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观摩课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一堂观摩课的体会

宁小伟

邵东县魏家桥镇官桥铺中学

宁小伟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人们常常用“教无定法”来描述教学艺术的复杂性。但是,教学方法只有服务于教学目标,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教学有法”!在课堂结构上作一些设计探讨,充分调动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是非常有益的。

为了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双基,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推行“目标教学”,将会达到预期的效果。现将以“目标教学”为教学模式的一堂观摩课的几点体会。

一、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整堂课的中心。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第一册,2、4节,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课本和教参对本节课的要求只是:会在图形中找出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但通过反复阅读教材,研究大纲发现,这节课看似简单,是纯概念的教学,实际上学生要真正掌握并不容易,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中的较复杂的图形中辩论这三种角,况且这节内容又是后面一系列问题的套子,因此,一旦本节课的知识要领掌握不好,不仅给本节课带来学习不便,更影响下单元的平行线的学习,经过反复探究,找到了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是:分清“截线”和“被截线”,为此,制订了下列目标:

1、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识记。

2、分清“截线”和“被截线”——领会

3、能在图形中熟练地找出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运用。

制订此目标的好处在于:从目标中直接提出“截线”和“被截线”的定义,过渡自然,同时,给学生创设了情景,培养了学生急于获取新知识的欲望。

二、实施目标

实施目标过程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一堂几何课的成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各科都有各科的术语,学生要把自己的思想方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必须说“行话”,因此,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对定义、定理的叙述是正确、严密、熟练,尽量做到简练,给学生做出示范,让学生模仿。例如:图(1)中的∠1∠2∠是同位角;是直线AB和直线CD被直线EF所截而成的。让学生重复两遍,再说说图中的∠3∠4、∠5和∠6这两对同位角,这样反复练习,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习兴趣

一图多用,一题多变,采用变式训练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几何而言,兴趣是学好的前提,如:讲析例2,如图2)∠1和∠2是什么角?∠1和∠2呢∠1∠4呢?它们分别是由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而成的?

讲完后我又启发同学的思考:若上题中的AB和CD交于点P,如图,那么∠P和∠4又如何?∠P和∠1呢?

再次提醒大家:先确定“截线”和“被截线”。同学们通过思考、讨论,终于判断出∠P和∠4是同旁内角,是直线AB与直线EF被直线CD所截而成的;∠P和∠1是同位角,是直线EF与直线CD被直线AB所截而成的。在此基础上,继续启发:若再加一条射线GH(如图3),那么∠5和∠4是什么角?截线和被截线分别是谁?∠6与∠P呢?为什么?通过这样层层深入,使学生获取了辩论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要领,引起了大部分同学对学习几何的兴趣,从而使这节课顺利地完成了所订目标。

实践使我认识到,目标教学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目标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数学,让数学服务于实践,坚持目标教学,才能发挥它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