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2

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

孟颍华

孟颍华

(河南临颍县南街学校河南临颍462600)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1)07-0000-01

新课程改革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一段时间之后,回顾来路,静心审视,成绩是可喜的,,但我们也不难发现:传统的应试教育仍有很大市场;坚定不移地走教改之路的人越来越少;一部分教师穿着新鞋走老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不能真正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一些领导对教师的评价仍是学生的考分,没有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的存在,寻根求源:1、很多语文教师未能深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未能真正领会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2、一些教师缺少改革意识和探索精神,怕走弯路,不敢冒险。3、各级教研部分在组织公开教学教研活动中未能对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分析、引导,使一部分语文教师对新课改的语文教学感到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去上。也有一些人把课程改革当作了叫骂地、抱怨所,发通牢骚、叫骂一阵就走人了,使得我们的课程改革不能朝着健康、正确的发展方向前进。

新课改以来,众多语文教师深感语文课更加难上,因为语文教学的“婆婆”多,谁都可以指导语文教学,提出若干条指令性的教学意见。即使是最外行的领导,别的课不能听,却可以听语文课,所以任何中人可以指出你这堂课好在哪儿,坏在哪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使得我们教语文的无所适从。新课改下,人们对语文课的要求似乎也更高了,语文课也就更难上了。笔者认为:只要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这个新课改理念和三维目标,能切实提高学生素质的语文课就是好课,不见得就非要十全十美,没有一点瑕疵。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死守着一个方法不放,教育不是“自古华山一条道”,而是“条条大道通罗马”,我们完全有理由选择适合自己个性、适合学生个性的教学方法去进行教学。那么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到底该走向何方、如何去把握呢?

一、注重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它的工具性

语文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最基本特点。”这体现了现阶段对语文课程的最新认识。过去的语文课,教师在课文条分缕析,搞得支离破碎,没有思想的引导,没有审美的教育,也没有情感的熏陶和心灵的触动,语文的人文性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语文课也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拨乱反正,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充分展示语文的无穷魅力。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高度统一的。如果只突出“人文性”而忽略“工具性”,就会造成学生语文基础薄弱,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错别字连篇,这样就很难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不能算一个语文能力很强的学生。当然,我们也不能以突出“人文性”为借口,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我们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地抓好语文基础知识和传授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二、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程语文教学非常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进步。过去的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为权威,大搞“一言堂”、“满堂灌”,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现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是不少教师就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放手让学生提问,有时一堂课学生提一二十个问题,教师也不归类、筛选,以为这样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结果导致课堂教学环节散乱,重点、难点不能突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缺少及时的引导。还有的教师为了突出学生的学生自主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一个问题让七八个学生回答,结果得出七八种答案,教师对每个答案都加以肯定、表扬。在语文教学中,确实有很多问题是开放性的,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但是也有一些问题是半开放的,即使有多个角度理解,也有一个最佳角度,也有个别问题的答案是单一的。这时候,教师应引导学生甄别答案的优劣,引导学生总结出回答这类问题的方法。

张志公先生说过:“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提高能力必须通过实践操作,然而实践操作又不能没有指导,像演戏一样,戏要由演员来演,但并非不需要一位导演,成功的语文教学,是导演与演员良好配合的结晶。”可见,教师应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既要实行教学的民主,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学习及时加以引导。

三、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

新课程语文教学注意学生的合作探究,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于是有的教师不管在公开课还是平时教学,动辄就安排四人小组讨论,不管内容有无讨论的必要。看到一两个小组有了结果就草草收兵,这种合作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语文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我们倡导在自觉、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地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要组织好学生自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教给合作的方法,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三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四、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能摒弃有效的传统语文教学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恰当运用多媒体可以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强化学习内容,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新课程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不用多媒体,就不能体现的现代化,就不是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于是各种公开课、评优课成了多媒体制作的大比拼,摒弃了有效的传统语文教学方法。这是不正确的,是必须注意加以改正的。语文学习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说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生动形象地描述激发自身的形象思维。语文不是因图像而形象,而是因语言而形象,用多媒体展示图形图像不能代替阅读主体即学生的想象。少年阶段是思维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过于强调用画面来表现文字的内容会在无意识当中给学生奔放不羁的思维规定方向,久而久之,学生的想像能力会受到严重束缚。另外,牵强地选取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会使学生选取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会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产生误导,过多地运用多媒体会使教师的作用向不良的方向转变,影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不用,也不能滥用,必须将它与有效的传统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根据课堂需要,适量适当地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确保语文新课改的成功进行,我们在新课改的语文教学中必须深入研究,冷静思考,准确把握,继承语文课改中的优秀成果,纠正课改中出现的不良倾向,使语文课改能朝着正确的轨道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