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教学中临摹训练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2

浅谈美术教学中临摹训练的作用

史明东

河北省保定市雄县中学史明东071800

摘要近几年,随着全国高等美术院校的扩招,吸引了大量的中学生投入到美术专业的学习。许多学校根据部分高中生的素质情况和特长爱好,在高二阶段增设了美术特长班。由于大多数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专业技能贫乏,加上学习时间少,教师以临摹作为一种训练方式,从范画的选择、读画的程度、临摹的方式、作画的态度以及评画的语言等方面入手,不断丰富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并将所临摹学习的各种技法运用到实际写生、创作中去。

关键词临摹范画读画评画

近几年,随着全国高等美术院校的扩招,吸引了大量的中学生投入到美术专业的学习中。同时,很多学校根据部分高中生的素质情况和特长爱好,在高二阶段增设了美术特长班。由于大多数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专业基础很低,加上学习时间少,所以,造成专业基础不能熟练运用,每一个知识点可能要练习很多次才能领悟理解。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较高的技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作为一名多年任教高考美术的教师,不光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还要将自己的知识有系统的教给学生,让他们学好,学透,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由过去单独辅导,改变成现在的单独辅导加讲大堂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上来。在对学生进行辅导方面,也尝试过很多的教学方法,我认为临摹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它能快速地提高学生的绘画基本技能,从而让他们的绘画水平向前迈进一大步。我国古代的传统绘画教学最重视临摹,学习前人是入门的最佳手段和途径。下面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初浅的体会。

1、范画的选择要“精”

俗话说“眼高才能手高”。美术教师为了快速提高美术考生的绘画技能和眼界,需要有大量的优秀范画让学生临摹,我的个人经验也说明了临摹好画、学习前人是最快捷有效的方法。用功多画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正确的训练方法,然后再去用功,这样才是有效的。如果方法不对的话,用功太多等于巩固“错误”,越走越远,非但不会进步,反而会养成难改的坏习惯。

1)要选择一些质量好的大师的作品,学大师。学大师就是取上法,对大师的作品对临、默写。在临的过程中揣摩大师作品的画面构图、结构的穿插及细节的处理,达到学而能用的目的。这也是临摹的最终目的。

2)要选择能准确表现结构关系的作品。因为这类作品能抓住结构的本质要素。有些初学者更愿意选择一些表面色彩华丽或风格独特的作品为范画,这往往容易被飞扬的笔触所吸引,而忽略了作品中真正要临摹的东西。

3)还可以临摹一些上几届优秀生的优秀范画。从这些范画中,学生能分析出具体的表现技法和概括手段,有利于学习他人的用笔和细节的表现,对画面的处理甚至败笔也能一目了然。

4)要选择适合自己画法。临摹的目的是为了写生,要避免临摹时一种画法,自己写生时又是一种画法。当然,如果一些学生临摹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画法,或有目的地学习尝试某种画法,在教师的指导下,都是可以的。

2、读画的程度要“透”

在学习美术的最初阶段,很多学生可能进行过写生练习,还有的也临摹过书上的范画,但因为没有教师的指点或充分的领悟,往往临摹不得法,效果也很不理想。我认为读画就像读文章,要琢磨透作品中所说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到底怎样读,读什么?总结多年来的经验,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读“构图”。在临摹前,仔细观察原画的构图,利用比例、参照物等多种方法把构图找准。

第二是读“形准”。临每一幅画都要临摹的像,也就是说造型要准。这是咱们练习绘画的一项基本要求。它也是按照比例、透视去找形。

第三是读“结构”。初学者画画往往是画模特表面,画面画出来肤浅,不结实,换句话说就是没有骨头、肉。

读画的方式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临画前读画,或写生前读画,这是在临摹前,脑海中有个大概印象,看整体,看大关系。

2)临摹中读画,把细节读透,如果眼睛看不出来,那么,局部是画不精彩的。

3)作品完成前读画,再回到整体、大关系上来。

4)随时随地读,将优秀的范画张贴在墙上,随时随地看两眼,有时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得到新的启发。。

3、临摹的方式要“活”

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会面临许多问题和难点,要解决这些问题和难点,除了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还要通过临摹范画的办法直接感受、体验范画中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以及形式技巧。在临摹时要注重方式的多样性,具体而言,应注重四结合:

1)临摹与写生相结合:学生的临摹是为了解决写生中的疑惑和不足之处,不能以临摹代替写生。否则,会造成学生不照着别人的作品就画不出来。临摹一定要遵循写生——临摹——在写生——在临摹——熟练写生的规律。

2)对临与背临相结合:对临就是将临摹品放置在一旁,让学生对表现手法、形式、构图等完全照实绘制,临得越像越好。背临则是放下临摹品,凭记忆背着默画出来,然后再与范画对照,进行修正。重在研究造型的规律和结构的认知,完美地表现造型中的各种具体因素以及整体与局部、虚与实之间的关系。

3)长期练习与短期练习相结合:临摹不是复制,为研究物体及物体之间的大比例、大明暗、大关系,我们通常进行短期练习,时间一般控制在1小时左右,比如头像明暗调子练习;但初学者不能总是停留在大关系和大效果上,要继续提高,要学会深入,必须进行长期练习,时间一般6小时以上,对画面形体结构、虚实表现手法、整体与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

4)整体临摹与分解临摹相结合:在学生临摹整体对象的过程中,教师可安排学生对临摹对象的各部分进行临摹的教学方法。其作用是让学生了解整体与局部关系,降低临摹难度,消除学生临摹的畏惧感,达到化难为易的教学效果。

4、作画的态度要“诚”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在作画时,有些学生认为“不像不要紧,只要说的过去就行了”。笔者以为此种态度不可助长,长此以往,必将降低学生的观察能力,削弱艺术的感受力。

美术高考考查学生的目的就是绘画基本功如何。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对待临摹品,对范画中的某些重要精彩部位,要一丝不苟,尽量接近原作。对范画的某些次要部位不要求一模一样,只要抓住大体的体积和明暗关系。作画时一定要真诚,要有坚韧的意志和高度集中的精神,这样才能与范画的创作者产生共鸣,了解到他们是如何观察物体,画面是如何安排的。

当然,临摹只是绘画的一种辅助方法,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目的是学习先辈大师们的绘画方法和技巧,而不是复制他们的画。也就是说,我们在学习绘画阶段,能更多更好的掌握前人所创造的艺术成果,得到更多的营养,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并将所临摹学习的各种技法运用到实际写生、创作中去。我们相信,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高等美术院校的大门永远向着勤奋努力的学生们敞开。

参考文献:

1、于小冬《于小冬讲速写》福建美术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2、邵伟尧《素描基础训练》广西美术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3、高柏年刑小刚《色彩静物教学临摹范本》知识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