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增加收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定位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关于农民增加收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定位思考

王艳丽

(山东省巨野县麒麟镇人民政府,山东菏泽274937)

摘要:结合当前的农民增加收入的发展情况,结合自身的农村工作经验,提出了农民增加收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定位相关问题,明确了农民增加收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途径,最后,其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

关键词:农民问题;农民增加收入;小康社会;三农问题

1.农民增加收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如果不能实现农民的小康生活,则难以实现全社会的小康要求,如果不能实现农村的社会进步,也肯定难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求[1]。

农民的收入则是其生活水平的直接标志。通过对于农民收入的增减负担直接反映出农村、农业工作的开展情况。当前,我国的农民已经不再为温饱问题发愁,但是,部分农民的收入水平依然比较低下,粮食主产区农民收人增长还远远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这样的情况下,部分纯农产收入呈现出直线下降的趋势,造成地区差距拉大,从而造成逐步扩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在这样背景下,往往则是将农民收入视为重要目标,以便全面有效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能有效提升农民收人增长形势缓慢的速度。

农民收入体现出社会稳定以及繁荣发展的物质基础,农民则是农产品、粮食生产的主要供给者。如果在实际的生活中,不能有效提升农民收入,则会造成他们的积极性大受影响,这样不利于实现粮食安全以及农产品供给的实现。由于农民增收减少,一方面会造成农民生活改善非常困难,另外,还会造成农民的再生产投入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有效提升粮食主产区农民的收入,能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有效提升农业经济的发展,全面保护粮食生产能力。所以,只有去方位落实好提升主产区农民收入,才能有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全面实现粮食的生产能力的提升。足够重视种粮农民的增收问题,才是农民工作的重点内容,全面实现高丰产区粮食生产能力的稳步提升,才能进一步控制住全国粮食的大局,落实好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全面重视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增收问题,并能结合实际情况出发,落实好粮食生产能力的提升,通过有效措施来提升种粮农民的收入。

2.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

从中央文件精神,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增加收入则是关系和谐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事项。如果能有效全面实现农民收入的提升,则意味则能有效解决农业基础地位的核心问题。在此过程中,如果能有效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提升,全方位保障农业基础性地位,这就应该有效实现农民的收入的有效增加。通过农民收入的增加,一方面能有利于发挥农业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也对于全面的宏观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农村经济对于国民经济往往是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根据相关中央精神,从经济增长点的角度来看,不断进行国内市场的开拓以及积极扩大内需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诚然,只有全方位保证农民收入的提升,实现农民购买力的加强,充分重视农村这块大蛋糕,我们才能有效实现扩大内需的方针[2]。反之,当农民收入很低,严重制约着农民的购买力,这样自然难以打开农村市场,也不利于打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再者,从农民收入来看,大部分则是属于生活性消费和生产性支出,这部分则是GDP的重要组成内容。结合边际消费倾向一定来看,农民收入水平的动态化行为则会造成勇于生产、消费的支出水平的变动,使得GDP总量以及增长速度受到影响。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农民纯收入、农民最终消费和GDP往往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3.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途径

在当前和谐社会稳定发展的要求下,我们应该坚定不移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农民收入水平则能直接地体现出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也从另一角度反映了农村社会进步的基础以及条件。当前,影响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进步的主要因素比较多,但往往贫困问题集中在首位。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再加上整体的社会发育程度非常低、基础设施差以及生产力落后,正是由于贫穷而存在着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盲、半文盲的比例非常高。正是由于上述的贫困搜造成的涉及到场、水源、森林、土地等资源的争夺纠纷日益增多,这些也都是成为了敌对势力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的不利之处。所以,应该从各方面来重视如何有效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全面构建和谐社会[3]。

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农村也是重点和难点所在。如果没有农村的小康自然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这样也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小康目标的实现。在农村实现小康的过程中,主要就是要保障农民增加收入,这也是关系到全面构建小康社会的关键。具体来说,则应该构建现代化农业,全力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民收入的有效增加。其中,“三农”问题不仅涉及到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其还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其也直接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发展。在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则是核心所在,也是提升农村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途径。

4.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

考虑到我国农村人口的实际情况,存在着人口基数比较大,农民是否能安居乐业直接影响到中国社会的稳定发展,也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情况。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农民增加收入不仅仅表现为经济问题,更为重要则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我们从历史长河中可以吸取宝贵的经验,经济问题可以转化为政治问题,所以,我们在中国的农民问题上切忌粗心大意的情况发生。我国是正在建设中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所以,我们的科学发展观则是以人为本,应该将人民视为我们的衣食父母。在农村工作中,应该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全方位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比如,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有效开发农村旅游文化产业,不断进行深度优化以及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积极鼓励农村兴农办,不断重视科技在农村的应用,积极培育新型农民。所以,为了保障农民的钱袋子尽快鼓起来,应该重视农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这则是农村的重大的政治问题,这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的核心问题,其体现在全国的重大政体问题方面。

参考文献

[1]王文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瓶颈分析及对策建议[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年3期.

[2]岳永兵,刘向敏.增加农民住房财产性收入途径探讨——基于宅基地制度改革视角[J].农村金融研究,2019年6期.

[3]李清娥.四川农村金融发展对增加农民财产收入的支持路径[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