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未分工论简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1

经穴未分工论简介

魏其龙

魏其龙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水川中心卫生院730912

1经穴未分工论认为狭义经络(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及其穴位)是人体功能未分工的部分。其来源是始祖多细胞(最早的多细胞生物)生物机体在人体的重演。狭义经络的功能特征是多功能(具备人体一切已分工器官系统基本形式的功能)、低功效;结构特征是低分化(在一些结构层次上分化性较低)。认为低分化的理由是任何已分工的器官,都以能表现出专门功能的的高度分化的细胞群作为其结构基础——已分工的器官没有一个例外。多功能方面作者着重证明其类血液循环系统性质和类神经系统性质。

2作者提出广义经络和中枢经络概念。广义经络即人体内一切通道,包括一切结构层次和一切方面。中枢经络被认为是狭义经络在大脑神经中枢的投影,是大脑这个已分工器官再分工的产物。

3对狭义经络类血液循环性质的定性研究证明功能与结构相统一,物质传输功能、通道管壁机制动力载体诸要素皆具备,才能算是对狭义经络类血液循环性质的完整认识。经穴的传输功能已为众多学者所发现(陈谟训原存信吴善令张维波田嘉禾祝总骧)。通道即组织间隙筋膜间隙(谢浩然)。管壁即筋膜。经脉的低流阻性即机制。动力者,没经连续的结缔组织束所发出的高频振动音。载体者,组织液。这分别对应于血液循环系统的物质传输功能;心血管管壁;血道的低流阻性;心脏及血管搏动;血液。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之每一经都有其相对独立性,但因经脉穴位的交会作用联系,所有狭义经络所包括的经脉穴位是一个整体。经过上述比较和类比研究,就定性化地较完备地证明了狭义经络的类血液循环系统性质。因而认为:狭义经络的物质传输功能与血液循环系统的传输功能在本质上没有区别。二者的区别仅在于传输量的大小和传输方式的不同。(前者是以双向为主的多向;后者是单向)

经穴类血液循环系统性质与血液循环系统之比较表

内容狭义经络血液循环

空间腔隙筋膜间隙心血管腔

载体组织液血液

腔壁深浅筋膜心血管壁

流向以双向为主的多项单向

动力沿经脉线高频振动心血管搏动

动力结构基础沿经半毫米宽菱形结缔组织束心电系统及心肌

内部重点联系点经脉间交会穴微循环系统

流速较慢较快

流动机制低流阻性低流阻性

主要功能物质传输物质传输

循经一定程度的深层半毫米宽连续的菱形结缔组织束有什么作用?从经穴未分工论看来,这是经穴传输物质的动力根源。它发出的高频振动音是狭义经络内组织液传输的动力。适应于经穴的多向或双向传输功能。心脏和血管搏动也是一种特殊的振动。由此可以预言二者之间必然存在传输动力方式的中间过渡类型——在一些动植物的机体上。

4若干预言——

A由于生物重演律和蛋白决定性状,预言胚层来源蛋白在狭义经络结构中的存在具有特异性。

B有学者发现经脉组织液中存在蛋白颗粒,有时呈液晶状。我们预言:这些蛋白颗粒有的功能类似于血液中的红细胞,有输氧功能,有的类似于白细胞,与免疫有关。在血细胞出现之前,生物机体总得有输氧和免疫功能承担者。

C由于恶性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对应于细胞则是分化程度越低。推理又认为狭义经络的结构具有低分化性。故认为:狭义经络是解决恶性肿瘤问题的极佳途经。

5生物板块现象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植物果实经络的规律性分布。西瓜、哈密瓜、香蕉的皮都被分割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块。这些块类似地球地壳的板块。分割者即是在果实蒂脐之间的数条经络。这样。经络即存在于板块之间。这个现象的本质意义需要探讨:是否植物果实经络处的分生组织存在密度较大,或有其他低分化表现。如果在植物果实经络处发现低分化现象,即是对人体经穴低分化性的间接证明。

6讨论

A中医现代化,西医本土化和由此导致的中西医学理论一体化在医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

B狭义经络本质研究是中医现代化(精密化)的突破口。

C一十二年前,经穴未分工论因为能全方位的解释大部分经络现象、内部逻辑自恰、预言能力,已经是一个成功的科学假说。个人愚见:今天由于狭义经络类血液循环性质的归纳推理完成,如果再能证明本文所预言的诸经络现象存在,即可认为经穴未分工论是一个初步成功的科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