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进程中的执政党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社会转型进程中的执政党建设

崔潇

崔潇

基于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对处于社会转型与现代国家建设进程中的中国社会而言,执政党建设在国家建设的整体格局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社会转型进程中的执政党建设,我们既需要在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把握中国执政党建设的历史方位与基本趋向,也需要在现代国家建设的视野中观照中国执政党建设的战略选择!

一、现代化与政治发展:执政党建设与国家建设的战略性互动

现代化作为一种整体性与结构性的社会发展过程,深刻地改变了人类政治生活的基本图景!现代化对政治发展的要求不仅表现在国家组织动员能力的跃升,更体现在通过制度理性能力的改善以协调和整合利益大分化时代日趋激烈的社会矛盾和政治冲突,以制度化的管道健全社会的利益表达和利益整合机制,有效疏导社会不满情绪!作为现代政治的基本标志,政党是治理国家不可缺少的工具。政党与政党制度是利益协调与政治整合的核心组织载体和关键性的制度设置!近代人类政治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强势政党的存在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秩序长期维系的首要条件!强势政党意味着政党组织是一个富有内聚力和组织力的政党,政党凭借自身强大的组织力量和行政资源的垄断体系自上而下地控制各级政府机构和官僚,甚至军队系统,同时依托组织建设和组织网络渗透的途径,持续地推进基层社会的组织化和制度化,进而建立一个新的秩序井然的党治政权,为社会的平稳转型和国家建设提供一个相对稳固而强大的主导性力量。

中国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资源贫乏型的赶超型现代化迫切需要强势的公共权威有效地动员和集中分散的社会资源,为现代化发展提供必需的资源基础和基于的制度框架!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社会结构基本国情和现代化的内在逻辑都决定了国家建设对有效政党的需求是内在的!因此,中国共产党长期承担了推动现代化进程直接治理社会和确保社会平稳转型的重大历史使命!年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正是基于其超强的权威合法性与组织渗透能力,成为直接治理社会和推动现代化进程的主导力量!邓小平指出: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个具有高度觉悟性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成的能够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能设想的,那就只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我们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统一,都要党的领导!

二、市场化与社会转型: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新背景与新挑战

中国市场化改革所撬动的整体性和结构性的社会转型与制度变革,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事件!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利益格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乃至思维模式均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价值观念、规范体系、权力结构利益格局还没有最终定型,社会转型期的执政党建设面临着空前的挑战!

(一)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与资源掌控困境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几乎垄断着全部重要的社会资源,党是绝大多数社会资源的直接控制者!也正是借助再分配体制和资源垄断体系,中国共产党巩固了新生政权的经济和社会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执政党通过确认人的利益主体地位,为中国社会的有效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撑和活力源泉!在经济领域,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体系中逐步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以市场和社会为本位的资源配置体系逐步形成!执政党的基层组织尤其感到工作经费的刚性匮乏,在党员群众中的组织动员能力和政治号召能力明显下降!社会成员被赋予进行实业和资本投资的自主权,农民开始摆脱土地的束缚而自由流动起来,流动中的社会对传统社会调控模式提出了日益严峻的挑战!同时,社会资源的占有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资本、管理等生产要素与劳动一起成为分配社会价值的基本要素!人们的收入来源日益多样化,除按劳分配外,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对股息$红利等资本性收益的确认,由过去单一的劳动收入转变为资本收入、经营收入、劳动收入与非法牟利收入并存的多元化格局!

(二)社会结构的多样化与社会整合困境

中国社会转型最重要的后果,就是整个社会的日益多样化!主要表现为体制的多样化。中国的体制转型首先是从原有体制之外或者体制的边缘地带开始的,大量的社会资源和活动空间在单位体制之外被创造出来!各种两新组织对于国家体制的依赖性已经大大减弱,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游离于传统的国家体制和单位体制之外,中国正在形成单位体制社区体制两个生活空间!随着"社会人#的规模越来越大,其内部的构成成分也日益复杂化!如何把这部分游离于传统体制之外的社会群体整合进治理体系之中,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强化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课题。利益结构的多元化,随着中国社会转型进程的逐步推进,社会利益多元化的趋势日益彰显,不同部门不同单位和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利益目标日益独立,利益边界逐渐明晰化!

人类历史上的任何重大变革与社会转型,都需要一种具有深厚社会基础的主导性政治力量来支撑,并借助其强大的政治影响力有效化解各种转型危机!近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实践鲜活地验证了一个基本道理:实现超大规模社会的平稳转型,非常需要一个能够稳定社会结构的主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这种结构性的主导力量是历史选择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执政党直接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格局得以延续,在确保核心制度长期延续的前提条件下,执政党建设的核心主线是推动自身的适应性调整,在根本制度的边缘与外围地带不断推进各种体制变革与制度创新!执政党围绕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两大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基础,以组织建设为核心,为实现平稳的制度转型提供有效的价值支撑组织基础与制度保障,构建执政党建设和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战略性良性互动格局,是社会转型进程中的执政党建设必须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

作者简介:崔潇(1992-09-21),女,河南焦作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研究方向:中国共产党与现代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