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对待学生管理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用心对待学生管理工作

张杰赵风

张杰赵风(佳木斯市职业技术学校黑龙江佳木斯154002)

摘要:分析职业高中学生的特点,班主任要用心去对待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我们要对社会负责,培养有责任心的学生。本文从学生的现状出发,提出问题,分析了我们教师应“用心”的点,从而培养合格人材。

关键词:学生管理用心真心爱心热心耐心

职业高中的学生学习基础差而且多来自经济困难的家庭或者是离异的家庭,学生在家里得到的关爱少,由于应试教育的现状,学生学习成绩在过去学校又不好,因此不受老师的重视,所以来到职业高中的学生从小就缺少关爱,为了能让这些学生安心学好专业,就要用心去关爱学生。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必须用心对待学生管理工作。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我认为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像自行车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本文重点论述的是如何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

学生管理工作又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任课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二是学校政教部门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二者相辅相成,其侧重点又各有不同。前者重点要进行道德和智力培养,后者着重塑造学生的思想行为、纪律、养成教育、团队精神的培养等。这里重点说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管理。

作为一名班主任,对班级的学生更应进行持续的爱心教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应严格要求学生,同时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自信心,认识到自己也能行,使其向健康方向发展。在教育中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看到学生的闪光点,用学生自身的闪光处激发学生更多的优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长处,让他们受到关心和关爱。

用爱心育人,是我们班主任应具备的教育理念。“问题学生”(问题学生是指有学习障碍、有不良行为或心理不健康等特点,并需要帮助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是教育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每个班集体当中都有这样的学生,因而转化问题学生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与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人为本,施以“爱的教育”。爱的教育离不开严格与宽容,离不开耐心与说理,离不开期望与赏识。

我这里对“用心”一词是从真心、热心、爱心、耐心四个方面来解析的,下面我将从这些方面来论述。

一、用真心爱护学生,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老师真心对待学生,教学生求真务实,教学生做一个四有新人,是对学生最好的爱护。当今社会,人们浮躁,过度追求个人利益,金钱至上,在这种环境下,教学生求真务实显得尤为珍贵、尤为必要。要教育学生考虑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不要着眼于眼前的利益。记得我在教财会班的学生时,学生们最感兴趣的是让我教他们如何做假账,他们提出这个要求时还哈哈大笑,我问他们为什么笑,他们说“觉得好玩”。听了学生们的回答,我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同学们,学习财会知识,是为了国家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如果每一个学习财会的人都这么想,那我们国家的经济会是什么样的呢?财会专业作为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课,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我们不仅要学好专业理论知识,还应该注重人格的培养。”听了我的话,刚才笑得很大声的同学有很多都低下了头,但也有个别同学不服气,同我辩论,我就把实践工作中的案例告诉学生,国家法律不允许我们这样做,我们要对自己负责。对家人、对社会、对国家都要有一种责任心,作为一个人要体现自己的价值,要用良好的品质来立足于社会,用一技之长来打造我们美好的将来。学好会计不是为了做假,做人做事都要遵守法律,谁要敢以身试法,等待他的一定是悔恨。从那以后,他们在每一次做账时,都很认真地对待。当然会有个别学生学习基础太差,我不会指责他,我会对这样的学生说:我们刚接触会计遇到不会的知识很正常,不能因为遇到困难就后退,我们试着用心好好学习,看看是不是真的我们不够聪明?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学会。经过这样的激励,学生有了自信心,自然就爱学习专业课,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成绩自然也会提高。

二、用热心融化冷漠,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做为职业高中学生的老师,必须有一颗热心。因为我们的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家庭,家里的经济收入和经济状况不是很富裕;还有一部分学生来自郊区和周边农村,同市里的学生相比,在穿着打扮、衣食住行、言谈举止中显示出很明显的差异,行成了一定的心理落差,在心理上多少有一点自卑感。在具体行为上主要体现在与老师和同学有一定的疏离感,在学习上不思进取。记得在我教的班级中有这样一位学生,刚开学时,新高一,谁对谁都不是十分的了解,而这名学生花钱十分大方,刚来的第二天就请全寝室的同学吃饭。当我听说这件事时,我从档案中了解了一下这名学生的家庭状况,他家是桦南农村的,父亲一栏写着无。我知道情况后,找他谈心,刚开始时,他对我很是戒备,什么也不说,在我找他谈了几次后,他才慢慢向我述说了他家的情况:十岁时父亲病故,妈妈再婚,把他留给了年迈的奶奶。我问他每月的生活费时,他没有回答。我知道孩子的难处,我也知道他心里的想法,但我没说太多,只是选他当了学习委员,并对他说:“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老师相信你,物质的贫困并不能让我们低人一等,而对别人的慷慨也不能换来精神上的需求。”从那以后,这名学生真的改变了许多,在学习上也知道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了,在同学中的威信也渐渐地树立了起来。

三、用爱心温暖学生,做他们的学习榜样。

在教学生时,我注重培养他们不能只关心自己的学习和成长,还要关心集体、关爱他人,还应该关心社会生活,不能把自己封闭在象牙塔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具有全球眼光,考虑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发展。记得在四川汶川5·12地震时,我第一时间在课堂上讲了这件事,并对学生说:“同学们,汶川有好多的学生失去了亲人和家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学生们纷纷捐款,有一元的、五元的、十元的……我也当场捐了二百元钱。

四、用耐心去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在我刚做班主任时,有个女生叫李晓航,开学不久,我发现她是一个不爱与同学交往、性格内向的学生,即便是同学主动和她说话,她也只有摇头和点头,偶尔说话也从不直视别人,几乎没有表情。她成天与课外书为伍,每天上课就是看课外书,无论哪科老师制止她、不让她看课外书,她都是不予理采,任课老师们也时常找我“告状”。于是我找她谈话,了解她的内心世界。原来这个同学是单亲家庭,从小同父亲在一起生活,缺少母爱。她的头脑里想法简单,不会想毕业时面对的工作,只沉溺于看课外书的世界。针对这种情况,我就从课外书入手,与她谈课外书上的内容,还送给她课外书,但前提是不能上课看。她还是能和我比较自如地交流,我像一个幼儿老师一样,微笑着态度和蔼地告诉她在我们即将要就业的时间里应该如何面对就业、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谈话后我一直关注着她的变化,感觉效果不是很显著。但是作为班主任老师,我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我没有选择学生的权利,只有面对现实。同时我发现她的语言表达很好,学校举行学生演讲比赛,我特意找李晓航让她参加,她很高兴也很惊讶我能这么信任她。我发现了李晓航的变化:主动去找语文老师改稿,与老师交流,上课能听课了。我特意找其她女同学谈话,让同学们一起来帮她改稿,然后大家又为她作观众,让她试演讲,同学们帮她找不足,最终同学们一起为她营造了一个家的环境,用爱来感化她“融化”她,先让她对身边的人没有戒心。同时她对同学的热情也表现得很高兴,同学们和我一样期待着她的变化。在我和同学们的努力帮助下,凭借李晓航自身的努力,在这次演讲比赛中她被选拔参加市演讲比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接下来我看到了她的变化,上课听课了,并且主动询问考物流员的问题。我积极地上网给她找考试资料,帮她借书,让她慢慢看。可是由于她以前的学习基础太差,现在的课有些跟不上了,我就多开导她,让她主动去找相关的任课老师。在任课老师地指导下,她逐渐的听课了,并且同老师和同学能正常交流了,同时对将来就业有了明确的目标。

总之,学生的管理工作必须用心去对待,事无巨细,事事当心,全身心地投入,倾注自己的满腔热情和心血,全面关爱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无私奉献,做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在这种付出与辛劳中也使自己的心灵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为培养国家的新苗做一个默默奉献、不辞劳苦的园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