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学生的运动损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8-12-22
/ 2

如何避免学生的运动损伤

丁伟

【摘要】在平时训练过程中,有不少学生出现了运动损伤,给学生的前途和训练工作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如何避免运动损伤,是教练员学生值得深思的地方。本文就此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学生;运动损伤;避免;运动训练;过度训练

Howavoidthestudent'ssporthurt

DingWei

【Abstract】Theredisn'tafewstudenttoappearsporthurtinthepeacetimethetrainingtheprocess,givethestudent'sprospectandtrainworkallresultedinverybigofinfluence,wehowavoidsporthurt,isacoachmemberstudentplaceworthyofthinkdeeply.Thistextnowputforwardsomeviewpointandsuggestion.

【Keywords】Student;Sporthurt;Avoid;Sporttrain;Excessivenesstrain

【中图分类号】G33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36-3619(2008)11-22-0090

引言:教练员常根据学生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学生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学生在训练中承受了一定的运动负荷后,必然会产生相应的训练效应,但并非只要施加了负荷,就一定会产生良好的训练效应。如果负荷过小,则不能引起机体必要的应激反应;而在不恰当训练或过度负荷下则会出现劣变反应,甚至出现运动损伤。

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和建议:

1.提高学生预防意识、时刻注意安全

教练员首先要教育学生认识预防伤病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训练过程中不要分散注意力。那种漫不经心,边练边聊式的训练所造成的损伤随时可能发生。

其次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食品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训练习惯,增强安全意识,包括防寒保暖、预防中暑等因素。特别是冬天,在高强度的训练结束开始休息时要及时加衣防寒。

在训练过程中要教育学生注意身体变化,当感觉“我不行了”、“不能再练了”的信号时,要及时调整。否则,离受伤就不远了。这时要及时和老师沟通,老师也要注意学生的训练状态和训练反馈,避免过度训练、出现运动损伤。

2.正确合理训练

正确训练包括几个方面:一是身体每个部位训练方式的正确性,而且安排每个练习前后顺序要合理,要求神经系统处于较为兴奋、能量供应充沛的练习安排在前面,易产生疲劳或需要产生疲劳的练习安排在后面;技术性强的练习安排在前面,素质性练习安排在后面;对其他练习产生良好影响的练习放在前面,不产生影响或有不良影响的练习放在后面。二是日常训练中,要加强全面身体素质训练和基本技术训练,以提高机体对不同训练项目的适应能力。尤其要注意身体薄弱部位和机能的训练,以提高身体抗病抗寒能力。另外,要注意小骨肉群的训练,促进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三是合理安排运动训练量与强度,避免单一训练方法,防止局部负担过重造成肌肉、关节劳损或过度疲劳。要遵循“循序渐进”和“区别对待”的原则,尤其要注意,比赛前几天运动量与强度的调整,一般赛前量小而强度较大,但不要使肌肉过度疲劳。

3.认真做好准备活动、放松活动

平日训练和比赛,学生要养成充分做好准备活动、放松活动的习惯。准备活动的内容、负荷量与强度应根据训练内容或比赛项目的特点以及个人身体状况和气候等因素而定。主要运动部位或易伤部位的准备活动尤其要做充分。一般而言,准备活动结束与训练或比赛开始的时间间隔一般不超过15分钟。准备活动的强度以45%V02max强度,时间在10~30分钟为宜,以期比赛时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提高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水平。另外,准备活动也可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使体温升高,从而使肌肉的伸展性、柔韧性、弹性增加,从而预防运动损伤。

放松整理活动是消除学生在体育训练中产生的“运动状态”,促进体力和精力恢复的积极性方法,它可以促使人体从紧张的运动状态,逐步过渡到安静状态;可以缓解由于力量练习带来的肌肉酸痛;可以偿还氧债,加速消除运动时产生的乳酸;加速下肢血液的回流,保持心血系统的正常机能,减缓头晕、恶心等不良症状。

4.及时治疗小伤小病

平时学生如果有小伤小病要及时治疗,不能掉以轻心,以免病情加重,影响训练或比赛。学生应自备一些常用药物,如感冒药、红花油、云南白药气雾剂,做到有备无患。

5.合理营养膳食

所谓合理就是在遵循共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迎合个体的特殊要求,让合理的营养快速修复我们有意破坏的肌纤维,使之更加健壮,从而使受伤概率大大降低,如每天运动后即刻补充适量的优质蛋白,可以减少肌肉的持续消耗,促进肌肉的迅速成长。另外,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更是学生营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运动能力的恢复有着密切的关系。优质氨基酸还可以促进疲劳消除,保障良好的学习状态和睡眠质量。日常食物中,鸡蛋、大豆、牛奶、牛肉、鸡肉、鱼、虾等都属于优质蛋白。如果学生家庭条件允许的话,在能保障上述食物的前提下,可直接服用纯清蛋白粉,康比特健身饮等。

在训练实践中,对机体的负荷通常都是连续施予的,几次负荷之间不同的间隔和联系,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如果在前次负荷后机体的超量恢复阶段再施予负荷,会使机体水平不断提高;而如果前次负荷后运动员的机体还没有得到恢复便再次施予负荷,会导致机能水平的下降。不恰当或过度训练会对学生机体带来很大的破坏,会导致学生的健康状况和体能的明显下降,使运动创伤增加,甚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所以,在训练中,我们只有遵循学生的现实可能和人体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竞技能力的需要,给予相应负荷,才能让学生取得理想、有效的训练效果,另外,我们还应制定科学地训练计划,健全多级训体制、建立和强化正确的训练动机,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促进体育事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运动训练学》田麦久等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运动生理学》邓树勋等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王瑞元等主编《运动生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