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新课程下教辅资料的合理利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生物新课程下教辅资料的合理利用

邹雪玲

河南淅川县一高邹雪玲

生物新课程的不足之处

从2008年9月采用了生物新课程教材后调查表明,大多生物教师对新课程在体现新课程理念方面的变化给予了肯定,学生在课堂气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学习兴趣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我们学校作为一所普通的高中学校,却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生物新课程有许多优点,但对于来自农村的中学学生、教师而言,由于教学设备的相对落后,信息量不充分,学生体验不足,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

生物新课程教材重视知识在现实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对新课程教材中用来引入的例子,我们的教师明显感觉到配套资源不完善;对教学内容难度把握不准;缺乏新课程实施的指导等。据我们调查的生物教师们反映,新教材的问题太侧重于大城市的实际,而偏离了农村,另外,有些例子又过于理想化。用一位老师的话说“显然新教材是给大城市学生使用的(有点过激,但是也有不少老师有这种说法)”。因此我们认为:生物新课程教材进一步推广时应注意:加强与新课程教材相关资源的建设,进行新一轮新课程教材与教辅资料开发利用研究。

加强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教材与教辅资料的应用是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尽管目前提倡素质教育,但在目前形势下没有教辅资料学生就无法面对高考多变的题型。所以合理使用教辅资料是学生实际情况需要,是势在必行。

一、具体适应需要的必要性

1.生物教辅资料的使用是要学生在生物新课程学习中能轻轻松松地理解知识、消化知识、掌握知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开发符合农村高中生物新课程教材的教辅资料,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开发要指向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

2.生物教辅资料的开发对人教版统编生物新课程教材和大纲起到补充、印证、丰富和发展作用。

生物教辅资料选择要遵循调查研究,尊重事实的原则,经过细致的研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反复对比,对统编教材和大纲起到补充、印证、丰富和发展作用。生物新课程教材进一步推广时应注意:加强与生物新课程教材相关资源的建设,即在本校及其他高中学校进行新一轮生物新课程教材与教辅资源整合利用的开发研究,同时意识到需要教师的大量心血,它需要教师的大量积累,从生活中收集材料,从学生中收集材料,从各种报刊、杂志中收集材料,从电脑中收集材料。然后进行加工整理,制成与我们这样学校实际教学相适应的每一节课。

二、策略与实践

(一)与教辅资料整合利用的策略

1.准确理解生物新课程教材《标准》对模块式的课程和教材设置的要求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由三个必修模块和三个选修模块组成。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必修模块对于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学习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命活动的规律,理解科学的本质、过程和方法,了解并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生产和发展中的应用。属于公民素养的基本要求。选修模块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

2.研究生物教科书内容的编写意图,创造性地使用生物教科书

生物新教材与原教材相比的新特点: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突出科学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深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改革教材的呈现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改进作业系统,促进评价的改革。对比研究不同版本教材对知识内容的选择、编排和呈现方式等,加深理解高中生物新课标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并依据课标优化组合不同教材的课程资源。市高中新课程实验年级中心组要组织专门的研究小组进行研究,并及时地将研究结果通过全市教研活动提供给各校参考。要摒弃过去那种“轻大纲,重教材”、“教学就等于教教材”的旧观念,树立“以课标为基本依据,以教材为基本素材,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来进行教学”的新观念。

(二)生物新课程教材与教辅资料整合利用的实践———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优化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教材与校本教材整合利用得以真正落实的重要保证

(1)感知和体会知识内容的变化

1.知识体系的变化

按课标要求,不再是普通生物学体系。每个模块的教材各围绕一定的主线展开,并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确定知识内容的呈现顺序,使之形成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

2.处理好基础性和先进性的关系

知识内容的深难度总体上维持在现行教材水平,避免出现深难重。基础不等于经典。基础性应当是现代意义上的基础性。

(2)探究能力目标和内容的变化

1.加强科学方法教育,关于科学方法的内容《分子与细胞》———观察和实证,《遗传与进化》———假说—演绎,《稳态与环境》———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

2.改进探究活动的设计。安排丰富多样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过程,领悟和运用方法。

3.鼓励思考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在资料分析、小资料、技能训练、练习、自我检测等栏目中,有许多关于科学过程和方法的思考题,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方法,活跃思维,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教材呈现方式的变化

生物新课程加强内容的引导性和开放性,促进探究性学习,变单纯的叙述式为图文结合,增设重要栏目。我们备课组通过生物新课程教材与教辅资料的整合利用尽可能地缩小《标准》的理念与教学实践之间的落差,促进高中新课程实验稳步地开展。具体实践的理论指导及实际操作如下:

1.提倡多种教学方式(包括校本教材探究实验的开展)在新课程教材的实际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优化教学过程

2.新课程提倡新的学习方式并不是否定传统的学习方式,而是要发挥不同学习方式的优势,根据具体的知识内容、课型、学校条件、学生情况等对传统的和新型的学习方式进行优化组合,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1)组织好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高中新课程标准将“倡导探究性学习”作为课程理念,必将有力地推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但教材在设计探究活动时,存在着相当的困难。这些教材内容与课标要求的落差,需要教师去弥补,即利用当地的课程材料,当地的生态环境及与社会生产、生活有关的生物学问题;为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备课组成员在生物学科中尝试实施开展了新课程校本教材探究实验--体验制备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的制作比赛并在校园进行展览,取得相当好的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该学科的兴趣。

(2)把握生物新课程教材与教辅资料整合利用对实际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一方面,只有生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是不可思议的,这样的“生成”实质上是“放羊”,是放弃教学的责任和教师的责任,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只有预设没有生成的课堂教学是死气沉沉的,这样的“预设”不仅会严重束缚课堂教学中师生的“生成”能力,而且会慢慢扼杀师生的创新精神、探究欲望和生命活力。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既要切实改变课堂教学中只有预设没有生成的僵化模式,又要对只求生成忽视预设的现象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成效与分析

我们发现新课程教材与教辅资料整合利用存在一些问题。

(一)高中新课程教学与教辅资料利用中也存在许多问题

1.教育观念滞后的问题

由于传统的习惯势力,部分老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常常是把知识结构、难点和重点反复掂量,围绕它考虑教学过程如何展开,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的实现.只有对课程目标有全面和深刻的理解,才能使教学活动的组织符合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

2.各校的课程资源问题

现在各学校教学硬件还不很足,不少教师过去是仅仅依据一本教科书、一册教参,就年复一年地教下去。现在实行新的课程标准,必须依托丰富的课程资源,一方面教师有责任发掘和利用多种课程资源,但是利用不好教辅资料,盲目的让学生联系,容易把学生沉没在题海中,降低了学习效率,而且浪费了学生时间。

(二)对高中新课程教学与教辅资料整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在高中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寻找有效的策略,扬长避短,尽量把该模块开设模式不利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一般地说,我们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应把把宣传和计划做在前,整体安排教辅资料编写任务;

(2)对《标准》和教科书的研究应比实施提早,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和寻找对策;

(3)在新课程教材的实施中适当结合老教材知识;

(4)为适应新课程教材的改革趋势,经常在本校开展各种校本探究实验;

(5)在课余开设各种选修,在学生选择特长科目发展方向时,给予及时的指导;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