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监测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郭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生物监测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郭佩

郭佩

陕西盛中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199

摘要:生物监测技术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技术,通过对生物个体及群落之间的关联性展开综合分析,了解生物个体及群落在环境中所处的位置及其对环境的作用结果,借助生物学相关知识及技术实现环境监测。生物监测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测,监测灵敏度较高,可以有效避免二次污染。基于此,本文对生物监测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生物监测,环境监测,应用

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环境问题比较严重,根据当前管理的现状可知,如何做好实际分析工作是重点,要按照规划要求进行,保证可行性。在监测管理中要做好理性分析工作,确定定量内容,结合生物比例实施,提升适应性。

1生物监测技术简介

生物监测就是利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及相互依存关系,明确环境的受污染程度。由于生物与环境之间有着物质、能量转换关系,若环境遭受污染发生变化,环境中生物的生活习惯、分布等情况也会随之产生相应变化,而利用生物监测能够明确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及防治。生物监测技术主要涉及到4种常用方式:生理学方法、物理学方法、生态学方法及生物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相比于其他监测技术,生物监测技术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促使环境污染相关问题能够快速、高效解决,在环境相关问题得到有效处理的同时,对污染处理工作的持续、顺利运行起到积极作用。

生物监测技术具有连续性、灵敏性、直观性、保护性及经济性特点。生物监测技术的连续性特点是指生物监测技术中涉及到的信息获取、收集等流程具备一定连续性,可以24h无间断的接收来自外界的全部环境变化信息,通过此种接收信息方式,实现对环境污染实际状态的直观分析。生物监测技术的灵敏性特点是指生物监测技术基于生物灵敏性,对其实施扩大或富集处理,以便发现不易察觉的污染物,便于处理。生物监测技术的直观性特点是指相关工作人员将会对监测结果有更加直观的体验,而且监测结果更加准确。生物监测技术的保护性特点是指生物监测技术不仅是一种监测环境污染变化情况的新兴技术,能够有效避免监测操作对环境造成再次污染与破坏,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及生态平衡。生物监测技术的经济性特点是指此项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成本较低,节约了环境监测的经济成本。

2生物监测的类型

2.1根据生物体的种类不同进行分类

由于生物体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族和群落等,因此生物监测可以根据神物体的种类不同而被划分为动物监测、植物监测和微生物监测等,对于动植物来说,生物监测的指示物就是生存在环境中的生物体,而对于微生物来说,生物监测则是通过监测微生物所处环境中的种群结构来确定环境的受污染状况。

2.2根据生物的生存环境进行分类

由于生物所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同,因此可以根据生物的生存环境进行分类,把生物监测分成两种类型,即主动生物监测和被动生物监测。前者是根据生物的不同参数进行监测来反映出环境的受污染状况,而后者则是通过监测环境中原位生物种群的生存状况来确定环境的受污染状况,根据已有的工作经验表明,前者的监测效果更为明显和有效。

2.3根据生物学的层次不同进行分类

由于生物学的可以分为多种研究层次,因此可以把生物监测根据生物层次的不同而划分为生物体内的分子、污染物和生理生化指标监测、生物监测以及生态监测等几种方法。

3生物监测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在自然环境中,要应用生物监测技术,需要明确生物所处的介质环境主要可以分为土壤、大气、水体等方面,而在生物监测技术应用过程中,能够对环境污染程度加以有效的监测。

3.1应用于土壤污染的环境监测中

通常,土壤污染属于间接性污染,所以,在此过程中的生物监测,主要通过地下水、农作物等而实现,进而了解土壤污染程度。将生物监测技术在土壤污染中的应用,技术人员应对植物或微生物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进而从监测结果而判断土壤污染的程度。首先,应用动物监测方式,对土壤环境进行监测。以蚯蚓为监测的对象,借助蚯蚓自身的敏感性特点,对土壤中的农药、铅汞等物质监测,接着通过测量蚯蚓体内的镉含量,了解土壤中镉含量。其次,可利用植物监测方式,了解土壤受污染的情况。土壤受污染的程度越大,则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越弱,呼吸作用越强,而植物叶子表明可见明显的伤斑痕迹。最后,技术人员可对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变化情况加以监测,以土壤中细菌、霉菌等污染物为例,在了解土壤中各种微生物群系的数量,可以获得监测结果和了解微生物污染的程度。由此可见,生物监测在土壤污染环境监测中的有效应用,可使技术人员更加了解土壤污染的程度,从而有助于技术人员采取针对性的环保应对策略。

3.2应用于水体污染的环境监测中

通过对水体监测而了解环境污染情况是较为普遍的生物监测方法之一,基于该方法,技术人员能够有效了解水体中是否存在敏感污染物,也有助于技术人员对水体污染情况加以了解。在生物生长过程中,其生长位置固定,能够将附近水源的污染情况如实反映。在生物监测技术应用中,可以鱼类、蜉蝣为指示物,如果水体污染程度大,可以蚊幼虫等生物为指示物,以此而了解水体污染的具体情况。同时,在水体污染的生物监测中,还可以将微生物群落进行监测。为取得监测主体,可以将聚氨酯物质的泡沫塑料块放入水体中,能够有效收集微生物。基于该生物监测的技术方法,应用于工业废水污染的水体中更为适用,具有经济性、准确性的特点。现阶段,随着生物监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技术人员可将微生物传感器放置水体之中而进行监测。

3.3应用于大气污染的环境监测中

生物监测应用于大气污染中,能够对大气质量、环境污染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测。通过长期社会实践证明,植物生存受大气污染的影响较大,主要因为植物长期生长在同一位置,其生长必然受到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影响,因而在应用生物监测于环境监测中,以植物为监测主体,可以对大气污染的程度加以精确的反应。首先,对于向日葵、柑橘等植物,如果大气污染程度较大,则植物的叶子会出现点状的伤斑痕迹,叶脉会有不规则的伤斑,且颜色以黄褐色、白色为主,这是二氧化碳指示物的典型代表。其次,受二氧化硫指示物的影响,主要有苔藓、落地松等植物,如果植物受污染,则叶子的维管束有伤斑,呈块状的。同时,植物叶子的边缘可能会有红棕色或土黄色的伤斑。最后,氟化物指示物的代表植物主要有:郁金香、大蒜等,如若受到大气污染影响,则叶面上会有伤斑呈现,多为红褐色。基于生物监测技术,相关人员能够有效进行大气污染的环境监测。

由上可知,生物监测技术对于我们的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的环境保护部门一定要加强对生物监测技术的应用,熟练的掌握一些监测设备的使用方法。目前,虽然人们的环保意识渐渐地增长了起来,人们对环境问题也逐渐重视起来,但是,仍然有一些破坏环境的人,如:乱排放污水的企业、乱排放废气的工厂等,所以希望有关的的管理部门加大严惩力度,对于破坏环境的行为给予制止和相对应的惩罚,这样就会减少一些环境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汪东辰.生物监测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环境与发展,2018(2).

[2]王环宇.生物监测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环境与发展,2018(3).

[3]罗亚楠.生物监测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化工设计通讯,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