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语言知识于内容的对外汉语阅读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1-21
/ 4

寓语言知识于内容的对外汉语阅读教学

赵丽君

赵丽君大连理工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摘要】目前对外汉语阅读教学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关注,阅读课教学也始终处于“阅读课文——做练习”的僵化模式,学生阅读能力的科学培养没有提上日程。那么如何能让学生通过阅读课堂更好地提高汉语阅读水平呢?总结几年来的国内外阅读教学经验,并结合国内外教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探索,笔者认为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以语言知识隐性构建阅读内容,在真实的阅读语境中,在阅读过程中,在对信息内容的理解吸收中,发现和习得语言知识,从而提高汉语水平。

【关键词】语言知识语言阅读习得内容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H19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09)11-0007-03

【Abstract】ReadingcourseburdenstheimportanttasksofcultivatingtheinstitutionofChineselanguage,consolidatingandlearninglanguageknowledgeandthusimprovingthestudents’Chineselanguagelevelinreading.However,atthemoment,teachingreadinghasn’tbeenconcernedasothercourses.Ithasbeendonejustinafossilized“text-exercise”modewithoutscientificguidance.Forthisreason,Ithinkoneofthetopimportanttechniquesistobaseonthelanguageknowledgebutnotaimatit.Teachersneedwaterdowntellingaboutlanguageperse.Intheprocessofreading,theteachershouldleadthestudentstodiscoverandacquiretheknowledgethroughcomprehendingtheauthenticpassagesandbytheContent-basedinstructionsoastohelpthemtoimproveboththeirChineselanguagelevelandreadingcompetence.

【Keywords】LanguageknowledgeAcquisitionoflanguagethroughreadingContent-basedinstruction

对外汉语阅读是一门培养学生通过阅读逐渐提高学生汉语出版社的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汉语阅读教程》(一二年级)阅读能力和汉语水平的课程。这一课程离不开一定的语言知识,就是教程课的辅助阅读课本,而不是自成体系的阅读教科书。对语言知识是学习的基础;但阅读课不同于精读课,它不以直接教外汉语教学的初级班几乎没有阅读教材;笔者在与数家高校同行授语言知识为目的,而是以理解并运用语言为目的,因此阅读课的交流中也发现:中级和高级班的阅读课由于各种原因采用的大中的语言知识的习得不是直接学习,而是通过阅读理解进行内隐都不是同一套教材,可见已有的成套教材或者不完全成套,或者的附带式习得。要取得良好的附带学习效果,一要依靠阅读教材没有很好地适应我国目前实际的阅读教学需要,阅读教材的科学中语言知识的科学建构,二要依靠优良的阅读内容载体,借鉴内性没有充分体现或无从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不同套的教材往往体容教学的理念,笔者认为通过内容教学法进行对外汉语阅读教现着不同作者和不同出版单位的不同教学思路和理念,因此目前学,是符合阅读习得规律的好方法。实际的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就很难产生严密的、循序渐进的阅读

一、语言知识与阅读内容的关系:寓语言知识于内容进阶体系,这势必会影响到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对外汉语阅读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阅读学习语言,运当精读课有了一个从始至终的教学体系之后,阅读课也应作用字、词、语法综合理解文章,在阅读中运用和巩固已学的知识,为一个独立的课程得到同样的关注。阅读课不应该是精读课的附从中学习并掌握新的知识,如此循序渐进,温故知新,推动语言庸,它以读促学,包含各种有效的阅读方式,如细读、扫读、跳的不断习得与发展,逐步提高阅读能力,使汉语成为他们在阅读读等。其中细读的教学方法是以理解为学习目的,以读为主要学中学习以获得社会、科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获取重要有用信习途径,与精读课的综合性不同;扫读、跳读能力的形成更是精息的工具。阅读教学通过学习活生生的内容使学生习得汉语。语读课难以完成的。独立的阅读课不但不应该是精读课的附庸,相言知识是隐性的,内容是显性的。从学生习得顺序讲,精读课先反,如果教材能根据学生的语言知识阅读习得规律编写,与学生语言后内容,阅读课是先内容,后语言;从教材编者和课程设计的水平相适应,那么它会在更好地完成自身使命的同时给予其他者角度看,要根据阅读语言习得规律来安排组织内容,他们是先课程更好的辅助。语言,后内容。(2)阅读课应依据其自身内在的发展规律来搭建科学阅读知

1.语言知识——阅读课程体系的隐形构架识系统

(1)阅读课是独立于精读的一门课程,有其自身内在的习得阅读教材应该有一套体系供学生学习汉语阅读所需要的知规律识,根据实际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这概括起来要考虑三个方面:

阅读课上语言知识的学习更新贯穿于初级到高级的各个学常用文体、常用词语与句式、中国文化。习阶段,学生的汉语水平随着阅读内容的不断加长变难而提高。不同文体是对汉语阅读语料最基本的分类,如新闻类、科技阅读课作为对外汉语教学课程中的一门,虽然是与其他课相辅相类、文学类和应用类,细分还有很多小类;文章的语言表达形式成,不宜“独自为政”,但其本身也是有自身科学体系的一门课应该是典型而又丰富的;文章的题材应涉及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程,阅读课需要构建自身的科学知识系统。

我们的阅读教材近年来有不少新的成果问世,但是大都未能境、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呈现中国人的生活,展现中国独特的把阅读课很好地按照由低到高科学系统地设计好一个完整的思阅读世界。通过课堂阅读教学,保证学生的语言和阅读知识覆盖路,设计出一个有内在逻辑严密的教学体系。比如北京语言大学大众汉语阅读所需的知识的85%以上。

根据这一认识,教材编者和教师可以通过对文章的精挑细选和对教材的科学安排帮助学生从内容上、形式上,从质上、量上全方位构建汉语阅读的基本图式。阅读图式理论(SchemaTheoryofReading)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心理语言学的发展而产生的,由巴尔特雷特(Bartlett,1932)最早提出。图式理论认为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决定:语言图式(LinguisticSchema)、内容图式(ContentSchema)和形式图式(Forma1Schema)。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阅读材料的语言所掌握的程度;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讨论的主题背景知识的熟悉程度;形式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风格的了解程度。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者头脑中的这三种图式(即语言、内容和形式)之间相互作用,其结果构成了阅读者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

以图式理论考察现用的阅读教材,可以发现我们在内容图式的建构上做得比较好,教材尽可能地提供丰富的内容。形式图式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记叙、说明文体,议论性的、抒情性的、文学性的、学术性的、应用性的文体较少。以应用文体为例,应用文是非常实用的,也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能够遇到的,如请柬、欢迎词、祝词、欢送词、邀请信、慰问信、表扬信、感谢信、贺信、赠言,征稿启事、寻物启事、招聘启事、招生启事、海报,便条,家信、情书,推荐信、求职信、说明书、各种对联等,但是教材中涉及得很少。其实除了这些比较严格意义上的文体以外,可供学生学习的语料是更加丰富多样的,如火车时刻表、课程表、成绩单、地图、气象图、统计图表、菜单、节目单等等,都可以使学生学到丰富有趣而又实用的语言,起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在语言图式方面,一般会采用与精读大致相同的字词语法体系,采取与精读大致并列的语言知识学习进度,笔者认为阅读的词汇可以与精读不同而自成体系,毕竟阅读对象往往是书面文体,语法系统与精读可以并进,有时甚至可以稍微超前一点,只要学生能够接受即可,但不可难度太大。

依据图式理论,阅读教材编写具体要考虑以下诸多因素:一是词语方面:形近字辨析;多音字辨析;字的分类;语素的讲练(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词语的合成、词性、用法(搭配、语义色彩、语体色彩等);成语、俗语、新生词语;多义词;虚词(连词、指代词、副词、介词等);实词(数量词、专有名词等)。二是句子:断句、标点;插入语;主题句;长句、难句;句子修辞、含义(比喻、反语、双关、省略..)。三是篇章:体裁;题材;主题(观点、思想感情、意图);段落结构;逻辑;写作特点(风格、语言、结构..);国情;文化等。

只有按照学生的习得科学编排阅读内容,才能保证学生科学提高汉语阅读水平。

2.阅读数量与广度——语言知识向阅读能力转化的必经途径

从阅读中语言知识的习得到阅读能力的形成,需要阅读的数量与广度。如果说语言知识的深度、难度、进度构成了阅读教学的一个“质”的维度,那么阅读的数量与广度则构成第二个“量”的维度。知识只有反复应用才可能转化成能力。但是现在学生没有被给予这样一种条件以促成语言能力的不断生成、转化和提高。

现在,国内阅读课的时间很少,往往是每周2~6课时。至于国外,笔者在英国教授汉语时,所在大学的汉语课程中没有单独设置阅读课,学生也没有阅读课本,在国外汉语语料较为贫乏的情况下,让学生阅读到丰富合适的汉语文章是很不方便的。根据国内外的现状,笔者认为国内应该增加阅读课的课时;国外汉语教学机构,包括设立在海外的孔子学院,汉语阅读应该单独开课,初级班可以与汉字统设为一门课以提高学生的基本阅读水平。对于来中国定期短期进修的国外大学生要有意识地加强他们的阅读。对于从中国进修后回国的大学生,国外的大学可以考虑开设专业汉语,汉文阅读与专业学习一举两得。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如果不能增加课时,就必须通过课外阅读指导与作业来弥补。

应用语言学家ChristopherN.Candlin和DavidR.Hall主编的“应用语言学时间系列”丛书中说:“相对于给学生提出的要求,学习第二语言的学生却很少被给予充足的时间以发展足够强的阅读能力”,“阅读流畅度和语词加工的自动化是阅读的基础。大部分二语学习者就是没能接触到足够的目的语语料以提高熟练度。他们也因此没有建立一个认知语汇库”,“我们要记得的是,一个娴熟的阅读技能不是一蹴而就的。阅读者要长期地、反反复复做这个叫做阅读的复杂的事情”..总之,从量上,我们要保证让学生熟悉汉语阅读,从而使学生逐渐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二、附带与内隐:阅读中语言知识的习得方法

阅读课中有些知识当然与精读课会有重合,但教学方法却是根本不同的。从学生习得情况来看,精读课是直接学习语言知识,阅读课则是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自然习得。

1.阅读课的语言知识主要是附带学习、内隐学习

阅读教学以阅读理解为主要目的,涉及影响阅读理解的语言知识主要采用附带学习、内隐学习的方式,不是直接式。这不同于精读课的以词汇、句法、词法等为核心主线和直接目的。

通过阅读来学习语言知识,是附带学习。调查发现,附带学习是阅读课词汇习得的最重要途径。附带学习(也叫伴随性学习、间接学习)是指学生在进行其他学习任务(如阅读文章、听英文歌曲)时,附带地习得语言知识的学习,学习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理解意义,而不是学习新词语、新语法,词语和语法是主要认知活动(阅读)的副产品(by-product)。简言之,附带学习就是在其他目的的阅读中实现的不经意的习得。

阅读课中的学习也是内隐学习。附带学习和内隐学习都主张学习的无意识性,附带学习强调目的的附带性,内隐学习侧重学习的直觉性。内隐学习具有自动性、抗干扰性、抽象性、理解性、高效性的特点。这种思维不经过外显,更多依靠直觉,更直接、更有效率,对于学习复杂模糊的语言很合适。对于汉语来说,通过内隐学习,能够更好地把握汉语的语感。从阅读活动本身来说,读者和作者可以不经过语音,只通过符号进行思维,直接迅速,特别利于交流有声语言所难以表达的东西,内隐性揭示了通过阅读学习语言的本质特征。

2.根据阅读习得特征进行阅读教学

由于阅读学习具有附带性和内隐性,教师在阅读课上,一要在具体语境中讲解影响学生理解的语言知识,二要反复重现所学的知识,因为习得的持续性不如直接学习,习得不能离开的是反复重现,这样所学知识才能真正被学生所掌握。具体而言,阅读课上教师要以语境教学法为根本,应做到以下几点:

(1)尽量在课上和练习中把语法知识重现在不同语境中,呈现尽可能多的“变体”、“外延”。

(2)通过课后的任务练习,对学生是否正确理解了重要知识进行检验,及时巩固。

(3)通过说、写等方式进行直接或间接地练习也是值得使用的方法,如读后谈,读后写,以不同方式重现,反复刺激,增强记忆。注意阅读课不是精读课,写只是作为辅助手段帮助完成阅读课。

(4)学生阅读课上的语言知识是在语境中,在真实的语言中自然习得的,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过多干涉学生的阅读过程,在学生遇到理解障碍时给予适时适当适量的讲解疏通,从而让学生能够顺畅地把文章读下来。

三、强化优化阅读内容:借鉴内容教学法提高阅读教学水平

如上所述,对外汉语阅读课上,学生通过阅读语料,丰富和提高语言,形成阅读能力,它以一定的语言知识为基础,却不以语言知识为直接目的,教学的直接目的是——理解文章内容,内容是语言知识的载体,是文章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是学生要通过阅读所要获取的东西,是阅读活动的中心,也是阅读课堂的焦点。好的内容能让学生收获必要的语言知识,也会让优质的附带学习得以实现。笔者认为内容教学法对阅读很有借鉴意义。

1.内容教学法及其应用

内容教学法是一种教学路子,而不是一个具体的方法,它对对外汉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特别是对阅读教学。“内容教学法指第二语言教学的一种路子,它是围绕学生要获得的内容或信息来组织教学,而不是围绕语言学或其他形式的大纲来组织教学的。”

目前对于国内的第二语言教学来说,内容教学法主要的思路集中于把专业和二语的学习结合起来,如商务英语、计算机英语,而这一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现仅见于曹贤文老师的《内容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而该文最终在“内容教学法的实践”部分,仍然主要介绍的是经济课、法律课如何使用内容教学法。

2.内容教学法对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的适用性

笔者认为内容教学法很适用于阅读课教学。曹贤文老师阐述了内容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来自语言本质,概括起来其实是两点:一是语言的角色是充当学习内容的工具,二是语言运用需要综合的技能。对于语言本质的这一认识不但体现了内容教学法的科学性和理据性,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一理念对阅读课的适用性:首先,在阅读中,语言成为阅读理解文章意思和作者意图的工具,而不再是学习对象本身。如果把文章按照语言点处理得支离破碎,将影响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也破坏了学生对文章的隐性理解,未必会给学生带来益处;学生遇到的理解障碍往往可以通过上下文得以疏通,学生的这种附带学习可以通过举一反三来进行确认和巩固,所有这些都是把语言处理为阅读理解的工具,而非本体;其次,阅读是对词汇、语法、修辞等的综合运用,语言要在文章中理解,而不适合孤立去处理。

文章体现的是意义,而不是为了或不只是为了呈现语言形式,语言知识在阅读中成为理解的工具,成为潜意识的,甚至无意识的,因此阅读中我们隐藏了语言本体知识于所要表达的意义中,意义是凸显的,是我们得以附带和隐性学习语言的“载体”。在英国,教师很少让学生读一篇文章,然后根据文章回答问题,而是让学生读后写摘要,或者是根据阅读目的写出需要的东西,甚至是布置写论文,写的过程中必须去阅读相当数量的文章材料。可见,阅读不只是为了阅读,而是为了一个明确的、有意义的目的,而这个过程会让学生得到语言本身。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会明显得到提升,与此同时他们也收获了丰富的信息,甚至有所创见。

3.如何在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应用内容教学法

理论和事实证明,内容教学法不失为改善对外汉语教学的一剂良方。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如何贯彻,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内容入手开始处理一篇文章。

(2)从整体到部分处理再到整体处理一篇文章。

(3)从生活到文章内容开始一篇文章的阅读,再从内容到生活实践去发挥一篇文章。

(4)举一反三去指导同类文章。

(5)布置限时作业,运用课外实际语料去得到一个想法从而构建一篇文章(综述式、补充式、质疑式、批驳式)。

(6)对于目前教材中的练习,教师要在做练习题前先抓住文章内容的重点和语言表达的难点,检查学生的理解状况,然后再做练习题,练习题是检查理解情况的手段,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

(7)阅读的最终目的是运用阅读,或者指导实践,或者作为艺术欣赏,或者用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读懂就结束了。如果教师能够把目标设在这些上面,那么阅读就很容易集中在内容上。

(8)补充真实语料弥补教材的部分缺欠。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阅读课不同于L1阅读课,要以教授语言为根本,语言知识是学习和阅读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没有理解的可能,因此教学不能逾越这一规律,阅读课的设计要以学习汉语语言为本;它也不同于其他语言作为第二语言的阅读,具有汉语本身的特点,尤其是汉语非常依赖于语境,阅读学习具有内隐性,所以附带学习的方法对汉语阅读是恰当而优越的;内容教学法强调“内容”,使得阅读课得以凸现内容,这成全了语言的工具性,也实现了阅读学习的附带性,使得教师能够将汉字、语言知识、篇章知识、阅读策略等语言知识在内容教学法中都融于内容之中,变有目的的学习为无意识的习得,变有技巧阅读为无技巧阅读,变学语言为用语言。总而言之,对外汉语阅读课应寓语言知识于有科学系统且又有真实意义的阅读内容中,通过科学地语言知识编排、教学内容设计、反复有效的阅读输入刺激,使学生在阅读内容中掌握汉语语言。

参考文献

[1]郭忠民.元认知策略与英语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培养[J].教育革新,2008.3:13

[2]ChristopherN.Candlin和DavidR.Hall主编.AppliedLinguisticsinActionSeries,WllianmGrabe和FredrickaL.Stoller著.TeachingandResearching—Reading[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干红梅.浅析中级汉语阅读课堂中的词汇习得——以一次真实的课堂教学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8.9(5):47

[4]郭睿.内隐学习:对外汉语教学的新视野[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6):54~55

[5]曹贤文.内容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1(1):8

[6]计越波.内容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技术教育设备,2009(9)

[7]张君.计算机专业英语中内容教学法(CBI)的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08(3)

[8]孟繁杰、陈璠.对外汉语阅读教学法[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9]曾祥芹主编.阅读学新论[M].见:语文教育研究与探索丛书.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