长清楚,德育教育也是孩子在学习中不可缺少的教育,摆脱家长“重智轻德”的思想理念,也让家长清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2.深入了解学生,进行心灵辅导。在学校里,认真观察学生状态,在微信上,及时与家长的进行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对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开导。在现代社会中,学生在安逸的环境中成长,难免会有心理防线低、抗压能力差的情况出现,教师要利用好学生对于教师的信任,引导学生走向正轨。

并且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情况,许多学生在网上可以侃侃而谈,在现实中却又害羞内敛,对于这种不擅长面对面交流的学生,微信更是沟通的首选。学生没有面对面交流的压力,在微信上畅所欲言,对于心理困惑能大胆说出,方便教师对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进行引导。

三、利用微信开展德育工作,正确引导学生

1.微信家长会。在学校,家长会的召开都是在期末,班主任对这一学期学生的表现情况,以及学生的成绩重点总结,时间有限,并不能让家长随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的不了解,使得家长在德育教育中不能有效配合教师。而通过定期召开微信家长会,教师可以总结学生最近一段时间的情况,提出相应课题。在今后的德育教育中,教师也可以先和家长在微信中进行讨论,让家长充分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

2.在线德育课程。在线德育课程不占用学生学习时间,方便家长怕孩子学习下降引起的不配合,而且也能做到在寒暑假的放假时间,出现德育教育空白地带。而在线德育教育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运用小短剧的方式拍成微视频,让学生在线观看,即是学习之余的放松,也能通过短剧中主人公的身上发生的事件得到德育教育。一方面也可以制作“微课件”,把德育教育的核心提炼出来,定期的通过网络将它们发送到微信群里,可以采用小组学习模式或者亲子学习模式来完成学习,这样不仅学习了德育课程,还加深了同学与同学之间,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展开关于安全环保等知识的微信公众平台,在假期里根据自身的时间安排,在线完成学习,让学生全面了解德育教育内容。

3.微信辩论交流会。可以在微信群以及微信公众号上定期推送有价值的辩论题目,让学生根据自身想法,自主地加入到正反方里,在线进行辩论交流,真理是越辩越明的,在辩论中针锋相对、各抒己见。最后,由教师对论题发表更科学的见解,并对双方辩论时的表现进行点评,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的印象。

总而言之,在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利用互联网时代交流的便利,利用微信的群体性、即时性、可视性等优点,正确引导学生,用心与学生沟通,真正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黎芹唐朝阳班主任基于微信开展德育工作研究[J].成才之路,2017,(32),3-3。

[2]王再新微信在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7,(10),13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