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的新型固定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4-14
/ 2

锁骨骨折的新型固定方法

曾涛

曾涛(江西省永丰县人民医院江西永丰331500)

【中图分类号】R6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2523(2011)04-0110-02

锁骨骨折临床较多见,约占全身骨折的5.98%,占四肢骨折的20%,由于解剖位置的特殊,以中外1/3处骨折为主,由于骨折的近端受胸锁乳突肌牵拉而向上、向后错位,远端受上肢重力和胸大肌的牵拉而向下、向前变位。一般利用手法很容易复位,用传统的多种外固定方法固然有一定效果,然而传统的固定方法导致的重新错位及畸形愈合屡见不鲜。如何有效的控制其骨折整复后再次变位,而达到预计效果。通过曾氏几代名医的临床探索及我院本课题组数十年的临床实践及创新,用一种新型的固定方法弥补了以上几种传统的固定方法的弊端,扬长避短。经临床验证及X光片证实均达十分满意的效果,特简介如下,请同道指正。

1使用材料

敷料:10×10cm22块;棉垫:3块;高低垫:1个;葫芦垫:1个;胶布3×30cm22块;绷带10cm宽2卷

2固定方法

按手法整复后维持牵引,主者将敷料平敷于骨折处,上加高低垫(高端压于骨折处的锁骨上窝内,低端压于骨折处),上面再放一块敷料压上葫芦垫,用胶布呈“X”形暂时固定以上压垫,以对抗胸锁乳突肌的牵拉力(见图1),然后在两腋下及颈下部各放入棉垫一块以保护腋下动、静脉,神经及颈腋部肌肤。再行新型“人”字绷带固定。放上绷带一尺半后,从骨折处经上背部达对侧腋下,横过胸骨角到骨折处,入伤肩背侧达伤肩腋下,通过伤肩前侧返回骨折处来回包绕二层后,在第三层达骨折处时绷带首尾两段在葫芦垫中央进行旋转交锁,(见图2,尾段围绕首段在近骨折处旋转5400C)再过伤肩背侧,通过伤肩前侧,达葫芦垫前外侧时又行交锁。过背后侧达健侧达腋窝后过胸部达葫芦垫的前内侧时行交锁,又从伤肩背侧达伤侧腋窝,来回包饶6层即可。第四次交锁应在葫芦垫的后内侧,第五次交锁应在葫芦垫的后外侧,第六次交锁应在第五次和第三次交锁之间,第八次交锁应在第三次和第四次交锁之间,第九次交锁应在第四次和第五次交锁之间,第十次交锁应在第九次处偏外1cm处,第十一次交锁应在第十次处偏外1cm处,第十二次交锁应在第十一次交锁处偏外1cm,最后首尾连结于患肩前外侧。通过交锁点和首尾绷带在葫芦垫上或周围的走向(见图3),可把葫芦垫牢固的压在骨折处。此方法可固定伤肩外展度,防止肩部下垂,维持骨折对位对线。

3临床资料:(100例报告)

3.1患者选择:随机选择10岁以上锁骨骨折无并发症(合并血管、神经压迫,开放性骨折等)者。性别:男80例,女20例,男多于女性,为4:1;年龄:10—17岁29例,18—50岁68例,50岁以上3例,多见于成年。暴力性质类别:间接暴力引起87例,直接暴力引起13例,右侧76例,左侧24例,双侧骨折者无。

3.2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优:对位对线良好、无压痛。患侧肩部无下沉和向内前侧倾斜。上肢活动自如。良:对位对线尚可,无压痛,患侧肩部无下沉和向内前侧倾斜,上肢活动自如。尚可:对位对线欠佳,无重叠,骨折处突起,无压痛,患侧肩部无下沉和向内前侧倾斜,上肢活动自如。差:对位对线欠佳,重叠大,骨折处突起,压痛,患侧肩部下沉和向内前侧倾斜,上肢肩关节微障。100例患者固定、愈后随访:优85例,良10例,尚可5例,杜绝差的病例。

3.3典型病历:吴××,男,20岁,抚州唱凯镇人,于1988年5月22日不慎摔跤时左手掌着地,致其锁骨中外1/3骨折,复位后用该法固定检查“对位对线良好”,11天换外固定,25天后复片“对位对线良好,有大量的骨痂形成,达解剖性修复”,30天后拆除固定,外观无畸形,无肿胀,无压痛,功能完全恢复。

李×,女,12岁,江西永丰县人,于2010年8月3日滑旱冰时不慎摔倒,右肘着地,致其右锁骨中外1/3斜形骨折、有错位重叠,复位后用该法固定检查“对位对线良好”,10天后复诊无异常,30天后拆除外固定,外观无畸形,无肿胀,无压痛,功能完全恢复,复片达解剖性愈合。

4临床体会

4.1可明显看出锁骨骨折新型固定方法,两腋部拉力越大其合力(葫芦垫上压力)越大(见图4).患者为缓和其合力过大而引起骨折处的剧痛,自然使双肩呈上提外展位,从而防止远端向下前移位。由于上述位置使患者时刻保持挺胸抬头的自然位,可避免断端间的重叠移位。高低垫压于锁骨窝及骨折的断端上,防止了近端向后上方移位(见图5)。上法综合解决了锁骨骨折后三种作用力,导致其三种复合移位所需的三种对抗力。

4.2新型固定方法,既有中医特色,又有中西医结合的优点。方法简单、材料经济、固定可靠、操作易掌握,能增加其骨面的应力,促进骨折提前愈合。

4.3本固定方法效果满意,通过拍片提示,基本上能维持手法复位后骨折对位对线原状,不易再次移位,疗程短,疗效高。此方法比传统的固定方法痛苦少,效果肯定,畸形愈合率低;与现代手术固定比较,不手术不住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与经济负担,无感染无疤痕。适用于各种无并发症锁骨骨折的外固定。患者更乐意接受。

参考文献

[1]王亦璁主编《骨与关节损伤》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年。

[2]杨克勤主编《骨科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

[3]葛长海行主编《中攻正骨手册》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

[4]朱惠芳行主编《整骨手册》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

[5]天津医院骨科主编《临床骨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年。

[6]杜自明主讲《中医正骨经验概述》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