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气氛李芝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如何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气氛李芝红

李芝红

关键词:课堂气氛;小学语文;营造

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能营造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能为教师顺利进行语文教学创造积极的条件,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探究知识,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思维等不断增益,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见仁见智,不少同仁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和看法。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小学语文课堂气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否融洽,决定着语文教学课堂气氛是否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是靠铁的纪律和挥动的教鞭指挥出来的,它依赖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依赖于教师角色的转变,依赖于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破除“师道尊严”,变强调学生尊重老师的单向要求为师生互敬的双向统筹,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变传统教学中的专制权威型为合作伙伴型关系。在语文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权利,努力创设民主氛围,实现民主对话、交流,呈现一种协商式、和风细雨式的良好师生关系氛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学生观,因学行教,要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激发学生,以饱满激情感染学生,以精湛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重塑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崇高形象。只有改善了语文教学中师生不和谐的关系,才能打开学生情感之门,形成良好心理氛围,调动其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也才能营造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气氛,实现语文教学改革目标。

二、激发学生兴趣,营造积极主动活跃的小学语文课堂气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直接动力。在语文教学中,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没有“兴趣”作保障,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出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气氛,才能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参与合作等学习方式的改变。

1.以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之火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教师的语文感悟,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就像是矿场中颗颗耀眼闪烁的珍珠,光彩夺目、让人喜爱。教学中讲故事、说典故、谈轶事、读美文,用丰富、新颖的内容吸引学生,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打动学生,把学生引入广阔的语文天地。每一堂课都精心设计,词句华美,色彩斑斓,妙语如珠,情真意切,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要生动形象,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还要讲究轻重缓急的节奏、丰富多彩的内容、抑扬顿挫的语调、富有美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配合适当的体态语言,以激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有声与无声的语言结合为主体语言,声情并茂,“一石激起千重浪”,波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感性共鸣,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沟通,引发学生的探求热情,使学生“感知”“求知”,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中,忘身于课文所展示的情景。相反,教师总是总结“一二三”式的方法,学生听得太多,投下去的石头也就不会产生多大的涟漪。

2.以丰富的想象激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作品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作品未经阅读前,只是向读者提供了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间匿藏着许多值得思考的“空白”,有待于读者发现、填补与阐析。而这些“空白”的填补正是读者阅读活动中不可或缺、被激活了的思维元素,从而架起沟通作者与读者情感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理解,逐步深入,进而尝到成功的快感,内化为自觉地行为。此时被激活的思维填补了一个个“空白”。

3.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在辅助教学的活动中,通过图像、声音、动画、游戏等形式,给学生直观形象、生动新鲜的视听感受,对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学生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恰当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创设情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启学生兴趣阀门,诱发学习兴趣,促进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

三、民主的评价方式,营造展示自我的小学语文课堂气氛

学生都渴望成功,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评价不是教学目的,而是教育学生积极向上的手段。评价的结果应有利于学生自信心和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教师不恰当的评价,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或抵触情绪,不利于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因此,要使评价发挥应有的教育作用,引起学生的良好反响,就应注意:

1.让学生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接受评价

教是为了学,学是为了学会,学会是为了会学。学生的准备过程实际就是学——学会——会学过程。如:在检查“复述课文”时,要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可事先让他们把课文关键词、句准备好;回答时,允许他们看这些“纲要”,这样,学生就胸有成竹,良好的心理状态更能使他们发挥出水平。

2.评价标准要多样化、层次化

传统的评价标准是由教师制定,以教师的理解为主体,事实上,世界是多样化的,学生的语言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唯一标准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也违背了辨证法。一定程度上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的情况来评价自己或同伴的学习,体现出评价标准的多样化、层次化,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这种多样化、层次化的评价标准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民主氛围。他们会在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中矫正自我行为,从而最终达到会学的教学目标。

总之,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努力的工作方向。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城郊中心小学74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