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流域沟道治理中的滚水坝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析小流域沟道治理中的滚水坝设计

赵海仙

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45

摘要:滚水坝为小流域综合治理常见的小型沟道治理工程,为拦蓄沟道来水用于坡面林草、耕地的浇灌和牛羊的饮用,在主沟道修建的蓄水工程,以和顺县石板沟滚水坝为例进行设计。

关键词:滚水坝;小流域;沟道治理

1、工程概况

本工程滚水坝位于回黄流域石板沟村东主沟道,沟道底宽为20.m,坝址处河床为砂砾土,沟道右侧岸坡为砂砾土,左侧岸坡为岩石。地理位置为东经:113°33′46″,北纬:37°28′44″。

2、设计依据及技术规范

1)现场勘测及测量有关数据

2)《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51018-2014)

3)《山西省水文计算手册》

4)《山西省淤地坝工程技术规范》

5)《水力计算手册》

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

3、设计标准

根据实际地形及《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该滚水坝工程级别为2级,设计防洪标准为5年一遇设计。

4、水文计算

由于流域无实测资料,采用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本节计算参数全部按照《山西省淤地坝工程技术规范》进行。

1)设计暴雨量的计算

采用公式:H24P=KP×24

式中:H24P──频率为P的24小时暴雨量(mm);

KP──频率为P的皮Ⅲ型曲线模比系数;

24──最大24小时暴雨均值(mm)。

查《山西省水文计算手册》得:24.=59.5mm,Cv=0.50,K20%=1.326;则:

H24,20%=1.326×59.5=78.90(mm)

2)设计洪峰流量的计算

采用公式:QP=C1×H24P×F2/3

式中:QP──频率为P的洪峰流量(m3/s)

C1──洪峰地理参数

F──坝控制面积(km2),F1=9.29km2

查《规范》表3—1得:C1=0.17,则:

Q1.20%=0.17×78.9×9.292/3=59.27(m3/s)

3)坝高库容关系

坝高库容从1∶10000地形图量取,先求出每根等高线的水面面积,乘5m层间高,得层间库容、累计总库容,见坝高~库容~面积计算表(表1)。

表1滚水坝坝高库容计算表

5、结构总体设计

石板沟滚水坝分溢流段和非溢流段,溢流段布置在河槽的中间。拟定坝顶宽2.0m,坝体上游面为直立面,下游坡比1:0.75,坝体采用浆砌石砌筑,右侧坝肩深入墙体1.0m,左侧坝肩深入墙体0.5m。下游河床为砂砾土,不考虑消能,只是本滚水坝下游右侧河床需淸淤(见图1)。

1)溢流段设计

石板沟滚水坝沟道基流量0.001m3/s;受益区面积约92.36hm2,其中乔木林73.99hm2,经济林18.37hm2(沟台地间作)。参照农业不同作物丰产经济和农田灌溉试验成果,一个灌溉周期内受益区林地的需水量1349m3。考虑牛羊饮水和项目区上游产业调整(蔬菜大棚的需水),据本滚水坝坝高~库容计算表,确定滚水坝溢流坝高度为2.5m。

图1滚水坝平面布置图

溢流段位于浆砌石坝的中间部位,横断面为非真空溢流圆角梯形剖面的形式,溢流坝段长20.0m,高度为2.5m,取溢流段顶宽2.0m,剖面尺寸采用下式确定:

因溢流坝为单孔堰,侧收缩边数N=2,溢流宽度b=20.0米。按圆形墩头由圆形墩头收缩系数表查得墩形收缩系数k=0.015,则侧收缩系数

表4溢流段设计水头成果汇总表

3)溢流坝侧墙高度设计

溢流段水面曲线采用下式计算:

式中:h——溢流坝面各处水深(m);

q——单宽流量(m3/s/m);

H——从上游最高水位至坝面该点的距离(m);

V——对应坝面各点的流速(m/s)。

溢流坝侧墙由水深加安全超高确定,安全超高为0.3m~0.5m。计算结果见表5。

表5溢流段水面曲线计算表

溢流段下游侧墙高取0.8m。

详见图2。

图2滚水坝结构

4)墙体稳定分析计算

非溢流坝坝高4.625m,基础深1.1m,上游水深3.75m,下游河槽水深0.33m,采用浆砌石块砌筑,砌体容重22KN/m3,地基与砌体间的摩擦系数f=0.45,地基地基的允许承载力[σ]=1200KN/m2。

(1)坝体荷载(以1.0m坝长计算)

自重:

G1=4.625×1.1×1×22=111.93KN(↓)

G2=2×4.25×1×22=187.00KN(↓)

G3=1/2×2.625×3.5×1×22=101.06KN(↓)

G4=1/2×0.6×0.8×1×22=5.28KN(↓)

水压力:

P水1=1/2×10.0×3.752=70.31KN(→)

P水2=1/2×10.0×0.332=0.54KN(←)

扬压力:

浮托力:

wφ1=10.0×1.0×0.33×4.625=15.26KN(↑)

渗透压力:

wφ2=1/2×10.0×(3.75-0.33)×4.625=79.09KN(↑)

滚水坝受力计算详见表6和图3。

表6滚水坝受力分析计算表(对A点取矩)

图3滚水坝受力分析图

(2)坝体抗滑稳定分析

σ=99.91KN/m2<[σ]=1200KN/m2,34.54KN/m2>0

(不会产生拉应力)。

说明坝体安全。。

滚水坝偏心距及地基承载力见表7。

表7浆砌石滚水坝稳定分析结果表

6、结语

鉴于目前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大规模的开展,本文主要是在小型沟道治理工程—--滚水坝方面进行了设计技术的探讨,互相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有利于今后类似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