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格魅力弥补师生情感鸿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以人格魅力弥补师生情感鸿沟

杨彦珍

甘肃兰州第四十六中学730000

摘要:课堂教学活动既是一种学生认知过程,也是一种师生相互交流感情的过程。作为教师,人人都希望且乐于和自己的学生打成一片,有一种融洽的情感交流方式,而学生尤其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情绪不稳定,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己的老师关起情感的大门,这给教育教学活动带来了极大的障碍。只有当师生间形成了积极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才会身心愉悦、积极主动地学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人格情感教育师生关系以生为本

教育,并非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延续。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强调:“在教学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章程和纲领,任何人为的管理机构,无论设想得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中的作用。没有教师给学生以个人的直接影响,深入到学生品格中,真正的教育是不可能的。”教师人格高尚完美,就会对学生有感染力、辐射力,教育教学效果良好。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上老师所教学科,听课兴致高、收效好。师者若不能了解并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会增加施教难度,影响教育教学效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人格魅力首先体现于率先垂范,这对于初中生成长是不可代替的旭日阳光。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才会有法可效。因此,要想做一名成功的教师必先具备美好的人格魅力,在思想品德、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知行统一,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其次,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上。不但在教育教学上游刃有余,而且善于处理、协商跟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追求事业的成功。从这样的老师身上,学生性格塑造得以良好影响,受益终身。

再次,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善良和慈爱。情感是信念的催化剂,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情感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公平民主,平等相处,一视同仁,用自己的信任、关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创造欲。要了解学生的爱好、才能、个性特点和精神世界,尊重学生的人格、个体差异和创造精神,促进其主动和谐地发展。不以貌取人,不因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家庭背景的不同而另眼看待学生,会让学生终生感激、时刻铭记。要把每个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教师爱的阳光雨露。

我任课班上有一位女同学,因小儿麻痹走路都非常艰难,更别说上体育课、大课间和课间活动了。每每看她左扑腾右扑腾地走进校园,心里很替她难过和怜惜。上体育课她要么在教室呆着做作业,要么或站或坐在一旁看大家生龙活虎地驰骋于与体育场地。她心理上非常自卑,班主任也很关心她,想法让同学们和她沟通,融入班集体。我们便和她谈心,告诉她虽然不能跑步打球但可以站在原地活动、和因生理期不能剧烈活动的女生一起玩乒乓球、打扑克等游戏,你和大家一样能运动,只不过活动方式不一样罢了,你经常练在这方面肯定比别人强。同时,为了提高她的自信心,上课听讲及课后作业,严格要求和大家做得一样完美。上英语课鼓励她回答问题,多练习口语。其自信心有了很大改观,学习积极性高涨,成绩一步一步提高,也能主动关心班集体,不再是旁观者了,更重要的是脸上有了自信的笑容。用爱心架设起师生关系的桥梁,用爱心浇灌每个莘莘学子,用自信熏陶、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养成了良好的情感品质,使之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最后,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执着的敬业精神。选择了教师行业,意味着肩挑重任——对教育事业充满高度的责任感,兢兢业业,不图名利,不仅仅把教书看成谋生的手段,而是毫无私杂念地投身其中,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教师只有增强教书育人的事业心和荣誉感,才会处理好苦与乐、贡献与报酬的关系,乐于为教育事业献身,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要用崇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感染学生”,用真诚的爱心和无私奉献的情感“打动学生”。永不满足的执着精神更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要始终用胜不骄败不馁的形象去感召学生追求卓越。在挫折和困难面前,要成为当之无愧的强者,不会陶醉于成功之中而不思进取,更不会沉溺于暂时失败的痛苦中不能自拔,而是从反思中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确立新的奋斗方向和目标,用勤奋和智慧浇灌出丰硕的成果。

我们每位教师爱护别人的孩子要如同爱护自己的孩子,完善自我,塑造高尚美好的人格,让师生情感交流不再有间隙,让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在教育实践中散发光芒,创造一片师生关系的晴朗天空!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5。

[3]闫玉双李奕反思教育习惯[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