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体体表不同部位抽血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尸体体表不同部位抽血探索

蒋福军

蒋福军

(1.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区分局,杭州311100;)

【摘要】目的探索尸体体表最佳抽血部位。方法:各种新鲜尸体120具,将尸体仰卧平躺,使用一次性20ml注射器和穿刺针头,选胸锁关节处和心前区进针抽血,观测相关数据。结果:体表胸锁关节处进针抽血较心前区抽血易于操作、简便,成功率较高。结论:尸体体表抽血,在胸锁关节处进针成功率较心前区进针抽血高,结论更科学。

【关键词】尸体体表抽血胸锁关节心前区BodybloodtoexploredifferentareasofthebodyJIANGHu-Jun1.Yuhangdistrictbranchpolicebureauofhangzhoucitypolicedepartment,Hangzhou,Zhejiang,311100,P.R..China.2.Thedepartmentofkunmingmedicaluniversity,kunming,Yunnan,650031,P.R.Chian.

【Abstract】Objectives:toexplorebestbloodbodysurfacearea.Methods:allkindsoffreshcorpse,120bodieslieflatonyourback,theuseofdisposable20mlsyringeandneedlehead,choosetheareabeforethesternoclavicularjointsandheartintothebloodneedle,observationdata.Results:theneedleintothebodysurfacesternoclavicularjointsbloodfromtheareabeforetheheartbloodiseasytooperation,simple,highsuccessrate.Results:thebodysurfaceblood,intheneedleintothesternoclavicularjointsuccessrateisrelativelyhighareabeforetheheartintothebloodneedle,conclusionmorescientific.

【Keywords】:BodyThebodybloodSternoclavicularjointsTheareabeforetheheart

法医在现场勘查工作中,经常碰到不同死亡原因的尸体需要对其进行抽血毒物(如HbCO、酒精、毒品、毒物等)检验。选择在尸体体表不同部位进针抽血,发现难易程度不同,选择在胸锁关节处穿进针抽血,由于该处体表标志明显,血管短而粗,分布密集,抽血成功率较高,而选择心前区体表进针抽血,由于心脏房室较小,体表定位难精确,特别是小孩尸体和较肥胖的尸体,抽取成功率较低,所以选择不同的体表部位抽血部位,对抽血成功至关重要。笔者探索对2010、2012年出勘的各类原因死亡新鲜尸体120具进行体表不同部位抽血操着,实验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新鲜尸体120具,一次性20ml注射器若干和穿刺针头一只。

1.2方法:

1.2.1进针部位:胸锁关节处和胸部左侧第4肋间隙靠胸骨左缘处。

1.2.2抽血操着:将尸体仰卧平躺,将一次性注射器内空气排空,在体表标志处垂直将针头(若胸锁关节处进针选择一次性注射器自带针头,针头长约3.5cm。若胸部左侧第4肋间隙靠胸骨左缘处进针需要选择较长的穿刺针针头)全部刺入,抽取注射器芯杆使其内形成负压,然后再缓慢向外抽移动整个注射器,当注射器内瞬间出现较多血液时,即停止移动,拔取芯杆抽满注射器即可。若抽取无血液,可将针头原位稍斜向刺入,再重复上述步骤。

2结果

尸体体表不同部位抽血结构见表一

表一两个部位穿刺抽血结果

进针部位尸体数(具)一次进针反复进针未抽出

胸锁关节处6042171

左侧第4肋间隙60302010

从表可见,胸锁关节处进针60例,抽出血液59例,一次性进针抽出42例,两次抑或反复进针抽出17例,其中卧位自缢死亡1例未抽出。胸部左第4肋间隙靠胸骨左缘进针60例,抽出血液50例,一次性进针抽出30例,两次抑或反复进针抽出20例,其中抽出体液及未抽出共10例。

通过对上述实验表明选取胸锁关节处进针抽取尸体血液较选取心脏部位进针抽取尸体血液的成功率高。

3讨论

位于上纵膈内的主动脉弓的前方为胸骨柄及胸腺,后方有气管食管等。主动脉弓的凸侧发出3条较大的动脉,分别为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头臂干短而粗,向右上方斜行至右胸锁关节的后方,分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向左上方行至左胸锁关节的后方。通过解剖结构可以看到左右颈内静脉是颈部最粗大的静脉干,沿颈内动脉和颈总动脉的外侧下降,至胸锁关节后方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最后形成上腔静脉。由此可见看出,上述主要动静脉都位于相对狭窄的上纵膈内,短而粗,距离心脏较近,且都行于胸锁关节后方。

由于在有限的空间内,胸锁关节后大血管较集中,胸锁关节体表标志明显,该处皮下脂肪相对较少,即使较胖且尸僵强硬的尸体也易于寻找定位。所以该处进针易于扎中血管,用一般普通注射器针头即可以抽取,无需穿刺针穿刺,既不麻烦也减少操着环节及污染。同时,颈部穿刺拍照固定便于将死者面部带入一起清晰拍摄固定,具有较强的证据证明力。由于该处血管短而粗,距离心脏较近,故理论上与心脏抽血做检验效果等同。

胸部穿刺成功率较低,使用一般的注射器针头无法完成,需要穿刺针穿刺,不但步骤较多、使用环节复杂、还容易污染。特别是对于较胖且尸僵形成体表标志难于寻找的尸体,难于准确定位。由于心室壁及室间隔较厚,心脏各房室较小且距离胸部表面位置较远,一次性穿刺到心脏房室难度固然较大,即使熟练者也需多次反复穿刺才能成功。不利于实际操着。且操着不当易抽取心包液及胸腔内液体,从而使检查结果不客观准确。

参考文献

[1]陈康颐著.现代法医学[M].第1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6。

[2]祝家镇著.法医病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

[3]李瑞祥著.实用人体解剖彩色图谱[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

[4]于频,李文成著.新编人体解剖图谱[M].第2版.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2。

[5]王振宇,徐文坚著.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M].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