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打造高效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打造高效课堂

干慧蔚

浙江省天台县平桥镇中学干慧蔚

课堂教学除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外,主要就是要出色地发挥每位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挖掘学生的潜力,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提高,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怎样才能使学生积极、直接、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以下几点:

一、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合理情境,培养学生爱数学的心态

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来自于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老师要努力把数学教学设计得更能引发学生的兴趣,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探索数学的实际情境。

例如,负数的引入,是初中起始年级教学一个难点。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和突破认知障碍,教师设计了贴近学生生活的输赢球的例子:在班级篮球赛的某一场比赛中,本班上半场赢球5个,下半场赢球2个,结果全场赢球7个;而在另一场比赛中,上半场赢球4个,下半场输球5个,结果全场输球1个,请同学们把这两场球赛的结果和正、负数挂起勾来。教师余音未尽,学生即刻沸然。一位学生给出如下回答:把赢球记作“+”,输球记作“-”,这两场球赛赢球数分别为:(+5)+(+2)=+7(+4)+(-5)=-1教师马上给以首肯与赞扬,同时又问:“哪些同学与上面思路相同?”几乎全班同学举手,气氛极为活跃。

二、要让学生亲身参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的过程需要热情和激情,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对学生的情绪的渲染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气氛,以趣激学,使探究新知的认识活动变成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自觉乐意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中心投影”时,教师在大屏幕上播放一段皮影戏及教师在灯光下做不同的手势,在大屏幕上形成各种各样的手影:活灵活现的狗头、飞翔的雄鹰、美丽的孔雀,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学生亲身体验手影的形成,体会了中心投影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

三、鼓励学生主动参予,创造课堂讨论氛围

课堂讨论是学生获取新知,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是引导学生群体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重要措施。教师要努力优化练习设计,做到富有趣味性、层次性、多样性、实践性等特点。

例如:在教几何初步知识部分,可以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数线段

①出示线段图,数一数有几条线段:

②说说你是怎么数的?看看有什么规律?

③引导归纳数线段的方法:分类有序

④把上面的线段图马上转化成三角形图,数一数有多少个三角形?

学生发现:方法与以上相同⑤再引伸一步,在图中添一条线段,这时图中又有多少个三角形?

学生通过观察,找到了规律,很快就化难为易了。将课堂教学气氛推向了高潮。

四、要让学生学会质疑,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接受评价和进行评价的过程。要适当创设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问题,利用错误辩析等方式,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进行评价,以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判断、作业进行反思和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例如“关于x的方程x2-2(k-1)x+k2-2=0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相等,求k的值”。学生只考虑到根和系数的关系:2(k-1)=k2-2,解得k=0或k=2,而忽略所求k的值应保证有两实数根,即△≥0这一隐含条件。针对此类错误,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联想,充分挖掘并利用隐含条件,明确解题方向,探索解题思路,从而提高学生思维和探索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再解类似的题目就不会出现错误了。如“k取什么值时,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12x+9=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学生很快根据题意列出:△=(-12)2-4·k·9=144-36k>0,解得k<0后,联想到前一个例题考虑不周到而出现的错误,就会很快想到k≠0的条件。

总之,学生学习不是单纯的吸收。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与学的整个活动,才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21世纪新时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