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教学与传统带教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对比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临床路径教学与传统带教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对比与分析

田荣汤大江

田荣汤大江(遂宁市中医院四川遂宁629000)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8-0036-02

【摘要】目的对比临床路径教学法与传统带教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外科实习的8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将80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带教法进行护理教学;观察组护生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施教,两组护生经过3个月的临床护理实习后,比较其各项考核结果,综合评价两种教学法的效果。结果经过三个月的实习带教后,观察组护生的综合技能考核成绩较对照组护生均明显高,P值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法是一种按照循证医学为依据的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教学法的随意性,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床路径教学法传统带教外科护理教学教学质量循证医学

临床路径是一种标准化的医疗管理方法,该方法应用到医疗管理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效降低了医疗风险、稳定了医疗质量、降低了医疗成本[1]。随着这一医疗管理方法在我国的试点运行,很多医院,在临床教学中,引入了这一概念,通过不断演变,发展成现今的临床路径教学法。临床路径教学法明确了教学的方向及目标,使实习生的临床教学按照标准化的模式进行,同时把循证医学知识贯穿到教学当中去,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又鼓励了学生自觉并勇于探索,按照既定内容逐项实习,大大降低了临床实习的随意性、随机性,对培养全面的临床医疗人才有重要意义。外科护理是一个涉及内容非常广的专业,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系统性差,随意性大,且实习内容和当时的临床状况有直接关系,使得不同的实习时间、不同带教护士所培养出来的护生,掌握技能的内容及水平参差不齐,难以适应临床外科复杂多变的护理工作[2]。我们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对40名外科实习护生施教,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012年3月至2012年7月,来我院外科实习的护生共100名,按照自愿参与该研究的原则,我们选取其中的80位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19.5岁,实习前综合技能考评平均分为73.5±11.5分。将80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人,使两组护生在年龄、综合技能水平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2.方法

所有护生实习前均对其进行综合技能测试,实习三个月后再次测试。对照组护生按照传统的护士跟班带教的方式进行教学,观察组护生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施教,方法如下:

(1)临床路径教学方案的制定:由外科医生及各级护理管理人员、资深护士,依循证医学知识共同制定外科实习护生临床路径教学方案。以时间为横轴,教学内容为纵轴,以表格形式制定外科实习护生的教学方案。方案包括如下教学内容:①掌握院内外、科相关规章管理制度、外科护理程序。②掌握33项基础护理的操作程序及其禁忌症、注意事项、质量控制标准等;掌握麻醉术前、术后护理常规,外科常见病的术前、术后护理常规。③掌握外科专科护理操作流程及其禁忌症、注意事项、质量控制标准等。④掌握特殊化验样本的采集方法及其注意事项。⑤掌握至少50种外科常用药物与特殊药物的适应症、禁忌证、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⑥熟悉值班职责、急救仪器使用方法。⑦掌握外科护理文件书写[3]。⑧掌握输血查对制度。⑨掌握外科各种管道护理。

(2)临床路径教学实施:按照所制定的临床路径教学方案,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项目的实习内容。每一个操作类实习项目先由带教护士示范操作,再由护生自行操作,带教护士评价操作的质量,带教护士判定操作合格,且护生对该项操作也无疑问时,该项操作实习可通过,护生和带教护士在教学方案上签字。理论项目的实习,按照方案每周进行一次该周实习内容理论知识的考核。带教护生能作到有理有据,免除护患纠纷。

(3)传统教学模式实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实习生实习计划为主进行教学,教学目的强调对现有知识的牢固掌握和应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少主动思考,当然也就很少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教学内容或顺序随意性强,带教方式或方法不统一,缺乏循证医学概念,护理操作中容易引起不良事故产生。

3.考核成绩标准

实习前及实习结束后,对护生进行综合技能考核,考核分值分布:理论30%、操作40%、应用30%。

4.统计学处理

对文章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将两组护生实习前后的综合技能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结果见附表。从附表可以看出,两组护生通过三个月实习后,综合技能成绩均有显著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护生成绩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生,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附表两组护生实习前后的综合技能考核成绩

三、讨论

传统护理类临床教学方法一般是实习护生跟着带教老师进行实习,在临床工作中,带教老师遇到什么样的临床情况,并不固定,因此,整个教学内容存在较大的随机性和随意性,加之不同带教护士对各项操作或者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导致不同护生对同一单元的操作或者理论都存在不同的理解,较难适应现今正在试行的临床路径医疗管理制度。且带教护士本身工作比较繁忙,较难系统的来考虑所带教的实习护生的教学内容。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方案进行护理教学,较好的避免了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4]。临床路径教方案的制定,由院内外科医生及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和资深护理人员按照循证医学理论共同讨论制定,而循证医学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学习方法,是一种新的临床医学教育观,其实质是一种新式高效的终身学习的临床教育模式。循证医学以问题为先导,循证、评价、决策的思维方式与近年推崇的以问题为中心,启发式理论教学,创新设计型实验教学等现代医学教育思想相吻合[5]。所以集中了他们多年积累的外科护理经验,使这些资源得到很好的利用,带教的实习护士按照该路径实施即可,避免了因带教护士水平或者技能差异导致的教学质量差异。实习护生在实习前就得到了外科实习的教学方案,对自己的实习任务、时间安排、考核标准等有了系统的认识,增强了实习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整个临床路径教学实施过程中,带教护士和护生之间对每项实习内容完成后,无异议均需签字确认,整个方案未实施完,实习任务就未完成,这样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严谨性,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因为临床状况的不同而导致的教学内容不同的随机性,同时,避免带教老师遗漏教学内容[6]。该教学方法不但提高了实习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使施教护士的技能得以提高,因为临床路径教学方案集中了其它资深外科护理人员的护理经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优秀经验的理解,不断提升带教护士自身的护理水平。本组研究显示,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对外科实习护生施教,护生的综合技能水平较传统的教学法明显高。且护生全面掌握了外科护理的内容,为临床路径医疗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传英.临床路径概论[J].上海护理,2005,5(1):72.74.

[2]郑文娴,樊新,胡静,等.临床路径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6):862.863.

[3]黄碧秋,周艳琼.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教学的效果评价[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6):1398.

[4]师文,李红,陈丽嫒,等.临床路径教学与传统教学在手术室带教中的效果比较[J].现代护理,2006,12'311):1073.1074.

[5]魏有东,谢鹏.利用Meta分析,提高临床医疗、教学、科研水平[J].医学教育探索,2003,2:40.

[6]周叔霖,陶琼,刘荷香.临床路径在手术室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08,6: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