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王惠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浅谈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王惠英

王惠英

王惠英(四川省宜宾县观音镇中心幼儿园四川宜宾644600)

摘要:自信心是人个性和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时期培养人的自信心最为关键的阶段,所以幼儿教师应重视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工作。尤其近年来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高度关注幼儿教育且投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其中培养幼儿自信心就是内容之一,也借助自信心提高幼儿学习效率和教学成果。对此,本文则从开展丰富多彩的幼儿活动、建立平等幼儿教育观念以及善于正面评价赞美幼儿等分析幼儿教育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途径,望给予幼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幼儿;自信心;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8)07-0021-01

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很多幼儿教师都忽略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甚至潜意识认为幼儿的自信心是后天逐渐形成,无需刻意培养,正是因为这种思想观念导致很多幼儿在成长中没有得到教师的鼓励和家长的肯定,出现越来越严重的孤立情况,其心理也处于薄弱边缘,不利于健康成长,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自信心对幼儿个人成长以及教育效果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开展丰富多彩幼儿活动,营造轻松自在的氛围

对于年龄小的幼儿阶段,自信心培养还需要从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之中进行慢慢的培养,促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通过和其他幼儿沟通交流,不断的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年龄发展特征设计小游戏,也可利用每日户外活动开展和幼儿兴趣相符的趣味活动。还可以小组的形式以积分的形式鼓励幼儿参与活动。由此一来,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能充分感受到团队合作精神和重要性,充分发挥个人才智为团队增添光彩和肯定自身在团队中的价值,从而提升自信心。例如幼儿可以在晴朗天气带领幼儿前往室外活动,开展送信或四人五腿等小游戏,让幼儿在参与集体活动中发现存在的不足并感受自己可以为团队做出的贡献。甚至幼儿园还可开展亲子运动会,通过家长和幼儿相互合作,从活动中让幼儿明确付出是收获的前提,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幼儿教师还应为幼儿营造轻松自在氛围,全身心投入教学活动中,获取知识的同时提升自信。

二、尊重幼儿,相信幼儿

成人对幼儿的评价、态度直接影响着幼儿对自己的看大,因此,当教师对幼儿进行评价时,切不可随意说。要知道,教师在幼儿的心目中是最权威的人,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对幼儿来说至关重要,对于那些敏感的幼儿,一句“你真笨”可能导致成他终生的自卑。教师的评价应针对事情的本身,而不应该指向幼儿的人格。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差,他们是通过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来认识自己的。只要承认认为他能行,幼儿就自然会产生自信。因此,教师要相信,每个幼儿都有一颗向上的心,这样才能在教育幼儿时,持积极的心态,去支持、鼓励幼儿,从而使幼儿在活动之中始终都能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充满自信。

三、正确引领幼儿,增强自信

(一)培养幼儿的自信心,首先要让幼儿经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因为,人们绝大多数的自我信念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成功与失败、屈辱与荣耀,特别是童年时的经验而不自觉地形成的。但是,幼儿由于遗传和家庭的因素,在体质、能力性格等方面各不相同,对成功的体验也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教师在各项教育活动中要兼顾不同层次幼儿的水平,使每个幼儿在学习和游戏中都能找到施展“才能”的机会,以增强自信。

(二)多给鼓励,放手培养

成人积极的态度对幼儿影响很大,“喜欢称赞”是幼儿期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因此,无论又饿做什么事,教师都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行和成功,给予赞赏与鼓励,使他们积累成功的情感体验。当然,这里所说的鼓励也包括接纳幼儿的失败与不足。只要幼儿做了努力,就要给予肯定和支持,多说些:“这次没做好,下次再试试,一定会做好的”之类的话。不要看到失败与不足就一味批评,学会先鼓励再指出缺憾。可以这样说:“挺好,不错,你看要是那样是不是会更好呢?“用这种征求意见的口吻,使幼儿不至产生挫败感与厌烦心理,而是积极主动进行改进,不断完善,最终获得成功体验。教师在活动中应多处于指导者的身份,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教师要做的只是观察、适时指导、鼓励与赞扬。

四、善于正面评价赞美幼儿,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关研究指出,教育是深思熟虑、关怀备至以及小心翼翼触及学生心灵,唯有付出耐心和细心才能让学生感到幸福,获取知识。大部分幼儿都需要教师的赞美,可以说赞美是教师对幼儿学习成果的肯定,也是调动幼儿参与学习的催化剂。当幼儿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后,可给予对方适当的赞美,从而鼓励幼儿继续探究知识,那么幼儿会感到满足,不仅会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更能在未来学习中虚心接受他人提出的意见并逐渐完善自己的愿望,增强幼儿自信心。此外教师是幼儿自信心创造者和引导者,如果没有在教育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幼儿提升自信心,那么就无法真正促使幼儿从学习中感受兴趣。在此过程中幼儿健康成长是有利于教师增加幸福感的因素,通过在课堂上调动幼儿学习兴趣使其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张扬个性,必然会提高教师成就感。幼儿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认可和肯定以及尊敬和爱戴也能增加教师幸福,从而自身也会提升学习自信心。总之,自信心是幼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需要幼儿教师给予高度重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善于观察幼儿实时反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幼儿活动,营造轻松自在的氛围,建立平等幼儿教育观念,善于正面评价赞美幼儿,促使幼儿树立自信心,进一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总之,幼儿教育中信心的培养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能够培养幼儿积极乐观,使幼儿能够对未知的世界充满探索,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会积极想办法解决。因此,幼儿教育应该重视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肯定幼儿的行为,鼓励幼儿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黄阿珍.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J】.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13(1X)

【2】张雪秦.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5(4)

【3】周琴.幼儿教育中孩子自信心的培养【J】.读写算:教师版,20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