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问题》教学实录与反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搭配问题》教学实录与反思

龚永超

湖北省枣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第102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渗透有序思考及符号化思想。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进行有序思考、掌握搭配方法,并用简洁方式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衣服图片、密码抽拉卡片、练习纸、尺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搭配

(出示大屏幕)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三个好朋友约好去魔法城堡游玩,大家愿意同行吗?

出发前,美羊羊正在为挑选衣服发愁呢!你能帮她把这些衣服分一分吗?为什么这样分?

如果一件上衣只能搭配一件下装,这些衣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

搭配问题中藏着好多学问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对卡通人物的喜爱和对游戏环节的向往,足以将兴趣极大程度地调动起来,为新课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学生有愿意帮助他人的愿望,本环节意在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二、借助活动,体验搭配

活动一:衣服的搭配

1、请各小组同学用学具卡片摆一摆,并用自己的方式把找到的搭配方法记录下来。

2、学生汇报,引出有序概念

(1)分别请两组学生进行展示,发现问题,提出如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探究方法:(利用课件进行展示)先固定上衣,进行搭配,看看有几种搭配方法?

(3)、引导小结:如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3、刚才我们是选上衣配下装,还可以先选定什么?在作业纸上试一试,连一连。(课件演示)

活动二:早餐的搭配

1、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于搭配服装的问题,瞧!懒羊羊正在考虑如何搭配早餐呢!(课件出示)

2、谁能将他们分分类呢?(吃的和喝的或者饮料和点心)

3、合理的早餐应该是一种饮料搭配一种点心。看看有多少不同的吃法呢?试着在作业纸上连一连。

4、先小组交流,再全班展示学生答案,

5、课件演示,强调“有序、不重复、不遗漏”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通过课堂活动的创设,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尝试。先让学生小组内合作探讨:如何记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再通过课件演示,进一步体验搭配的有序性。】

三、运用知识,拓展搭配

(一)情境一:路线的选择

三个好朋友准备完毕,高高兴兴地出门了,可一出门他们又遇到了问题。

(课件出示地图)路线问题

1、从这张地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2、出示问题,你能直接用算式计算出来吗?

3、学生汇报,得出结论一共有8条路

4、增加难度了:如果从狼堡到魔法城有3条路,一共有几种走法?4条路呢?

(二)情境二:魔法师的难题

1、在大家的帮助下,他们终于来到了魔法城堡。一位魔法师拦住了他们的去路,解答了魔法师的问题才能顺利进入城堡。

2、课件出示:

①“给你三张数字卡片7、3、9,你能摆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思考讨论:前面我们固定的都是具体的事物,现在只有数字,我们要怎么固定?(固定数位)数位有百位、十位、个位,固定那个位数最好呢?

②拉一拉,还能组成哪些两位数?

(三)情境三:照相的学问

魔法城堡里果然不一般,三个好朋友玩得流连忘返了,他们想拍照留恋,请问三人交换位置能拍出多少种不同的照片呢?

请小组同学合作,指定三人做演示,其他人做记录,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成功。

展示学生的答案。(指定一个小组说说操作的方法并课件展示)

(四)情境四:破解密码

1、喜羊羊发现了一个箱子,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宝藏?可是这个箱子有密码,怎么办呢?

2、思考:根据提示,最多试多少次才能将宝盒打开?

3、课件出示,谁能将12个密码一口气说出来。

4、你能换种方法再说一说吗?(选定个位搭配十位,再次强调有序和固定)

5、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有可能是密码的全部两位数,有没有哪位同学想试一试,看你今天运气怎样?(密码正确,箱子里放射出耀眼的金光)

【设计意图:学生对在前面一系列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对怎样进行搭配已有了深刻的印象,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趣味活动的安排让本节课的学习达到高潮,课件的互动性更为探秘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四、畅谈收获,反思搭配

1、学生谈收获:

师:同学们,金银珠宝,总有用完的一天,而知识才是永远属于我们自己的财富。下面请同学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今天收获了哪些财富?和大家分享一下。

2、你对自己本节课的表现满意吗?为什么?

3、在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像搭配问题一样的数学问题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去解决!希望你们在以后的每一天也要像今天这样认真投入地去做好每一件事。

【教学感悟与反思:】

“搭配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整节课的教学,我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创新性地使用教材,有效整合教材并活用教材,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充分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操作体验——探究发现——概括方法——实践运用”的全过程。突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以生活为主线创设情境,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的设计以生活情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喜爱的动画人物为素材,创设去魔法城堡的经历为主线,巧妙地将“选择衣服——吃早餐——选择路线——魔法师的难题——拍照——开密码箱”,这些生活素材串联起来,用学生经常接触的生活问题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使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赋予课堂真正的生命力。

2、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对教材进行了恰当的重组。

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学生对“搭配问题”这一内容已有较高的起点,学生对于有序的搭配已经胸有成竹,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地教学资源,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和加工。在选择了衣服和早餐后,设计了“运用知识、拓展搭配”环节,安排了选择路线、魔法师的难题、照相中的学问、宝箱密码等一系列活动,将例1简单的组合与例2数字的排列有机结合起来,既体现了教学层次,又分解了集中练习的枯燥、乏味,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3、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设计了猜一猜,摆一摆,说一说,画一画,算一算等一系列活动,生生互动,合作交流,力求为学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在交流活动中,学会表达解决问题中有序的思考过程,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学生积极投身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