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两次渡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毛泽东的两次渡河

李元蓉

(延安革命纪念馆,陕西省延安市716000)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对蒋介石发动的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退出中央根据地瑞金,开始了长征。历时一年,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随后由瓦窑堡移住保安。1937年1月13日,进驻延安。从此,西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延安,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中心。

1937年11月,为了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毛泽东亲自部署指挥了直罗镇战役,并且取得了胜利,同时还解决了当时在陕北出现的肃反问题。直罗镇战役的胜利和肃反问题的解决,使中共中央在陕北终于站稳了脚跟,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来考虑和处理许多全局性的问题。

党中央到达陕北时,中日民族矛盾进一步加剧,为了尽快使国内阶级斗争的车轮,推上民族战争的轨道,中国共产党高举“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旗帜”,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主张。

党中央到达陕北后,真正的困难才显现出来,一方面,西北革命根据地面积虽然不算小,但是沟壑纵横,土地贫瘠,经济发展相当落后,而且连年的自然灾害,以这种情况养活陕甘红军已s经很不容易,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之后红军给养更加困难另一方面从军事方面来看,数万红军集结于陕北,很容易遭到国民党优势兵力的围攻。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周恩来为副主席。当会议讨论到红军主力的下一步行动时,大家都把希冀的目光投向了毛泽东,可他却只是低头吸烟,大口大口地深吸,烟头不时闪耀着火光,眉宇间凝结着沉思的皱纹。突然,他饱吸了一口烟,仰头说道“东渡黄河”!这气壮山河的声音,使大家为之一惊。

毛泽东提出的东渡黄河的主张,有人却担心地说:“陕北是我们唯一的根据地,过河就会丢了根据地”,还有人认为红军长征刚结束,部队应该养精蓄锐才对等等的观点。毛泽东却一再讲:“在发展中求巩固才能巩固”,“东征抗日可以唤起民众,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也能壮大红军”,“东征抗日意味着我们要进行抗日战争,结束内战!”毛泽东的讲话给大家带来了希望,也鼓起了干劲儿,会议气氛也变得热烈活跃。

随后,中共中央决定红一方面军以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的名义,渡河东征,打通抗日道路。

这次东征是从1936年2月20日开始,在山西红军在山西境内黄军遭到阎锡山军队的阻拦,红军被迫进行自卫反击在兑九峪同敌展开激战,红军南攻临汾,北逼太原,阎锡山惊慌万状,急电蒋介石增援,蒋介石即调十个师的兵力入晋,企图彻底消灭红军,摧毁陕甘根据地。为了顾全大局,避免内战,红军主动回师陕北,5月5日,中共中央发表了《停战议和,一致抗日》的通电,宣告东征结束。

东征历时75天,共消灭国民党军7个团,俘敌4000余人,缴枪4000余支,炮20余门,并且扩大红军8000余人,筹措抗日经费30万元,广泛宣传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为以后开辟抗日根据地打下了基础。

虽然这次东征并没有达到中共中央所预期的目标,但它使我党从政治上和军事上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毛泽东总结东征时,概括了四句话:打了胜仗;唤起了民众;扩大了红军;筹集了财物。

红军东征,是毛泽东主席亲自指挥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最后一次重大战役。是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陕北的奠基礼,也是动员和实现全民族抗日救亡的前奏曲!红军东征所彰显的东征精神,必将激励现代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而东征就是主席来到延安之后的第一次渡河!

那是在十三年后,1948年3月23日,陕北大地乍暖乍寒。

汹涌的黄河漂浮着冰凌,一路喧哗,一路跌宕,从秦晋大峡谷迅疾地穿过。

从1935年10月19日,毛泽东率领的那支红色之旅在陕北的吴起镇结束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开始,直到这一刻,他又来到陕北吴堡县的一个名叫川口的渡口,他要离开陕北,去夺取全国的胜利。

这一来一去,刚好十三年。

这十三年又是怎样的一个十三年啊!我们相信,陕北大地上生长的每一颗树,将这改变中国命运的十三年,将这充满传奇,非凡卓越的十三年已经录制到年轮里,黄土地上的每一座山峁在这一刻都变成了纪念碑,碑面上写满了共产党在延安十三年的辉煌业绩,包括每一个细节都不曾放过,为的是让后来者来认真品读这部无言的红色传奇。

毛泽东坐上了驶向河对面的木船,他在艄公那嘶哑的,充满悲苦而又不失悠扬的船工号子声的伴陪下渡过黄河,踏上晋绥解放区的土地。

说来便来,说走就走了,毛泽东总该给生活了十三年的这块土地留下一话吧?毛泽东开口了,他神情凝重,饱含深情地望着陕北大地,说了这么一句话:“陕北是个好地方!”

不须多言,有这么一句话就足够了。这句话的分量之重,可胜过万吨黄金;有这么一句话就足够了,这是一句能让人听后热泪迸溅的暖心窝子的话。

毛泽东走了。这个一旦跨上马背,整个中华大地都不够他驰骋的伟人,这一次,他要去的地方不是别处,而是要到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广场去向全世界发布一个宣告。也就在毛泽东告别陕北不到一年零七个月,他和他的战友们拂去肩上的征尘,在北平的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历史选择了延安,延安铸就了辉煌。毛泽东没有忘记陕北这块土地,没有忘记延安人民,就在共和国刚刚成立二十五天,他就给延安人民发来了复电。文中指出;我并且希望,全国一切革命工作者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是一代伟人对延安人民的殷切期望。殷殷之情,充满字里行间。延安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使延安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许多曾在延安工作和生活过的老同志看到延安翻天覆地的变化后,不无感慨的说:“延安除了宝塔的位置没变之外,其他变得让人都不敢相认了。还是贺敬之的诗咏赞的好:“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延安变了,变得富裕了,变得文明了。山绿了,水也清了,当年裸露的黄土群山和萧条的村庄已走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在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变的东西,这种东西往往不是物质,而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这未变的就是延安这块土地以及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依然将延安精神作为自己的传家宝,使延安精神在这块土地上发扬光大。“延安往事”已成为岁月珍藏的记忆,但延安精神却成为我们奋进的强大动力,让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作者简介:李元蓉(1990.05-),女,陕西省延安市人,当前职务:讲解员,当前职称:助理馆员,学历:大学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