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优化研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优化研究分析

陈妹殷胜颖洪思佳朱彦赵埔寅

陈妹殷胜颖洪思佳朱彦赵埔寅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吉林省长春市130012)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讲述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宏观及微观问题以及针对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措施,进而引出长白山地区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两者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时也详细分析了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有关于网络品牌建设以及生态系统分析优化等方面战略措施,最后谈到了2017年的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趋势。

关键词:长白山、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优化方案

前言

在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和倡导“互联网+”的社会背景下,“互联网+农业”的新模式不断创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农业”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4年被正式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起,连续4年被强调。政府明确了支持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政策,同时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进行互联网下沉,深入推进农产品电商的全面发展,切实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问题。面对如此利好的政治、经济环境,积极开展农产品的全面网络布局成为了各大企业争相抢夺的一块大蛋糕。

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潜力巨大,一旦布局成功,不但解决了农产品面临的销售难,利润低等问题,而且能够利用自身的技术,将农业的生产技术、经营理念、管理理念进行翻天覆地改变,抢先争得一块肥肉。然而,农业作为中国的传统行业,甚至是发家行业,其以前的发展模式根深蒂固,要想改变其生产水平低下,管理经营理念狭隘的模式,必须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产业链条的诸多环节进行紧密结合,推动其发展方式的改变。农产品电商的发展能够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的优化升级,甚至是转型。因此,研究其电商发展如何优化到极致变得十分有意义。

一、发展现状研究

(一)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也呈现出百花争鸣的趋势,基于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商品贸易的观念越来越深入到消费者的心中,电子商务凭借着自身的发展优势而迅速崛起,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电子商务的发展。而政府也随着浪潮,更加重视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实施更多政策进行农产品电商发展扶持,以加快改变农业的生产方式,促进其转型升级。

(二)吉林省特色农产品发展现状

吉林省是享誉国内外的“特产之乡”。东部中药材、经济动物、食用菌和山珍食品独具特色,西部油料、杂粮杂豆和经济作物优势鲜明。其中人参、貂皮、鹿茸角“东北三宝”远近闻名,人参、鹿茸产量位居全国首位。据统计,吉林省人参产量占全国的85%、世界的70%;棚膜蔬菜总规模突破110万亩,总产量达到440万吨。

吉林省还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继汽车、石化之后的第三大支柱产业。现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21户,其中国家级47户。2015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4835亿元。

(三)长白山地区特色农产品发展现状

长白山地区由于受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综合影响,动植物种类十分丰富,为特色农产品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互联网+”的社会背景下,电子商务迅速崛起,为长白山地区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拓宽了渠道,同时,为长白山特色农产品进入大众视野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目前为止,长白山及周边地区已有特色农产品采购商和种植大户积极开拓网络市场,利用网络平台向外地售卖特色农产品。经调查,仅是入驻淘宝平台的长白山特产电商就已达到8194家。然而,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行业尚不成熟,实际运行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对于长白山地区的各种特色农产品,消费者对其的认知比较模糊,信息不对称性比较显著。在这种情况下,规模小、企业分散、渠道混乱,再加上缺乏知名品牌使得大部分消费者不能准确认知这些产品的真实价值,即使是品质优良的特色农产品也无法获取消费者的信任,通过更好的渠道销售出去。

二、我国特色农产品销售电商模式存在问题

(一)特色农产品销售电商模式的物流问题

目前,我国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的物流体系尚不健全,主要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基础设施建设太过薄弱。我国的农村地区处于经济十分落后的区域,交通设施、网络布局的覆盖率低,物流体系建设存在很多的困难;二、单位物流成本高,由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运输成本较高,平均分摊下来,农民因承受过高成本而是利润降低,同时也增加了消费者的消费成本,自然电商模式难以呈现出预期的优势。

(二)特色农产品销售电商模式的信息建设问题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确实带来的良好的机遇,然而,电商模式的深入下沉离不开信息平台的建设,农村地区由于信息平台建设水平较低,网络覆盖率不高,难以为电商发展提供系统支持。这几年,我国一直致力于加大投入农村基础信息建设,但由于农村范围大,网络信息布局不够稳定,投资力度需再加强。同时,农村获取信息的成本较高,农产品电商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数据获取,由于基础信息建设水平薄弱,数据的获取成本高成为阻碍电商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特色农产品销售电商模式的人才问题

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的不仅依靠硬件设施的布局,还得依靠一批懂得电商的优秀人才的推动,但是,由于农村经济落后,发展机遇小,优秀人才反而更愿意出去发展,人才留不住,发展则带不起来,再完美,再万无一失的模式,硬件,没有人来推动,也实行不起来。

三、我国特色农产品销售电商模式发展的策略

(一)加强特色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

要想有效推动特色农产品电商的发展,与高效的物流体系密不可分,因此,加强特色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物流成本是发达国家的好几倍,物流体系的效率直接导致买卖双方创造价值的多少,因此加强物流体系建设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物流企业进行重组,将一些效率低下的企业淘汰掉或者重组,实现物流企业的规模化经营;二、促进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运用高效的信息流提高企业的物流水平;三、将企业自建的物流与第三方物流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促进全面运输体系的形成。

(二)强化农村信息化建设

当前,我国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不起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基础信息建设水平薄弱,因此,要想切实改进农村电商发展,必须要改进农村基础信息建设。其中,政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政府,应该要切实完善网路牵线和硬件设施建设的投资,加大投资光缆通信网络的布局,提高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率,同时,对于愿意主动参加电商发展建设的农民给予适当的补贴,两者兼施,不仅加强了电商的硬件设施投入,有效降低物流成本,而且提高了农民参与农村电商发展的意愿。

(三)培养特色农产品电商人才

要想特色农产品电商模式的有效推进,需要集中精力培养一批优秀的电商人才,然而年轻的优秀人才的去留问题的解决,成为目前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应有加强青年人对于农村电商的认识,让其发现农产品电商的巨大发展潜力,提高自身的建设意愿。可以以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政府做好积极的宣传工作,让青年人看到农村电商的发展前景,使其更多人愿意投入其中;二、政府和企业要积极强化对于外部专业人才的引进,政府和企业可以通过政策支持、工资福利等方式来吸引外部人才,为特色农产品电商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三、农民自身也要努力加强对于电商方面的知识,拥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魏延安.农产品电商:又一次淘品牌的狂欢?[J].新

农业,2015(4):18-19.

[2]王胜,丁忠兵.农产品电商生态系统———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中国农村观察,2015(4):39-48.

[3]刘晓丽,杨红.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研究述评[J].电子商务,2017(4):1-4.

[4]钟景辉,刘志坚.我国农产品电商困境与纾解[J].网络经济,2

016(5):102-104.

[5]国家统计局.2016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