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杨崇训

四川省盐亭县安家镇中心小学杨崇训

摘要:在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材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部分的内容,学生首次接触几何方面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只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概念式的理论知识很难使学生真正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含义,所以教师需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计算公式的概念。如:“同学们看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式是低×高,那么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式是长×宽,同学们观察一下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有什么联系?”问题一出,教师可以利用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动态对比图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与长方形面积计算之间的练习及含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问;问题;策略

一、课堂提问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

1.加强师生互动。新课改倡导教师在课堂上要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师要树立师生平等的教学理念,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简单地将知识教授给学生这么简单,而是更侧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是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2.引导学生深入掌握知识。小学数学教材知识具有一定的连贯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手段引导学生掌握新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快更深入地了解知识内容,避免了直接性地进入到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中学生产生排斥、厌学的现象,也避免了教师在灌输式的教学中,学生学到的只是理论、公式化的数学内容,不能将数学知识真正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3.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目的地向学生提出提问,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接受课本内容,比直接性接触教材知识要容易得多,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达到“授之以渔”的教学效果。科学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从而达到发展思维的目的。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还可以进行自由的创新,而不是在教师下定义式的学习中形成固定思维,阻碍学生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学生回答问题的形式存在弊端。根据调查,目前大部分数学课堂上学生回答教师问题的形式都是学生举手回答或者学生集体回答,教师对这方面的创新意识非常薄弱,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很少给予及时的赞扬和激励,导致部分学生并没有参与到教师问、学生答的活动中。其实学生回答问题的形式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保证每位同学对问题都有所思考,而不只是平时经常回答问题的那几位学生。

2.教师对课堂问题准备不充分。虽然课堂提问有时候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即兴提出一些问题,但是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大部分都是定向的,目前大部分教师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知道一味地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忽视问题的科学性和计划性,使课堂提问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3.提问模式只以单一的教师提问为主,忽略学生主体。课堂提问并不只是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在课堂上依然以教师提问为主。学生没有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是阻碍教学效率提高的一大原因。

4.教师提出的问题死板无新意。小学是学生在学校学习数学思想方法的基础时期,有很多概念性的知识,于是有很多教师对问题的提出多倾向于记忆性、概念性、公式化的问题,虽然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但很大程度上是阻碍学生思维发展的,不利于今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

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效率的策略

1.科学提出问题。教师提问题要有一定的科学性,一是在问题的内容上,要保证问题的“含金量”即问题的作用性,能否帮助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一定的了解掌握,而不是空泛、无重点的问题,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无从下手,不着边际。例如可以利用一些问题缩短对一些知识点的教授时间。例如在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材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部分的内容,学生首次接触几何方面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只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概念式的理论知识很难使学生真正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含义,所以教师需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计算公式的概念。如:“同学们看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式是低×高,那么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式是长×宽,同学们观察一下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有什么联系?”问题一出,教师可以利用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动态对比图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与长方形面积计算之间的练习及含义。

2.注重对问题进行追问。教师的提问都是根据教学目标,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为目的设置的,但是有时候根据学生的回答思路可以通过追问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使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更娴熟。例如在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材中的认识时间部分,对时间的认识重在学生对时、分、秒之间的关系的熟练掌握,这就需要教师在问题提出后进行追问,帮助学生巩固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如:“大家都知道了我们的上课时间是八点整,那么一节课45分钟结束后,钟表的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哪里呢?”继而再继续提出:“第二节课的上课时间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将手中的钟表调至当时的时间。”

3.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并热情评价其回答。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问的目的之一,因此在教师提出问题后,要合理地为学生留出思考时间,保证提问的效率。根据调查,留给学生较宽松的思考时间,学生的回答会更准确,表达更流畅。另外,在学生做出回答之后,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科学评价,最好是做出夸奖,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回答问题。

总之,科学合理的课堂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学校要注重对教师提问能力的培养,为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课堂情境是不断变化的,教师要熟练掌握课堂提问这门艺术,将课堂提问合理巧妙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在课堂上教师要科学有效地提问,提高教学效率,掌握提问技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