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班级管理“高度自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1

让班级管理“高度自治”

黄照锋

黄照锋贵州省盘县洒基镇中心校553500

让班级管理“高度自治”,即在班级管理中恢复学生作为“主人”的“合法地位”,享受他们应有的空间,行使他们应有的权利和义务,让他们在自我管理中学会管理,以“他塑”去促进“自塑”。实行民主化管理,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当家人。

一、下放班主任的“人事权”

毋庸置疑,班干部通过公平竞争,民主选举产生,已成为普遍现象,这样诞生的班干部自己心中多了一些信心,在同学们心目中多了一些威望,工作多了一些主动性,管理上更具战斗力。通过这样的活动,也在同学们心中渗透了现代的公平竞争意识。但新一届“领导班子”并不稳定。扪心自问:我们有多少次因为自己的喜、怒、哀、乐而频繁地随意任免、换人?说道底,这还是班主任独裁下的假民主。为了保住“乌纱帽”,小干部最终成了察看老师颜色的“小傀儡”,“两面派”,长此以往甚至形成小帮派,严重地影响了良好班风的形成。因此,班主任要充分尊重民主选举,尊重每一个小干部,调换干部坚持走“群众路线”,放权于学生,确保班干部队伍的稳定。这是让班级管理“高度自治”的基础。

二、削弱班主任的“话语权”

现象表明:现在的学生最不感兴趣的课就是晨会、周会。大凡班主任都上成了“批评课”、“纪律课”,教师在上面“师道尊严”,学生在下面“洗耳恭听”。晨会、周会成了班主任的一言堂,剥夺了学生的发言权和活动的时间。学生才是晨会、周会的主人。班干部可以借晨会、周会小结、汇报班级的情况,全体同学可以借此开展活动愉悦身心,提高班级凝聚力。即使班主任有任务传达,也应和颜悦色地与学生交流。

魏书生先生在班级管理上体现的一个核心——“商量”,这两个字给我很大的启示,它不但可以营造一个民主、和谐融洽的班集体,可以增进师生情感,更重要的它能让老师对个体学生心理有预知。试想,一个班集体凡事有了“商量”,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学习、生活,我们的每一位学生成了一个个“小老师”的角色,班主任不也就“无为而治”了吗?

三、摈弃班主任的“监护权”

不难发现许多班主任有“泡班”的习惯,他们早晨陪读(早读),中午陪吃(午餐),午后陪睡(午休),甚至下课还停留在教室,实行全天候“监控”,担心的是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一旦失控会被学校“扣分”,影响班级荣誉,失去“先进班级”的光荣称号。如此一来,“高度自治”就失去了“原生态环境”。试举一例:午睡课有教师陪睡(注:教师陪睡在许多学校已形成制度),值日的小干部就成了“花瓶”——当摆设。诚然,午睡课的纪律相对难以保障,但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小干部能管理好,只要班主任给予足够的信任,帮助分析针对问题之所在,几次便能达到理想效果,班主任起初只要偶尔巡视而已。试想如果午睡课学生都不能自主管理,实现班级管理的自主化岂不是“纸上谈兵”。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把空间还给学生,把管理实践的机会让给学生,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自主管理,这是让班级管理“高度自治”的关键。

“高度自治”是班级管理一种文明的体现,反映的仅仅是我们班主任工作朝着新课标理念迈进的一种姿态,但有了这一步,距离既定的目标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