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设备的维护管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炼钢设备的维护管理探讨

邓志国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炼钢事业取得长足的发展,钢产量也稳居世界首位,并随着我国生产结构的转变,深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和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我国的钢铁企业已由全面规划的生产模式向市场经济需要角度转变,使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增加。由此对炼钢设备的效率、性能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各个企业都加大了对冶炼设备的管理与优化力度,不断地寻求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以期达到最大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1当前环境下炼钢设备维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模式落后炼钢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使原本低效、低量生产的难关被一一攻破,并且与炼钢技术同步发展的生产设备也在不断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但是国内大部分钢铁企业在设备管理上仍沿用粗放型管理模式,各级管理部门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组织机构形成交叉重叠的现象,在管理中出现很多问题,说明这种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新形势的发展需求。

1.2管理机制落后钢铁企业的设备管理都有专门的职工进行检测、维修、报废、换新等工作,但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设备人员管理制度,使得这类职工在能力发挥和管理意识上都有一定程度的缺失。并且设备的最终处理结果都是由上层管理者来决定,使得很多工作人员只对领导的意愿负责,在出现问题时相互推卸。由于管理体系的灵活性较差,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无法找准自己的定位,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管理潜能。

1.3管理目标与实际不符钢铁企业在制定战略目标时都是以生产服务为中心,在对设备进行管理时偏向于技术的突破而忽略了设备的本身价值。企业现代化管理制度已经要求企业不再只以生存、经营产品为主要目的,企业管理者应当具备法人财产权,拥有资产经营意识。设备作为炼钢的重要部分,也是企业资产的主要代表,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明确设备管理的价值与意义,强化对设备的管理机制,完善考核体系,将设备价值与生产价值作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2炼钢设备维护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完善钢铁冶炼设备的管理体系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越来越普遍的被运用

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因此要将计算机信息技术运用到炼钢企业的设备管理体系中,充分体现炼钢企业的现代化水平。计算机应用技术可以为钢铁冶炼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提供一个全面的、开放的、集成化、智能化的,并且可调整的设备管理平台,充分优化钢铁冶炼企业的设备管理体系。此外,钢铁冶炼企业还要对设备管理使用到的软件功能进行升级,对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的范畴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而选择最合适的本企业的设备管理软件系统,进而运用到钢铁冶炼企业的管理之中。

2.2加强钢铁冶炼企业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为了有效提高钢铁冶炼企业的设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需要对设备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和培训,以此全面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设备管理能力。通过设备管理评优制度的考核,对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进行定期的检查,辅助一定的奖惩方法,从而有利于提高企业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整个炼钢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

2.3开展全面点检维修,提高设备精益运行性能企业要提高设备的精益运行性能,就要开展设备点检维修的对标。设备管理对标是以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技术水平为目标,效仿其管理模式,加大管理力度,使炼钢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在强化设备点检工作中,要及早发现设备存在的隐患,做到预知维修,有利于更好地提高设备运行功效。其次是管理人员要加强对设备的精细化管理,将职责细分到个人,提高各个环节操作者的责任心,实现“人人管理、人人参与”的循环机制,保证设备检修时的不漏项。设备的精益运行需遵循“六个保持”,即保持生产设备的外观整洁,保持生产设备的结构稳定,保持生产设备的性能优异,保持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保持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点检的分类和分工是:日常检点以岗位职工为主,明确和细化工作标准;巡检以检修人员和车间技术员为主,完善各类设备的日常运行功能;定期保养和检修,明确名类设备的维修内容,实施例行检修制度,确保各个生产车间要有对应准确的检查报告和记录。

2.4设备精益化维护管理将精益化生产的理念和钢铁冶炼企业的设备管理进行相应的配合和协调,进而形成钢铁冶炼企业的设备精益化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一方面遵循着设备管理的基本理论基础,如可靠性和寿命费用周期等,另一方面又将精益化生产的准时化注入,减少浪费,秉承持续改善的理念。从而实现设备在综合运行过程时的效率最优,使参与设备管理的相关部门,从炼钢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到一线员工,均最大程度的全部参与,进而形成以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的管理为目标的预防维修体系。在另一方面也能够建立起员工自主维护体系来推动设备的生产维修工作。从而在根源上提高炼钢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钢铁事业的不断发展,大量先进的钢铁生产设备不断被引进,这些设备需要良好的制度化管理、保养和维修,以减少设备的故障率,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是日常维修人员工作的重点。维修人员必须有高度责任感,提高设备的运营、使用效率,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以达到稳定高效的生产目的。

参考文献:

[1]宋振邦.炼钢设备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21:14-15.

[2]吕滢成.炼钢设备的维护管理探讨[J].科技展望,2015,2522: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