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转变后进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谈谈如何转变后进生

庞诗

(广东省化州市第四小学,525100)

班主任是一个班的引路人,在班级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后进生,则是班主任的头痛病。怎样才能引导好后进生,怎样才能做好一个班主任呢?我想,要想引领他人,必先严以律己,以身作则。此外,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自己的学生,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再次,要善于运用方式方法,通过各种渠道引导学生往健康的方向发展。下面就我在日常生活中管理班级和引导后进生的点滴来谈谈我的体会。

一、做好日常行为的教育工作,引导后进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学生日常行为的形成,直接影响到他们将来的性格和命运,有句话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可见小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是多么的重要!其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里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要求已经很清楚很明晰,作为班主任,应多组织学生学习《行规》,以《行规》为准则,做到心中有《行规》,处处以《行规》来衡量和要求自己的行为。对于后进生,要求他们经常读《行规》,做到事事处处有《行规》。

《行规》第四条说到“尊老爱幼,平等待人。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欺负弱小,不讥笑、戏弄他人。尊重残疾人。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一代不知天高地厚,不懂得尊重长辈老人,更不会与他人友好相处,自私心强,动不动为了一点点小利益而你争我夺。就这一条,我展开深入的教育活动,首先,我准备了一些历史上的一些名人小时候尊老爱幼的故事,比如: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等有意义的故事说给他们听,让他们在兴趣中受到熏陶,从而知道尊重他人是怎样的重要,从而在心里定位自己在生活中要做的角色。接着阐明尊重他人的道理和重要性,最后由小组讨论:怎样做一个有礼貌的人,由组长综合大家的意见整理出一个结果交上来,然后比评,看看哪个小组做的好……经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同学们的悟性提高多了,个个都很懂事,都很尊重长辈和他人了,同学之间的矛盾也少很多了,基本上没有出现争争吵吵的现象。那些“后进生”也变得规矩而有礼多了。

《行规》第六条说到:“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考试不作弊。”其中的“诚实守信”是时下最重要的一条。我举了“彩票投注站彭海燕诚实守信,不贪图顾客所中的五百万,如数归还,最后举国出名,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典范”的事例,来教育小孩子们做人要诚实守信,将来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才能立足于社会,才能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的道理,同学们都听得很入神,都表示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做好这些基本功,也就为后进生的转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对后进生进行耐心教育,多表扬少批评

小学生的心是玻璃心,碰一碰就会碎,你一个不经意的批评或许都会令他们几天开心不起来,或者之后一蹶不振,甚至走上“不归路”。因此,对待小孩子的错误要有耐心地去纠正,而不是采取粗暴的方式来对待,对于他们做得好的地方,要及时给予表扬,不放过每一个可以表扬他们的机会,对待他们尽量做到“多表扬,少批评”,小孩子受到表扬后会很开心,动力倍增,做事也会更主动积极,从而也就更健康快乐地成长。班上有一个一向做事都很懒惰的陈志峰,有一次学校搞活动时需要借班里的台凳到球场上用,我指挥同学们帮台凳出去时,有两个小女生搬着那张抬没走两脚就气喘吁吁了,相对高大胖壮的陈志峰见状,二话不说,一用力把那台向头顶上一举,一口气就搬到了操场上……第二天,我及时地在班上表扬了陈志峰的“英雄壮举”,并说,如果他能做什么事都像这一次这样这么勤快,以后肯定很受大家的欢迎,长大后肯定前途无量……自我表扬以后,陈志峰好像改心革面,整个人都变得很勤快了,每次作业都按时完成,同学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忙的,向他一呼即应!

三、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作好后进生的表率

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我每天早上和学生一块打扫公共地区卫生和清洁教室,每次都率先垂典范——教室不干净我亲自去扫,黑板不擦我亲自动手,地上有垃圾我伸手去捡,墙壁有灰尘我亲自去擦……有一次我们班负责的公区的下水道塞了,用什么工具都捅不通,于是我亲自动手去掏,脏兮兮的污垢黏在我的手上,真的让人很反胃,但我还是不怕脏不怕累,直到最后把下水道掏通为止。我亲自去做工,同学们,特别是那些懒洋洋的“后进生”看在眼里,也就不好意思不去做了。在我的带领下,整个班形成了爱学习、爱劳动的良好风气,那些后进生也跟着勤劳起来。

四、多些关爱后进生,耐心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

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我认为对后进生要给予特别的关爱。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要用自己对差生的一片真诚的爱心,去叩响他们的心灵之门。

去年我所教的那个班,班上有个叫杨斌的男同学,课堂上经常捣乱,动不动就粗口漫天飞,还经常和同学打架,被同学背后称作“牛魔王”,至于成绩嘛,就更不用说了,科任们都对他避而远之,都说这个学生朽木不可雕也、无可救药了之类的,而作为班主任的我,经常接到同学的投诉——投诉他欺负人,我更是苦不堪言。

有一次活动课,我指导同学们开展的是“盲人夺球”比赛——同学们自由组合,每两人一组,其中一人蒙上眼睛,由另一个没蒙眼睛的同学牵引着走到50米外的地方去取球,哪一组以最短的时间取到球回来,哪一组就是冠军。这需要两个人有充分的团结和默契。大家都组好队了,只剩下杨斌一个人,谁也不想跟他合作,虽然我说过每人可以重复组队。在旁的我观察到,平时牛哄哄的杨斌这时竟无精打采的,撅着小嘴在一旁气嘟嘟地看着其他同学兴高采烈地活动。我看在眼里,那一刻竟对他怜悯起来。为不去关爱一下他,用爱心来感化他呢?有了!我转念一想,计上心来。

“杨斌,来,我和你一组,一起来夺取桂冠好吗?”我走过去牵起他的手温和地对他说。

“我,我……”他显然是让突如其来的“宠幸”给吓呆了,犹豫了好一会,他才回过神来,好像没法抗拒地机械地点了点头。他竟和我配合得很好,竟然夺取了第一名!活动结束后,一下牛哄哄的杨斌竟然走到我的面前,非常动情地说:“老师,谢谢您这么看得起我这个不可救药的学生,以后我再也不要捣乱了,我要好好地听你的话……”听到他说这样的话,我真是十分意外!没想到自己一个小小的关爱的举动竟然比平时的长篇累牍的大道理要好上那么多倍!那一刻,我笑魇如花!也是从那一刻起,我们班的那个“牛魔王”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规矩懂事、做事勤快、助人为乐的好学生。

总之,班主任的工作是繁琐的,要做好班主任的工作,就要对学生做到细心、耐心、关心,还要在同事面前做到虚心,多向其他同事学习,吸取百家之长,不断进取,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班主任的工作做得更好,才能为祖国的未来培养出更多优质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