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的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1

北大荒的发展

王洪杰

山西省临汾市蒲县高级中学041200

三江平原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北大荒”,它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形成的低平原,面积10万多平方千米。三江平原处于中温带,夏季温暖,冬季寒冷而漫长,地势低平,土质黏重,河网密集地下水位高,夏秋多雨,排水不畅。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这里形成了大面积集中连片的沼泽,面积达110多万公顷,此外还有季节性积水的沼泽化土地130多万公顷。

一、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三江平原地形平坦,土地集中、人口稀少。与我国广大农耕区相比,三江平原的开发历史较晚,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人口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家组织复员转业军人、农民、知识青年对“北大荒”进行大规模的开垦,并相继在三江平原建立了一大批国营农场。数万解放军复员官兵进入北大荒,谱写了北大荒开发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北大荒的开发者们带着建设祖国的热情向荒原开战,征服了艰苦的自然环境,在千里沃野上建起了一个个机械化的国营农场,把北大荒变成美丽富饶的“北大仓”。这是改造自然的奇迹,是艰苦创业的壮丽诗篇。如今的“北大荒”成为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还出产人参、鹿茸、貂皮等特产。“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现在,三江平原还有宜农荒地110万公顷。

二、“北大仓”有可能变成第二个黄土高原

因土质肥沃盛产粮食而闻名世界的“北大仓”,如今正因为水土大量流失变得沟壑纵横,黑龙江这一“全国最大粮仓”的生产能力正在受到来自土壤恶化的威胁。专家呼吁,如不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北大仓”在数十年后很可能变成第二个黄土高原。

黑土每年的流失数量令人触目惊心,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的这块黑土地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之一(另外两块分别在美国的中央大平原和乌克兰),最初开垦时,这里的黑土层有60-80厘米厚,最深可达1米。当时人们形容这里的黑土“攥一把能流出油”然而仅过了50多年,这里的黑土层就薄了一半。一些地方只剩下薄薄得一层,颜色也慢慢由黑变黄,个别地方甚至已成为遍布沙石的不毛之地。仅黑龙江省目前已有140万亩耕地在14万条侵蚀沟的冲刷下消失了。

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湿地集中分布区之一,随着荒地的开垦,东北三江平原的湿地遭到惊人的破坏。湿地是东北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它像湖泊、森林一样,对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东北的湿地还是我国特有珍禽丹顶天鹅等的栖息地。湿地植物又是一项重要的资源。湿地被大量垦殖后,水环境污染严重;土壤沙化、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生物多样性资源急剧减少;河川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

目前,专家们对黑土耕地现状痛心疾首。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周连仁说,现在黑龙江省黑土区每年流失0.5-1厘米的黑土表层,而形成1厘米表土则需要400年的时间,如果任其流失,再过50年黑土层将基本消失。黑土区有可能退化成不可逆转、名符其实的“北大荒”。

三、停止开垦“北大荒”

三江平原在未开发之前是一片草原、沼泽、森林相间分布的没有人烟的处女地。其中沼泽占平原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以上(约34000km2)。目前仅剩4489.93平方千米。而湿地是全球重要的生态系统,被称为“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湿地以其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在“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过程中,有众多湿地被毁坏,严重影响了三江平原地区的生态环境,这一切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