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对女性受压迫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对女性受压迫的分析

王淑娟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省无锡市)

摘要: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对女性受压迫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由此衍生出两种不同的理论。其一是双重制度理论,这一理论包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和对父权制的分析。另一种是统一理论,统一理论是基于性别而非阶级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分析,这一理论主要有以艾里斯•扬为代表的性别分工分析和以贾格尔为代表的异化分析。两种理论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但也有其局限性。

关键词: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双重制;统一制

长期以来,关于女性受压迫的探讨都一直存在着。20世纪60年代以来,女权主义运动风起云涌,社会主义女权主义作为女权主义运动中产生的流派也对女性受压迫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作出了自己的回答。而在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理论中,大体又可分为两类:双重制和统一制理论。

一、双重制理论

双重制理论认为妇女受压迫是基于两种制度——父权制和资本主义制度。虽然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制度密切相关,但两者仍存在本质区别,是实质不同的社会关系和一系列实质不同的利益关系。由此,要想对女性受压迫有全面的理解,就必须把父权制和资本主义当做独立的现象进行分析,然后把二者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因此,双重制包括对资本主义制度和对父权制的分析。

(一)双重制中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

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女性受压迫的根源来自于私有财产这一经济秩序的社会组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统治阶级利用掌握的权利对被统治阶级进行统治。但是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者也指出传统马克思主义对于女性受压迫的分析是“性别盲”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无论用什么形式来分析问题,都是通过女性与生产的联系来解释。换言之,马克思主义是将女性问题作为阶级问题的一部分,将女性受压迫理解为阶级压迫的另一个方面。从这个角度讲,马克思主义忽视性别没有什么错,但是当这样来分析女性受压迫问题时,这个问题就被误解了。因此双重制观点就认为女性受压迫是资本主义和父权制长期相互影响的结果。

(二)双重制中对父权制的分析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概念是不足以解释女性受压迫的状况的。因为首先并不是所有的妇女都是工人,其次妇女不仅受到统治阶级的压迫,而且也受到男人作为一个群体的压迫。社会主义的女权主义认为,“如果我们既要理解妇女与男人的关系也要理解工人与资本的关系,那么一种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分析需要用一种女权主义的父权制分析来加以补充”。哈特曼把父权制定义为“一套男性间的社会关系”。在这种社会关系中,不同阶级和不同种族的男性都可以实现对女性的统治,甚至于联合起来维持这种统治。在父权制的阶层之中,也因为男性之间的团结,他们建造了一个系统化的整体,使女性处于从属地位。

(三)双重制的理论价值及局限性

双重制综合了马克思主义和女权主义两者的优势,对于探寻女性受压迫的根源,扩大了搜寻范围。但这种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对于女性受压迫范围的分析上上,它假设所有的女性都受到双重压迫,但实际上这种双重的压迫恐怕只适合于工人阶级女性。其次,将资本主义分析和父权制分析区别开来,某种程度上就是将资本主义统治的公共领域和父权制统治的私人领域区别开来,这与社会主义女权主义作为一种女权主义本来应该是打破这种区分的目标相矛盾.

二、统一理论

在双重制中,它的资本主义分析和父权制分析是相互独立的,中间存在着断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者提出了“统一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父权制,它基于性别而非阶级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分析。统一理论的代表有:以艾里斯•杨为代表的劳动性别分工理论和以以阿莉森•贾格尔为代表的女性异化理论。

(一)性别分工理论

艾里斯•扬是性别分工理论的代表学者。扬认为传统马克思主义把阶级概念作为分析女性受压迫的核心范畴是远不够的。解决之道就是把性别和阶级结合起来整合成一个理论框架。而理论框架的核心范畴就是性别分工。关于“性别分工”这个术语,一般指基于性的基础上对男性和女性进行不同的社会任务的分配。一般来说,分配给女性的首要职责是家务劳动和养育子女等任务,而分配给男性的首要职责则是政治、经济等社会性的工作。女性主义认为,“性别分工”可以从总体上描述女性受压迫的状况,可以对女性的处境进行具体分析。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使用性别分工理论分析妇女在社会结构中的的从属地位是如何产生并维持的。

(二)异化理论

贾格尔是女性异化理论的代表性学者。贾格尔认为“异化概念可以为系统分析当代社会女性所受压迫提供一个比阶级分析更恰当的理论框架”。在贾格尔看来,传统的异化概念是一种劳动异化,主要针对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工人,它是是缺乏性别分析的。因此,一些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者试图扩展马克思主义的异化概念,把它应用于所有的妇女以及她们生活的所有方面。这些方面包括性异化、母性职能异化、女性精神智力异化等等。通过这种分析,社会主义女权主义把异化概念从生产领域扩展到了家庭领域。

(三)统一理论的理论价值及局限性

虽然统一理论相比双重制度理论对妇女所受压迫提供了更加一致的解释,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解释不存在问题。凯瑟琳•麦金农就认为统一制理论“这种综合仅仅使女性主义的主要观点,并入一种基本上没有改变的马克思式的分析中”。因此统一理论仍然面临各种问题。首先,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者极力回避资本主义和父权制的主次问题。其次,性别分工理论本质上是把“女性问题”简化为了“工人问题”,这就把女性问题简单化了。而异化理论认为要消解女性异化则要进入社会生产领域并实现家务劳动的社会化,但这样就使女性问题的解决复杂化了,使之成为无法实现的“乌托邦”。第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者并不能代表所有女性的立场。因为社会主义的女权主义的倡导者几乎都是中产阶级的白人妇女。她们的立场和主张与其他妇女例如底层群体的妇女等的女性经验肯定是不同的。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的女权主义理论并没有反映出妇女之间的差异。

参考文献

[1]RosemarieTong,FeministThought,Colorado:WestviewPress,1989,p180.

[2]海蒂•哈特曼,“马克思主义与女权主义的不幸婚姻:朝向更有进步意义的联合”,载詹妮特•克莱妮编著,李燕译校,《女权主义哲学—问题,理论和应用》,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第576页

[3][美]阿莉森•贾格尔.女权主义政治与人的本质[M].孟鑫译.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452页.

[4][美]凯瑟琳•A•麦金农:《迈向女性主义的国家理论》,曲广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5]RosemarieTong,FeministThought,Colorado:WestviewPress,1989,p180.

[6]海蒂•哈特曼,“马克思主义与女权主义的不幸婚姻:朝向更有进步意义的联合”,载詹妮特•克莱妮编著李燕译校,《女权主义哲学—问题,理论和应用》,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第576页.

作者简介:王淑娟(1994.10-),女,安徽歙县人,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