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闻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析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闻野

闻野

辽宁营口115000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对道路工程建设使用安全稳定性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规律以及线路的延长,使其不得不面对日趋复杂的施工地质环境。这种情况下,道路工程各部分结构的作用稳定性和耐久性,就会受到抗剪能力不够、孔隙大且含水量大等问题的影响。为此,研究人员应从软土地基特征、影响及技术选用原则入手,来提高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的科学合理性。这是缓解城市进行现代化经济建设背景下交通运输压力的重要课题内容,相关人员应将其重视起来,以作用于实际问题的控制解决。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1软土地基概念及特点

1.1软土地基概念

所谓软土是指淤泥或是淤泥质的土,也就是指软塑状态到流塑状态的粘性土,这主要是因为水流的冲击所形成的,因此,软土有较高的含水量。那么,软土地基则是指由具有软土特点的粉土与粘土所构成的地基。主要包括淤泥、淤泥质粘性土、淤泥质粉土、泥炭、泥炭质土等。我国公路行业规范对软土地基的定义是指强度低,压缩量较高的软弱土层。含有较多的有机物质。日本高等级公路设计规范将其定义为,是主要由粘土和粉土等细微颗粒含量多的松软土、孔隙大的有机质土、泥炭以及松散砂等土层构成。地下水位高,其上的填方及构造物稳定性差且发生沉降的地基。日本规范还对软土地基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判断其类型概略的标准。软土的成因一般被认为是由于第四纪后期地表水所形成的沉淀物质,多分布在地势低洼的地带及其地表常年潮湿或积水的海滨,湖滨,河流沿岸等地。

1.2软土地基特点

软土地基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剪应力的作用,软土会慢慢变形,造成软土瞬时强度高于长期强度;第二,软土是由具有分散性的细颗粒组成,使它的土质非常不均匀,也就是说软土地基上的房屋建筑如果不均匀的话,则会造成房屋建筑的巨大沉降,最终导致房屋出现裂缝;第三,软土的压缩系数较高,在垂直压力超过0.1兆帕时,会导致软土的变形。因此,也会造成房屋建筑的沉降量较高;第四,软土几乎是没有透水能力的,可见,软土排水固结一般情况下是一个较长的过程,甚至部分房屋建筑工程的沉降延续时间超过10年;第五,软土地基的沉降速度伴随荷载的增加而增加,每天最快的沉降速度能超过2毫米;第六,如果软土未遭到外界破坏,它则为固状,相反,如果遭到外界破坏时,则会变成稀释状态。

1.3软土地基分类

1)软土。软土一般由冲填土、渣滓土、淤泥等各种土质所混合而成的地基,其主要特点是空隙较大、且在含水量上较高,硬度也较低,渗透性较差。而当出现外力作用时,在地基上非常容易产生变化。对这类土质地基进行处理时要根据土质具体问题,使用上覆性较好的图层作为其支撑层,然后根据施工项目的需要,定制合理的地基处理技术对地基进行处理。2)冲填土。冲填土也是一种泥沙沉淀下来的土质,其主要特点就是黏性大、水分多,就算经过一段时间晾晒之后,仍然不能完全去除水分。在对这类土质地基进行处理时,就要根据土质的均匀性、排水性、厚度等问题进行考虑。3)渣滓土。渣滓土也被成为杂填土,是由生活垃圾或者建筑垃圾在经过一段时期存放之后所形成的土质,但是这种土质本身不能算作一种土质,因其特点就是结构分散、强度也较低、无法进行压缩。这种土质在市政道路施工中使用的话要充分考虑其地基承载能力和压缩问题,一般这种土质并不会作为持力层进行使用。

2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2.1砂垫层法

一般而言,施工建设单位在地基土层软土成分较少,含水量较高的施工状况下可以加强对于砂垫层法的运用。该方法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主要是在地基以下的建设区域进行砂石的铺设,进而确保承载地基以及路面的土层具有较强的密度以及硬度,最终实现了道路结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的提高。此外,作业人员在进行砂垫层铺设作业的过程中,为了确保砂层隔离、固化软土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需要将铺设的厚度控制在0.5~1.2m之间。不仅如此,在垫层材料选择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砂石的运用。一般而言,砂石在运用的过程中能够凭借其较强的渗透性,而促进填土排水效能的提升。在该施工技术运用的过程中,作业人员还需要依据“由内到外,逐层压实”的方式进行具体的操作。

2.2夯实法

由于软土地基普遍具有土质松软、抗压能力低的状况,故而在促进软土地基强度提升的过程中,需要施工建设单位加强对于高强度夯实法的运用。作为工程建设施工作业过程中作为常见的施工技术,高强度夯实法在运行的过程中普遍具有施工流程简单、施工效益高的特点,故而受到施工人员的青睐而获得了广泛的运用。一般而言,该技术在运行的过程中能够将软土地基中的多余水分挤压除去,进而缩小了土层之间的缝隙,促进其密度以及强度的提升。在借助该方法进行操作的过程中,为了促进建设效益的提升,需要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进而以此为基础合理选择夯实施工工艺,促进夯实效果的提升。除此之外,在借助各类机械设备进行软土地基的碾压以及夯实作业的过程中,需要作业人员对工程的夯实程度进行检测,进而实现了对于碾压、夯击力度、次数、范围的有效控制,减少资源消耗,促进工程建设效率的提高。再者,在进行夯实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循序渐进。诸如,施工人员在借助光轮碾压机进行碾压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依照三分之一重叠的方式进行,并对软土地基进行繁复的碾压,确保每一寸软土都能得到充分的夯实。

2.3换填置换法

换填置换法主要运用在软土层厚度小、置换量低的施工状况中。该类方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借助渗水性强、强度高的砂石等填筑材料对软土地基进行更换以及填补,进而实现了对于整个市政道路软土层的更换,促进地基强度以及稳定性的提升。为了进一步促进施工效益的提升,降低工程建设的资金消耗。作业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软土土层的勘察以及测量,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于软土层厚度以及置换面积的测量,对所需的填充材料进行预算。除此之外,作业人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需要还需要依循“由内到外,逐层换填,逐层压实”的原则进行实际的操作,确保工程建设符合市政道路建设的相关要求。目前,我国福建省等地区在进行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往往遭遇到坑洼路面,基于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施工建设单位以及人员加强了对于换填置换法的运用,最终促进地基承载力的大幅度提升。

2.4化学加固法

化学加固法在运用的过程中,需要作业人员依据一定的化学原理,借助各类化学材料之间的反应而促进软土的紧密性以及强度的提升。目前,常见的化学加固法就是粉喷桩复合地基技术。该技术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借助械设备将水泥等材料输送到软土层中并进行搅拌,在这一过程中,水泥粉会与软土中的水分发生反应,进而在软土中形成坚硬的固体,促进地基抗压性能的提升。在借助该方法进行加固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对喷灰压力、石灰用量、搅拌时间以及速度等因素进行科学的管控,最终促进施工质量的提升,并进一步促进市政道路软土基层的稳固性的强化。

3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工程建设单位加强了对于市政道路的建设。本文基于此,主要分析了市政道路建设中软土地基处理原则,并对常见的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砂垫层法、夯实法、换填置换法、化学加固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我国的市政道路建设必将获得长足的发展,并由此带动相关效益的取得。

参考文献:

[1]李生寿.浅述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青海交通科技,2016(06):56-57.

[2]邱恺.试论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43):254-255.

[3]袁庆文,何延峰,陈华栋,王广,黄世烽.浅析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9):51-52.

[4]许昭萍.浅析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江西建材,2016(03):184+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