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2

推进“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意义

郭洪梅刘娜

郭洪梅刘娜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硕士研究生130024

摘要全面及时准确把握“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推进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于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乃至社会稳定、国家健康长远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意义

现在“90后”完全取代了“80后”成为中国高校大学生的主力军,这对高校教育是一个新的挑战。“90后”大学生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特征,他们个性、自我,而又理性、务实;孤独、脆弱,却又张扬,自信,他们与“80后”的大学生们有显著的差别。所以,掌握“90后”大学生的特点,推进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于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乃至社会稳定、国家健康长远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科学思想指导的需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90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也比“80后”更加优越,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一出生就成为家庭的中心,深受父母和长辈的宠爱,已经习惯了更多的关注自我,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从家庭和社会进行索取。他们更强调主观感受和个体意识,对生活的质量和品位有更高的标准。此外,“90后”大学生出生于中国真理标准讨论趋于成熟并深入人心的年代,他们更习惯于经过亲身实践来接受前人的结论,很少对某种价值观盲目认同,表现出强烈的思想独立意识。他们不喜欢教条式的灌输和死板的教学模式,喜欢自主展示思想,通过争论和碰撞形成观点,并引导自己的行为。

基于“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马克思主义能更好的指导他们思考与实践。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解释了世界事物的本质,解释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发展变化总的趋势。正因为这样,它能够为“90后”大学生探寻科学的真理,从思想方面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有了这样一种思想的指导,他们就能够更加自觉地按照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客观规律去办事情,就可以使他们的思想更加科学和符合实际,更能够增强思想和行动中的自觉性,避免盲目性,实现主观世界的完善和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对提高“90后”大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积极推进“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与分析、解决问题实际能力,进而为提升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奠定基础。

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需要

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期。随着改革深化,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中出现的拜金主义、道德滑坡等社会问题,对“90后”大学生也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多种复杂的利益关系让他们的价值观更加务实,很多人很早就明白应该把价值取向关注于具体的事情,而不是抽象的哲学。他们重视物质生活质量,同时他们的目标定位受到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表现出功利性较强,更加重视与现实的结合。

这些问题的存在,凸显了在“90后”大学生中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只有不断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宣传、教育、武装他们,在“90后”大学生中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并转化为他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能顺利发展并最终取得胜利。

三、创建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需要

从国际环境来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时期,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作为国家重要软实力的社会意识形态,越来越成为各国政党用以争夺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年的重要工具。一些发达国家利用他们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优势,在世界上推行文化霸权,通过输出他们的社会政治制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向其他国家渗透,并始终把意识形态作为控制其他国家,实现自己目的重要手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资源的不断开放,“90后”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比他们的前辈更加丰富和趋于理性。据调查,“90后”大学生近七成都拥有电脑。他们更加依赖网络,也很善于利用网络获得有价值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信息,这对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大量西方国家的文化思潮、价值观念使马克思主义信仰在高校中面临着信仰竞争与多元文化的挑战,一些“90后”大学生出现了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

如何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理论领域的指导地位,正确诠释时代和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教育师生;如何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和“90后”大学生思想观念、道德选择、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情况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潮,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90后”大学生中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那就要求高校必须推进“90后”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进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不断增强抵御西方思想渗透的能力,不断增强抵御各种错误思想的免疫力。

四、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90后”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他们有着某些超越“80后”的特征,马克思主义能与“90后”大学生有机结合,那么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立足于实践、面向生活世界、承载着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的理论。它不仅仅是一种理论诉求,它既是发挥理论改变世界,实现理论实践价值的内在要求,也是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群众,在最广阔、最深刻的人民群众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还是一种现实需要,在当代中国,为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群众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武装,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所以,若把“90后”大学生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联系起来,那必将会给马克思主义理论带来新的血液,激发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M].人民出版社,1995.

【2】朱爱胜,崔景贵.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与对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

【3】张学亮.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J].社会主义论坛,2010(1).

【4】武汉大学.“90后”大学新生调查报告[R].武汉大学,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