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2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

张久国

张久国

〔摘要〕地理活动教学是一个新的课题,初中地理新教材“活动”板块分量很大,本文从动手实践、课堂辩论和联想探究等方面对初中地理“活动”教学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看法。要达到初中地理的有效教学,必须要做到:从地理教学理念来看,既要关注教师的“教”,更注重学生的“学”;从地理教学目标来看,既要关注文本,更要注重人本;从地理教学策略来看,既要关注结果,更应注重过程;从地理教学效果来看,既要关注预设目标,更应注重生成性目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兴趣

随着国家教育的普及,我国人口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在新的环境下也要求我们的教育不断改革,采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经过不断研究探讨,人们逐渐提出了课堂由原来的以老师为主到现在的以学生为主这一教学模式,这样就可以使广大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能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达到教学目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1传统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

由于长久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中往往意识不到活动教学的重要性,地理学科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没有了,教学过程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大打折扣,这样也导致地理学科一直未能受到各方面的充分重视,地理教学也处于举步维艰的地步。

1.1教学本身体制的问题。地理学是在前人不断考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科学。既然是科学,就不应该只是背背矿产、山河等等的事情。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启发、鼓励学生主动地探索一些今天看来已经成为常识的知识的来龙去脉。教材中对于这些知识的表述往往过于简单。为了探索这些知识,我们要多安排学生去搜集地理资料。

1.2地理教学老师的问题。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时空跨度大,又十分广泛:既涉及到复杂的自然现象又包含着纷繁的人文现象;既涉及到社会又渗透到生活。地理现象广阔、复杂、抽象,其中很多知识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没有亲见,只是凭文字的描述去猜测想象,在认识上具有间接性。

1.3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地理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全完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上应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同步发展。我们要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就必须树立系统、辨证、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

2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策略

相对高中而言,初中的教学压力较小,而这往往给地理老师传达了一个错误的信号,认为对初中学生来说不需要讲解太多深层次知识,只用将书上原有的知识点给学生简单讲解就行了,但又因为教学时间的要求,使得很多地理老师的授课出现知识点重复现象,加之学生不能很好的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听多了也就逐渐失去听课兴趣。

2.1提倡个性化、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教材新增的“活动”栏目就能实现这一目标。这一部分的教学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从单一、被动的学习,向多样化的学习转变。这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等要求促使学生主动建构各种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2.2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地理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现象和问题,逐步形成对地理事物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的认识;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学校条件,选择教学方式方法;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和丰富地理教学,提高学习效率;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3从身边寻找地理教学信息。学生开阔了视野,展开了想像的翅膀,学会了用思索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种种地理现象,从而取得了在传统教学中难以收到的效果。在初中地理教材中,类似的主题是数不胜数的,如人口问题、水土流失、森林保护、环境污染问题等等。我们要充分利用和挖掘,从而达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目标。

3创建和谐的教学环境

如果让学生动手实践,效果会更好。要让学生去搜集关于埃及风土人情的资料,探索尼罗河的奥秘;讲珠穆朗玛峰时,要让学生去搜集珠峰的资料,了解它的形成,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通过动手搜集地理资料,学生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会有新的认识,对它的理解就更透彻,对地理知识也就学得更加牢固。

3.1重视实际操作,多让学生动动手。地理活动课是一种新的课型,它给学生以全新的感观刺激,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单调乏味感,从而吸引学生。在地理“活动”教学中,我除了安排课内“活动”外,还适当安排学生到野外活动。野外“活动”有物、有形、有声,能够寓智于趣,寓学于乐,使学生在宽松、愉快、活泼的气氛中获得新知识。

3.2讨论热点问题。活动”栏目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和体验,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提高学生的探究和实践能力。

3.3结合生活,联想探究,多让学生动动脑。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作用,只是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做到相应的变化。以下笔者就改变传统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4结语

通过活动教学,课堂变得活泼生动,学生不再认为学地理是一门苦差事。他们在体验学习、尝试成功、得到肯定的喜悦中发现潜能,树立信心,增强意志以至开发自己的潜能,这样就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我们就需要认真做好每一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做到“学生为主,老师为辅”,不断加强学生的参与力度,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二部分(课程目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乔发学.语文可叹教学激趣法略谈.读与写?教育学学刊,2009(3)

3杨东平.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编.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四川省大竹县第二中学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