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要点

胡保敬

单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山东单县274300

[摘要]在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把握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要点,对于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促进建筑行业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相关问题研究过程中,以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为核心点,对监管工作的要点进行了剖析,从而更好地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促进建筑行业更好地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要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建筑工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从当下建筑工程发展情况来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较多,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较大的威胁。本文立足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分析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核心所在,希望能够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1当下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建筑行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缺乏预见性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的开展,要做好事前预测,从而对隐患和问题进行及早解决,以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通过这一方式,可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和建设效率,更好地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缺乏预见性,忽略了事前监控问题。这样一来,当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后,即便发现,想要对其进行整改也会付出沉重代价,严重影响到了建筑工程的经济利益。例如在对建筑工程进行监管过程中,施工材料不达标,工程设计方案审核不准确。技术交底不规范等一些问题的存在,想要在施工后期进行调整十分困难,从而给建筑工程治疗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缺乏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预见性,导致质量监管的实质意义丧失,无法对质量问题做好针对性的控制和解决。

1.2监管机制不健全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开展,需要具有规范化的文件进行指导,通过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使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更具针对性,对其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更好地发现,从而能够进行针对性的解决。监管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了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工程监管缺乏统一依据和标准,无法很好地对实质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判断,从而影响到了监管的效果。(2)监管工作机制不健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工作秩序,导致监管工作不明确,监管的效果和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3)缺乏动态监管,对房屋建筑的实际情况无法有效监管,难以对问题进行监控,往往都是事后处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甚至容易导致一些问题无法得到根除,给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埋下了隐患。

1.3缺乏监管重点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注重把握主次矛盾,突出重点,才能够使建筑工程质量监管获得更好的效果,从而对实质问题进行解决。但从当前监管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对重点问题把握时有不当,使质量监管工作的目的没有达到,给建筑工程质量埋下了较多的隐患。质量监管重点不突出,对监管工作职能产生了弱化,导致监管工作流于形式,无法对建筑工程主要问题进行把握,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明确,清晰的质量控制关键点,影响了工程质量检查工作。

2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要点

结合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要注重把握当前监管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能够针对性的进行处理,明确质量监管的关键所在,从而做出针对性的应对,更好地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质量,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对此,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开展,要注重对以下几点内容予以把握。

2.1提升预见性,监管目标更明确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开展,要注重具有预见性,能够立足于建筑工程目标,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建筑工程从立项到施工是一个复杂,长期的工程,这其中存在着多种干扰因素,针对于这一特点,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必须具有预见性,明确监管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开展监管工作。通过这一方式,能够多层次、多角度的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对各个环节方面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把握,从而锁定实际问题,做出针对性的改善。通过预见性的监管,能够对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进行及早发现,并进行及早地解决,降低某一环节问题对整体质量的影响。这样一来,可以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更好地提升。在具体监管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第一,注重分阶段、分层次进行监管。通过对每一个阶段施工情况进行分析,把握各个阶段的质量影响因素,明确质量监管目标,对问题做出深入分析,以提升监管质量;第二,要求监管人员与施工人员进行通力合作,了解施工情况,使监管人员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高监管效率,降低建筑工程存在的隐患问题;第三,提前做好监管工作方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提前分析,使监管工作更具针对性,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有抓手,保证监管效率。

2.2健全监管机制,提升监管质量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开展,监管机制的完善是提升监管质量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结合建筑工程监管工作要点,能够对监管工作做好全面地分析,把握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完善监管机制,使监管质量得到更好地提升。在这一过程中,监管机制的完善,需要结合建筑工程具体情况,对相关工作机制进行改善。如健全奖罚机制,对施工人员进行约束。当施工人员违规操作时,对员工进行惩处;对表现良好的员工进行奖励。通过奖罚机制的应用,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使员工能够认真地进行施工操作,降低质量问题出现几率,更好地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又如,监管机制健全,要从监管工作开展情况入手,对各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把握,能够形成有序的监管制度和施工制度,使工作人员能够按章办事,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从而使监管工作目的得以实现,更好地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2.3突出监管重点,发现施工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工作的开展,目的在于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能够进行及时地改进,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在开展监管工作过程中,需要把握监管的重点,能够更好地发现实质问题,并作出及时、有效地改进。在监管重点把握上,一是明确监管主体的权责,使监管主体拥有足够的权力。在进行监管工作室,监管主体根据自身的就经验对监管重点进行确认,对施工的重要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以发现关键环节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及时处理;二是监管重点的把握,要注重对现代化的监管技术进行应用。如利用GPS技术,通过对建筑工程实现局部定位检查,对关键部位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管,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三是加强动态监督和检查工作,能够对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明确监管的重点,使监管工作更具针对性,以提升监管的效率和质量。

3结语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开展,要注重结合当下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监管工作更具针对性,从而更好地提升建筑工程质量。这一过程中,要注重提升监管工作的预见性,并能够健全监管机制,突出监管重点,从而更好地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牛骏.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现状及发展方向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8,(51):159-160.

[2]夏波.新形势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要点及发展方向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