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音乐来为语文教学服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3

巧用音乐来为语文教学服务

梁燕群

广西梧州苍梧县新地第一初级中学梁燕群

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阳春白雪”也好,“下里巴人”也罢,千百年来,好的音乐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流传下来。古典乐曲博大精深,听《高山流水》可使人重温伯牙与子期友谊的故事;听《阳关三叠》可体会到王维送故人时“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而现代流行音乐更是具有强烈的鼓动性与艺术感染力。一首当今流行的歌曲能一夜之间传遍校园,风靡神州,可语文在我们学生的眼里已经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对于语文,学生们兴趣索然;而对于音乐,却是津津乐道。那么,何不巧用音乐来为语文教学服务呢?

自古,语文与音乐就是相伴而生的。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出现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按照音乐的特点分为“风”、“雅”、“颂”,兴盛于汉代的乐府民歌中的“乐府”,也是由音乐机构而演化为诗体名称。现代语文中的“词”在《辞海》中的释义之一是:“词,诗的一种,一种韵文形式,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语文与音乐有如此亲密关系,可见语文与音乐的结合,不但可行而且必行。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借助音乐来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共鸣,而且还可在音乐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从而让学生对语文课产生浓厚兴趣,最终使语文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与音乐巧妙结合的舞台和契机。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巧用音乐来为之服务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巧用音乐来教学课文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认为:“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如能恰当地使用音乐,让乐曲作用于学生的听觉,那就会使他们置身于乐曲所创设、营造的特殊氛围中,调动其情感,促进其理解。

1.用音乐导入课文。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设计好一堂课的导语,讲好一堂课的开讲,对于教好一堂课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教师如能重重地敲响课堂教学的第一锤,创设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一开始就被课文中的“情”深深地打动着,被“情”中之“美”紧紧地吸引住,就可以把学生带入新课所描述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教《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让学生先用心聆听《月牙泉》。柔美的旋律在课堂上回荡,歌手深情演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有美丽的月牙泉,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乐园……”听后,教师就势导入:“听了歌手的演唱,大家的心灵一定被深深震动了,同学们一定有许多想法,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吴刚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样,让一个本来与学生相距甚远的事物如在眼前,让学生身临其境,效果不言而喻。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放一段充满民族特色的《新春乐》,那优美的旋律把学生带进了对春的向往中,再加上教师煽情的导入:“我们生活的大自然,美是无处不在的,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春天,明媚的阳光下,东风荡漾,树枝摇曳,春草碧绿绿满地,这是怎样的一幅美景?”,一种情与景、意与境相融合的艺术境界产生了,并与学生此刻享受乐曲的美好心情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样,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想象力,自然而然地架起学生对春天的爱与作者对春天的爱的桥梁,教起来便趣味横生了。

2.配乐朗读。

语文教学强调诵读教学,提倡背诵。语文是有声的艺术,不只是死寂的字符。在朗读过程中,多种感官被调动起来了才能达到理解、记忆、运用的功效。叶圣陶先生说过,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张志公先生也说过:“一篇文章,读出声音来,读出抑扬顿挫来,读出语调神情来,比单用眼睛看所得的印象要深刻得多,对于文章的思想感情,领会得要透彻得多,从中受到的感染要强得多。”对于文章的思想内涵,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会到。有些教师虽重视朗读,但只是一味地让学生机械地反复地朗读,学生尽管开口大声读,但未真正心、眼、口、耳并用,因而收效甚微。为此我们可尝试配乐朗读。音乐用节奏、旋律、速度等各种手段来表现人的情感,而文学的音韵、节奏就吸取了音乐的技巧,时而柔和,时而铿锵,伴着美妙的音乐诵读,学生自然兴趣大增。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和内在力量,学生愿意开口读、用心读、有感情地读,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对文章的风采格调、脉络层次、语言表达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都会潜移默化地理解、吸收。现在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录音磁带在朗读时大多都配有音乐,我们可以顺手拈来为教学服务,当然我们也可以自己选择适当的音乐。

在《醉翁亭记》的教学中配上一段古典名曲《月儿高》,其中的音乐形象可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景色的优美,乐曲所表达的诗情画意深深感染了学生,让课堂气氛更活跃。在学习《与朱元思书》时,反复播放优美典雅的古筝曲《渔舟唱晚》,采用先在音乐中自读,再请一学生起来在音乐伴奏下朗读,而后大家评价,找出不足并谈理由,最后全班同学再以乐曲声中齐读的方式,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乐曲宁静舒缓,描绘出夕阳西下时湖边美景及渔民的喜悦心情,而课文内容更是美不胜收,在乐曲声中学生自然会对美丽的富春江山水悠然神往,深深沉醉其中。这样的教学,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既受到美的熏陶又提高对美的感悟能力,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3.用音乐来理解课文。

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我们提倡情境教学,这就更突出了情境和气氛的重要性。它强调让学生在一定情境中感受作品的时代特点、生活气息、人物性格以及思想感情。能够让学生进入角色,成为作品的主人,积极参与到作品中来,才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即使坐在同一教室,在同一教师指导下阅读同一内容,由于每人经历不同,知识水平不同,理解就可能不完全一致,教师又不可能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有些情感是我们只能意会却不可言传的,这时就可以借助音乐了。音乐就是开启学生情感之门的钥匙。让学生自己在音乐中体会课文内容,其效果比直授法好得多。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也说过:“图画所不能描绘的,语言所不能表达的,音乐往往能曲尽其蕴。其他艺术感动人心不免先假道于理智,有了解然后才有欣赏,音乐固然也会有理智的成分,但到极精微的境界,它能直接引起心理的共鸣。”在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为学生提供了文学表象,一旦被音乐所激发,瞬息之间就会在头脑中显示出更加生动的、更加丰满的艺术形象。讲解《土地的誓言》时,适时地播放《七子之歌》《松花江上》等歌曲,激起学生对祖国热爱、对列强仇恨的情绪,营造了浓烈的课堂氛围,通过音乐的刺激、旋律的引导,学生更深刻地领悟了作品的内涵。上《斑羚飞渡》时,当学生围绕“飞渡”这一话题谈感想时,《悲怆奏鸣曲》的音乐缓缓响起,它是那样的忧伤,又是那样的壮美,钢琴那“咚咚”的敲击声时时扣击学生敏感的心灵。那伴着震颤的和声是导引生命旋律的声响,也是为生命奏起的伟大的无声的诗行。学生被深深地吸引着,忘记了身在何处,似乎就站在伤心崖前,忧心如焚而又震撼不已地目睹那一幕幕以老斑羚的生命为代价的生命的飞渡!“老师,他们太伟大了,在死神面前无所畏惧,那么坦然自若。”“它们之所以这样镇定,是因为它们心甘情愿牺牲。”“我们人类真该好好学习它们的这种群体意识,那样我们的人际关系会更和谐。”“相比之下,我们人类太自私了。我们要好好保护这些让我们肃然起敬的动物。”……他们的理解力变得那么深刻,让平时认为学生生活贫乏、感受浅陋的老师也惊讶不已。音乐穿越了时空的界限,敲开了每个人的心扉,而学生们的情感闸门一旦被打开,他们的聪慧与敏锐便会像迸发的火山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4.用音乐来结尾。

一堂课如能巧用音乐结尾,便可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学生能进一步感知课文的良好效果。在音乐声中,可重申课文主题,加深学生印象。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因故事性强,人物性格鲜明,学生很喜欢学,有些学生也会模仿鲁达拳打脚踢。针对这种情况,在讲课结束后,我放《好汉歌》,让学生讨论,明白鲁达等草莽英雄让人喜欢的原因是他们除暴安良,是“该出手时就出手”,从而消除了作品带来的负面影响。另外还活跃了课堂气氛,深化了题旨。上完《在山那边》后我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并要他们用一句话表述自己的感悟。激昂有力的音乐似乎让学生听到了掷地有声的金石之言:“我要握住命运的咽喉。”让学生知道要走出那座山须要有一种永恒的精神——执着、坚定、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明白敢于与命运抗争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散步》表现的是祖孙三代春日散步的情景,讴歌亲人间的挚爱之情,也表现中年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人生责任,因而结束时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歌中浓浓的亲情定能进一步感染学生,令人回味。而这些正是我们要留给学生的“余韵”。有了这些,文章才会绵长、醇香,令人念念不忘。

因此,在课堂上适当引入音乐,让音乐流动的触角去拨弄他们灵感的琴弦,不仅让学生感受了作品,而且他们的人格也得到了陶冶和升华。

二、巧用音乐来教作文

作文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其想象力,以调动知识储备、生活感悟、情绪体验,使之思维展翅高飞,使之笔下生辉。可事实上学生写作文往往有一难一弊。一难是由于不会观察生活或者不能有意识地积累生活(但不等于没有生活),写起作文,无从下笔,不是苦思冥想地搜索就是唉声叹气地摇头,有时半节课过去了竟挤不出一个字来——因为理不出头绪,灵感和聪明被破坏的情绪压抑了;一弊是由于没有心境又苦于不交作文不成,只好胡编乱造,东拼西凑几百字交差。这样的恶性循环,即使文章写了很多水平却不见提高。实际上学生不是没有生活,是没有找到打开材料库的钥匙。而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和文学有许多共通之处,特别是其广阔的情感空间和想象空间为人们的审美想象提供了一个自由驰骋的大天地,它几乎突破了一切时空的限制,可以让人的思绪自由飞翔,正像一把打开仓库的钥匙,能使大脑细胞兴奋起来、动起情来。那乐句那音符好象魔术师手中的金属棒,把大脑里贮存的即使是少的记忆和材料也能抖出来,供写作者选择、发挥、构思。这时如再加上教师的辅导和启发,学生完全可以写出流畅感人的文章来。应该说好的乐曲往往是写作的催产剂,它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激起热情,产生灵感,完成作文,并且还可以避免学生作文缺少灵性,走向无病呻吟,千篇一律的道路。

1.用音乐构思。

大家都说“作文难,构思尤难”,但利用音乐来构思作文,可以化难为易,还可使文章新颖,有深度,在平凡的题材中孕育新奇。

我校一教师上作文指导示范课时让学生写一篇表现亲情的文章,以感悟父母的关爱。在写作之前,他播放满文军的《懂你》,让同学们体味一下其中蕴含的深情。在时而低沉、时而亢奋、时而如泣如诉的旋律中,同学们神情由兴奋到若有所思,逐渐进入了歌曲所营造的意境。接着,他又播放了这首歌的MTV。画面上,九香在风雪中蹒跚地背柴;在孩子们熟睡后独自在灯下为他们缝补衣服;在孩子们吃完饭后添食他们的饭碗;在孩子们成年后孤独地站在铁轨边……这些再平常不过却蕴含着人间至情的细节,深深震撼着同学们的心灵。那催人泪下的歌曲在教室里回荡着,环视全班,不少同学已泪眼迷离,情难自已,都处在一种激动的氛围中。有的凝神思考,有的低首与同学交流,有的已奋笔疾书,大家都已进入了写作的最佳状态。

2.用歌词入文。

歌词,它语言凝练,感情强烈,多蕴含深刻的哲理。众多的作词者写出了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包罗万象的歌词。源于生活的歌词是生活的高度浓缩,如果能恰当地引入歌词,就能使作文新颖,富有哲理。我让学生课余多唱好的流行歌曲,多抄优美的歌词,让他们积累众多素材,并引导他们撷词入文,使学生的生活与作文紧紧结合在一起。如在演讲单元的一次测验作文中,要求学生从自己亲身经历中悟出一个道理。一个学生以《团结就是力量》为题,除了在开头引用歌词“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还在拔河的体会中引用《众人划桨渡大河》:“一双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使团结这一主题既形象又深刻。在写“朋友”、“亲情”、“青春”之类作文中,引用歌词更是常见。

3.用歌名、歌词拟题。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好的作文题目能使读者耳目一新,激发读者的兴趣。因而巧用歌名、歌词拟题也是屡试不爽的绝妙技巧。如在以“朋友”为话题的作文中,学生或以歌名直接做标题,如《牵手》《同桌的你》《友谊地久天长》《蝴蝶结》,或移花接木套用歌名、歌词为题,如《就这样被你征服》《一句话一辈子》《日记里从此有了你》《你是我心中永远的痛》等。这不但使学生对自拟题目能得心应手,而且大大增强了作文题目的新颖性和艺术性,给学生作文提供了一个亮丽的窗口。

三、用音乐来进行语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这毕竟是语文教学不是音乐教学,因而把音乐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来必须讲究一个适时、适情、适度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音乐的作用。

1.音乐要精选,要与主题密切相融。

一首乐曲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其基本倾向是具体而确定的,可有些课文大气磅礴,犹如长江大河;有些课文清新小巧,犹如泉水丁冬;有些课文细腻含蓄,犹如和风细雨。如果要使音乐所起的效果优化,乐曲的选择要十分讲究。不能仅仅满足于音乐与阅读材料的意境、情思相同或相近。教法国作家都德小说《最后一课》时,如用中国的二胡曲《江河水》为学生伴读,本意是要营造一种“悲愤”的情境,以此烘托文中主人公的沧桑之苦、亡国之恨、爱国之情,但效果并不理想。这是因为忽略了文与曲的民族性的谐调,形成了中西文化风格上的失衡,反而引起中学生阅读心理的不谐和。但改用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乐曲与教材就和谐统一了。此外,音乐有声乐和器乐之分。音乐伴读,一般不宜采用声乐作品。因歌词的出现对阅读诗句难免会产生干扰,反而会转移或分散读书人的注意力,所以用歌曲伴读不太合理。

2.音乐在课堂的使用要注重分寸。

音乐在融入语文课堂时,它并不是主角,语言文字仍然是主调,音乐只能做配角,而且这个配角决不可喧宾夺主。

3.音乐的注入要注重实效,严禁流于形式的喧嚣。

我们不能为了关注语文教学的精彩、追求课堂气氛的热闹而牵强附会用音乐,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使用。

“让音乐充满分分秒秒,将欢乐传遍四面八方”,这是某音乐台的广告语。在语文教学中,虽不必分分秒秒的充满音乐,但若能恰当及时的把音乐引入课堂,让优美的语文课文插上优美的音乐翅膀,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在愉悦中领悟,在享受中提高,定会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注入勃勃生机、平添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