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医院建筑人性化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谈现代医院建筑人性化设计

王永良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89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近几年中国大力发展公共医疗卫生行业,全国各地医院建设如火如荼。当前现代医院发展与建设趋向于集中化,大规模,信息化,人性化。医院发展也越来越关注人性化的设计,人性化的管理,人性化的服务。

关键词:人性化,循证医疗设计,环境行为学,空间模式,心理需求

现代医院发展已经演变为多元化、人性化、个性化的医疗综合体。从医院建筑全生命周期发展的角度看,“人性化"设计涉及人的行为、心理、体验、感受等多方面对建筑空间环境的要求。医院建筑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医院的发展与建设不再拘泥于医疗功能,而是满足患者与医护工作人员参与的各种医疗行为和活动,要求医院空间环境和谐健康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关于人的心理需求的金字塔模型,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要求、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要求,各种需求呈波浪型发展。医院建筑中使用者是患者和医护工作人员,患者和医护人员希望得到的基本需求满足的是生理需要,安全需求;在基本需求得到保证的基础上,将产生对高一层次的需要,患者希望得到尊重的需要;医护人员则希望得到归属感需要,自我实现的需求。而高一层次需求满足的程度,会影响到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整体感觉和治疗效果,也影响到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这些需求都是医院建筑人性化设计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例如苏州科技城医院在设计过程中,遵循循证医疗设计的准则,不仅从人性化方面考虑,还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医疗需要品质的提高,医疗设施安全的提高等。欧洲发达国家医疗设计中心研究,病房厕所的门设置在床的同侧,缩短患者的行动距离,可以有效减少夜里患者起床用厕所摔倒的风险。我们在苏州科技城医院病房的设计过程中,与医院各科室医护人员探讨,并听取了医护人员的建议,结合良好的设计经验,关注人性化设计的细节。人性化设计不仅为患者提供便利,而且为患者医疗就医行为提供安全保障。

医院建筑人性化设计要对医院使用者的行为模式和需求,尤其是关注其精神层面的需求。我们在苏州科技城医院设计过程中,与医院使用者、医院管理者、建设管理方等进行多方面沟通、交流,听取使用者好的意见,反馈其信息,将人性化设计理念完善地落实。

环境行为学研究中相互渗透论把人和环境看成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系统。定义人与环境之间,或强或弱、或间接或直接地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人与环境之间保持着感知、选择、使用、适应和解释等等的关系,人与环境相互渗透的系统。尤其是医院的患者和就医环境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医院人性化设计的考虑,也是满足患者及医护工作人员对医院环境的舒适度要求,医院空间为他们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也利于医院的高效良好的运营。

以下主要从患者和医护工作人员两个方面着手分析医院建筑空间模式的不同需求。

1.医院建筑中患者的行为空间模式需求分析

1.1公共性空间需求

医院建筑空间公共性,苏州科技城医院为了方便患者能迅速到达门诊医技等科室,设置医疗主街。医疗主街的公共性保证宽敞明亮,交通顺畅,易识别性等要求。患者的就诊等候空间,取号拿药等的公共行为都需要在公共空间中完成,为了缓解患者紧张的不良情绪,需要开敞温馨的公共等候空间。细节的关注和设计都利于公共空间的营造。

1.2私密性空间需求

医院建筑空间私密性是调控人际界限适宜度的一种需求,包括限制接近与寻求接近两个方面。患者到医院就医,患者除了自身身体不舒适的原因外,还有很大程度的精神压力,好多科室的就诊及检查也非常注重患者的隐私。医院私密性保证患者就医过程中的隐私,保障患者的就医安全。比如住院病人睡眠休息时私密度要求高,也满足安全防范的要求。

1.3空间尺度舒适性需求

医院建筑空间尺度舒适性的要求,医院建筑空间主要为患者以及医护人员服务。他们是切实的使用者,空间对他们的影响也是最主要的。舒适的空间环境,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空间的舒适性营造,也是医院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医院建筑空间人性化设计,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4空间易识别性需求

医院建筑空间组织复杂,科室繁多,各种流线多。为了方便患者就医,让患者能尽快的到达对应的科室及检查室,高效就医。提供一个易于识别的空间环境就显得特别重要。易识别性环境的特点:建筑空间简明性,空间模式,交通组织要简单明确,方便快速到达。建筑空间规律性,如门诊科室的设置要有规律,分层次。建筑空间习惯性,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丰富的寻路导向的行为经验,医院流线设计时也应考虑人的行为习惯。建筑空间差异性,医院建筑不同于其他公共建筑,包含的科室众多,然而每个科室又有自己的特点,例如牙科,中医科,急诊科,眼科,儿科等都要根据自己科室特点,及使用的仪器,承担的医疗行为,适宜自己科室的设计和空间环境。

2.医院建筑中医护人员的行为空间模式需求分析

根据对医疗活动的分析,护士和医生在医疗活动中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分。他们的工作内容、活动区域对工作环境的要求、对患者的影响有很多不同之处,因此空间布局与划分也存在差异。

2.1护理人员工作环境空间需求分析

护士是医院护理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其护理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接受到充分的治疗。护士的工作是非常繁重的,根据医生制订的治疗方案对病人进行护理,对病人的日常的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记录,供医生在确定治疗方案时的基础数据参考。据调查研究,一名护士每天行走的距离就可能达到六公里。

护士工作区域的设计,满足位置适中,开敞开放,与各区域联系便捷,保证能兼顾到每间病房的护理。适中的位置也减少护理人员护理时行动的距离,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保证病人得到良好的照顾。根据病人不同护理的要求,将对护理工作有严格要求的病房如ICU、监护病房设置在护士站附近,便于护士随时随地观察了解病人的情况,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护士工作区还应安排好更衣、休息等辅助空间,保障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提供良好服务的同时,也能拥有一个舒适、便利的工作环境。

2.2医生工作环境空间需求分析

医生主要工作是根据对病人病情的了解,制订相应的治疗计划,然后交由护士等执行。治疗方案的制订,借助医技等技术手段的诊查,结合医疗经验,有时也需要与其他医生进行讨论、会诊。为病人能得到高质量的治疗和护理,医生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还不定期地进行示教、讨论等教学活动。

医生工作区域适当封闭、独立,避免外界干扰,保证医生集中精力完成治疗方案的思考判断,同时医生之间的交流和示教教学等活动也不会对病人产生干扰影响。

2.3交通辅助空间的需求分析

现代化医院的设计越来越重视交通辅助空间的设计。保证医院整体交通明确通畅、各区域联系便捷、洁污分流等基本要求,还要考虑舒适度,人性化,空间环境美观等要求。交通辅助空间结合色彩、材料、质感等联系、区分医院的不同区域,增强识别性。建筑空间的局部变化,打破空间平淡、单调压抑的感受,丰富空间形态,提升医院的整体空间品质。

总结

医院建筑空间人性化设计需要从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行为心理需求出发,以人的尺度为设计依据,将物质层面的空间与精神层面的心理感受结合,创造出尺度舒适、层次丰富的人性化空间环境。通过空间环境的优化,缩短患者治疗康复时间、减少患者精神压力,提高医院的医疗品质和运营效率。

参考文献:

⑴李斌.环境行为学的环境行为理论及其拓展[J].建筑学报2008

⑵王鑫.黄锡璆.发展中的中国医疗建筑[J].城市环境设计,2011

⑶罗运湖.现代医院建筑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