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6-16
/ 1

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郭艳

郭艳

(容城县容城镇第一中学河北容城071700)

【摘要】体育文化素养是人们通过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和对体育活动的参与而形成的各种体育能力和行为的综合表现。它是通过体育知识的深浅、体育技能的优劣、体育技术的好坏、体育意识的强弱、体育个性的突出与否来表现的。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是适应现代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适应当前激烈的竞争和未来社会竞争必须具备的个人品质积淀。

【关键词】体育教学;注重;提高;体育文化素养

1.通过体育教学,建立体育文化认知体系

提高体肓文化,培养体育意识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投入到各项体育运动中来。在体育运动中练就一定的运动技能,进而强身健体,并形成百折不挠、勇于拼搏的顽强意志品质。在体育教学中,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掌握动作技术,形成运动技能和技巧。运动技能是技能的一种形式,它是由通过相应的神经所支配的骨骼肌运动来实现的一系列外显动作,以合理、完善的程序所构成的一定动作方式,当学生按照运动技能的要求通过反复练习,掌握了某种动作方式,形成动作系统,并能充分利用自己的体力去完成时,即标志其某种运动技能的形成。在现行的教学体系中,运动技能的教学一直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但就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程度而言,教学效果不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对运动技能的基础教学和训练不够重视,造成学生的运动伤害,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打击了学生提高运动技能的自信心。针对这此问题,我大大加强了基础教学和基础训练的力度。比如篮球,它是中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在教学中,首先加强基本技术的教学,强调控球技术练习,步法的训练,身体协调性的训练,同时,结合基本战术的教学比赛,使学生通过一定的练习,掌握篮球的基本运动技能,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又如,在双杠教学中,首先要进行一些辅助练习,即发展上肢力量这一素质练习,然后再进行双杠内容的教学,若支撑双杠的力量都没有,还何谈双杠练习,故基础教学和基础训练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和加强这一环节,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基本技术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减少运动伤害,达到提高运动能力的目的。

2.发掘体育个性,注意扬长避短

体育文化素养的普遍提高依赖于体育个体的体育文化素养的提高。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我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注意对体育个性的发掘和培养己成为体育教学追求和探索目标之一。具体落实到体育教学中,那就是因人制宜,因材施教。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的先天条件造成了被教个体的各种差异。譬如,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根据其活泼好动的生理、心理特点,应以培养兴趣为主,施于广泛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教学,以发现学生的个体特质,加以引导,培养兴趣,促其发挥特长,借以提高个体的体育文化素养。在教学中,把教学内容贯穿于有趣的教学形式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他们在轻松、和谐、有趣的环境氛围中达到锻炼身体、掌握体育知识的目的。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应加强其良好的体育锻练习惯的培养,使体育锻炼成为主动的、终身的体育意识,养成体育习惯;对于不同性别的学生,更好的根据他们不同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区别对待,加以引导,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各自的身体优势;对由于先天的素质造成的个性差异,应注意培养其特长,挖掘其潜能,弥补其不足,使之向特长鲜明、全面发展的方向努力。这样随着体育个体的体育文化素养的提高,将极大的带动整体的体育文化素养的提高。

3.培养体育道德,坚持“道德”第一

体育道德是人们在体育活动中所依据的思想道德规范。优良的体育道德将极大地促进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而恶劣的体育道德作风将极大地伤害着体育运动的正常进行。如臭名昭著的英国足球流氓;屡禁不止的兴奋剂丑闻;学校里也时有发生强占场地现象;在身体接触密切的运动项目中,如足球、篮球有意识地恶意报复性伤害等。这些都极大地困扰着体育运动,危害着体育活动的健康发展。虽然这些恶劣的行为对于蓬勃发展的体育运动来说是个别现象,但他们所造成的危害绝不能低估。如每学期的运动会或小型竞赛,学生们都表现为极强的集体荣誉感,但也不乏少数同学为了取得成绩做出不文明的行为,我们应在肯定其集体荣誉感的同时,指出其错误的行为只会给集体带来耻辱,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这不仅是体育运动能健康有序的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的建设人才的道德要求,更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收稿日期:201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