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开发路径探讨丰再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5
/ 2

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开发路径探讨丰再坤

丰再坤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濮城采油厂河南濮阳457532

摘要:为加快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进程,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通过加强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改善队伍结构,使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加快适应,早日成才,为企业发展和建设多做贡献。开展了专业技术人才现状以及培养工作的特点、规律和方法调查研究,旨在通过研究,解决此项工作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关键词:技术人才;培养;管理

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工作作风不扎实。部分青年技术人才自我意识较强,在工作中主动性不足,工作作风不实,与领导和大家沟通较少,遇事考虑不够全面,不够细致,有时候喜欢做表面文章,缺乏一定的刻苦钻研精神,虽然在岗位上也做了一些工作,但距离企业发展和上级的期望和要求还有一些距离。

2、奉献意识需提升。和以往的技术人员相比,部分青年技术人员没有经历过前线或者在其他岗位上锻炼时间少,有的毕业甚至不到一年直接进入到地质组、工程组、注水组等机关组室任职,艰苦环境磨练不足,对传统的东西了解相对较少,造成成长渠道有断层,工作生活中有攀比现象,而岗位的奉献意识则显得不够强。具体到工作生活中,谈到奉献牺牲精神,往往有距离感。

3、团队精神不够强。受寒冬期的影响,自身收入受影响,对企业发展信心不足,感觉自信心受挫,能力受限制,工作积极性受影响,自己情绪低迷甚至也会影响到他人,团队意识不足,甚至会出现一些对集体活动有抵触情绪,违反劳动纪律的错误,既不利于同事间相互协作,又给平时工作带来了影响。

二、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油田上产稳产难度大,人员工作压力大。

随着油田增储上产难度的逐年增大,作为前线生产单位生产任务的压力也逐年加大,专业技术人员长时间超负荷运转,身心处于疲惫状态,低投入、精神压力得不到缓解,使专业技术人员产生畏难情绪,特别是科研单位和油藏区,围绕资源接替,挖潜增储,提高效措施,负责全厂的油气上产任务,多产效益油气,提高生产效益。目前受油价不稳定影响职工的待遇受到一定的影响,但物价上涨快、房价高等一下突出的社会问题也给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心态带来不良影响。

2、技术人才结构不合理,存在着忠诚危机。

结构不合理、配置不科学是目前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队伍结构比例失调,从事科研开发和生产管理的拔尖人才和一专多能人才不足。另外,由于近年来企业人才流失比较严重,整体上职工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有老化的趋势。以地质研究所为例,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性缺员依然十分突出,全所职工将近100人,但直接从事油气主业科研生产工作的科技人员还不到二分之一,而且真正能承担重要科研生产任务的核心技术人才比例小;有潜质的、能独立开展科研生产工作的后备力量比例小;人员结构不合理,造成中间技术力量紧缺。如何留住人才,尤其是留住重要技术岗位的人才,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3、人员培养管理有不足,成才环境需提高。

随着油田“效益开发”目标的提出,油田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专业技术人才由于受工作学习环境局限性的约束,不能有效地理论联系实际,而在技术人才的培养上有时候还存在一些不足,具体措施上还存在着思路老套,单一,新技术、新方法培训没有跟上,有些年轻技术人才成才速度慢,不适应油田发展的现状,甚至出现考虑问题、干事创业中高度、广度、深度不到位的情况,这些问题都或多或少阻碍着单位的科学、有效、和谐发展,亟需解决。

三、加强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措施和建议

1、加强思想引导,着力培养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责任感

除了开会宣贯,地质研究所党支部建立了“和谐地质最美二厂”钉钉群,各支部、各业务室也先后建立了自己的钉钉群,上级文件、会议精神,政工组会在第一时间,以最快速度在群内向职工发布,不论是在单位还是在路上或是家里在让全所干部职工第一时间都能看到、听到上面的声音,并且还可以在群内开展讨论。利用钉钉群,很多同志也转发了中原电视、中原石油报等平台发布的很多正能量的感人事迹和先进典型。通过宣传,积极引导教育干部职工以提高措施有效益率为中心,认清全所工作与个人发展的关系,认清自身责任与完成油气产量任务的关系,认清全所产量、成本与个人收入的关系,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变危机意识为发展意识,把实现个人价值同推进全所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做到以热爱之心对待濮城采油厂、以忠诚之心对待研究所、以奉献之心对待岗位,立足多拿智慧油、多拿效益油,宣贯效果明显。

2、加强人文关怀,不断完善技术人才梯队建设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大学生从大学走向社会工作,大多数怀着满腔的抱负来到工作岗位,对自己的未来期望也高。而就业后油田枯燥、单调的生活工作环境与期望之间的落差会使他们思想消极、工作懈怠,倘若得不到及时疏导,有的萌发去意,有的随波逐流。年强的大学生大都来自外地,一方面面临着上产稳产的压力,另一方面还要直接面对总部买房,孩子上学等实际困难。地质研究所抓好人才层次规划与培养,做好人文关怀,今年以来,地质研究所四个工会小组根据厂工会“服务直通车”方案要求,结合单位实际,先后举办了技术交流4次,素质提升小课堂6次,小型室内娱乐活动9次,入户解决门窗防盗和安全用电用气3次(现场解决问题32处),使“走基层访万家”活动得到更好落实,活动受到了职工的好评,也提升了技术人员的归属感,增强了职工队伍的凝聚力。

3、加大培训力度,持续优化调整技术人才结构

进一步完善“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导师带徒”、“岗位交流”、“外培内练”制度。按照“提升中间、突出两头”的原则,分层次、有重点地抓好人才培养。“提升中间”就是提升科研骨干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通过参加骨干培训班、承担分公司重点科研项目等措施,激发科研骨干的创造活力。“突出两头”就是加大科研队伍带头人和年轻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分专业类型逐步建立专家工作室,通过专家授课、专家承担高级别科研项目等方式,发挥核心技术人才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导师带徒、油水井分析大赛等活动,强化基本功练赛加大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力度,激发青年科研人才勇于争先的工作激情。搭建成才舞台,采取青年科技论坛、五小成果发布会和优秀大学生评选表彰等活动,为年轻科研人员提素质、练本领、展才能搭建平台,也逐步实现了地质研究所“一岗精、二岗通、三岗会”和“转岗能上岗,上岗能胜任”的培训工作目标。

4、完善考评机制,打造畅通人才快速成才渠道

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实干者实惠是地质研究所探索建立的一套长期科学合理的选才用才机制,按照“好中选优、优中选优”的要求,严格落实以“德”为本,以“绩”取人,以“能”服人的原则,对技术人员成熟一个、培养一个、提拔一个,合理的安排岗位,做到才尽其用。近几年以来,仅动态室走向科级岗位的技术人员就有5人之多。在今年濮城采油厂的挂职锻炼岗位竞聘中,地质研究所又有2名同志分别走向了见习副所长的岗位。全所还有两名技术人员积极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希望和未来,没有一支高素质的青年专业技术队伍,企业和谐发展就后劲不足。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青年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为他们的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提高他们对企业发展的认同感,充分调动青年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在岗位上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为企业持续发展建功立业,做出每个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企业高技能人才自主培养模式与成效评估研究[D].徐琪方.浙江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