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汉语阅读习惯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儿童汉语阅读习惯培养

王颖

鞍山师范学院鞍山辽宁鞍山114005

【摘要】阅读是人类必备的能力,大脑对文字的反应是“理解”、“判断”、“分析”、“质疑”、“反思”等层面的思维模式。高效阅读的心理模式是在接触到文字后在大脑中的第一反应是对文字字意的提取,并迅速地对这些文字做出分析、判断、推理,快速准确地从大脑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这个字或词在这段文字中所表达的最恰当的、最合适的含义。

【关键词】儿童;汉语阅读;习惯培养

一、阅读的重要性

当今互联网、报纸杂志、电视、书籍等各种传媒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信息量的激增以及信息量的不确定性,对人们筛选信息的能力和策略及阅读信息的速度和质量方面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信息的主要载体是文字,阅读仍然是获取信息的最佳途径,随着书籍阅读的目录化、报刊阅读的标题化和一般阅读的电子化倾向的出现,培养学生全新的阅读习惯和技能、加大他们的阅读量和阅读速度,意义非同小可。

阅读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并影响读者的非智力因素的过程[1]。人们从阅读中获得信息、积累知识,但同样的阅读材料,同样的阅读时间,人们从中得到的信息、知识的数量和质量又是不同的,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人们在经历过阅读后在大脑中建立一个信息获得的阅读模式,这个模式包括阅读信息的输入、编码、贮存、提取、运用,好比是一个通道,但是每个人的通道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笔直,有的人弯曲,而这种差异的外显表现是人们的阅读速度和质量,即阅读能力。莫雷等人的研究表明[2],幼儿期的阅读能力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学龄期甚至是成人期的阅读能力、阅读质量。幼儿早期书面语言的学习对个体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有积极促进作用,可以促进个体小学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对个体小学阶段的学习兴趣、自信心、自我效能感等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中国儿童的阅读现状及其原因

(一)小学中低年级学生阅读普遍感觉吃力,主要原因是阅读模式的影响

目前我国大量的小学中年级学生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况:孩子的智力很好,识字量也很大,但是在阅读时对文章理解不准确甚至有的孩子连文章的大意都不能准确把握。他们最害怕做的作业和习题就是阅读理解,考试丢分最多的也是阅读和作文。

汉字与西方文字不同,它在字音字形字义上是可以独立的,而且很多汉字是一字多意,具体的表意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现。例如“花”字,可以做名词用在“鲜花”一词中,也可以做动词用在“花钱、花费”等词中,目前的早期阅读教育停留在教授字形、字音、简单字意的水平上,“花”字往往只是教孩子名词的意思而其他的词性词义孩子很少知道,更不会运用。幼儿认识这个字,也能读出来,但是一旦把这个字或词放到具体的语句或语段当中,就不知道它的确切意义,更不会正确的使用。而成人又往往忽略字意运用的教育,尤其是在具体的语句、语段中意义的教育,只要幼儿能认读出字就给予鼓励表扬,在幼儿的头脑里形成这样的认知:认读-表扬-再认读-更多表扬。于是在他们的脑中形成这样的反映模式:视觉刺激(看到文字)――回忆字形读音。这种反映模式经过学前期和学龄前期的大量的强化后在他们的头脑中建立牢固的条件反射,一看到文字,在头脑中出现的就是字形读音。这样的教育结果导致幼儿在头脑中形成的阅读模式是首先对字形字音的提取,其次是对意义的提取,这样的阅读模式就好像是弯曲的通道,对每一个字词的阅读都要进行两次提取,其结果是费时费力,不能准确把握文字的意义。于是到小学三四年级,语文课程开始以阅读为主后,在阅读理解上遇到大量问题。

(二)很多孩子不愿意看书,无论多有趣的书籍,对他们来说,都没有吸引力

毛旦红调查结果发现[3]:真正对阅读感兴趣,能在课外阅读中汲取知识、开阔眼界、提高自身素质、享受阅读中的快乐的学生仅占一小部分,有相当多的学生还没有对课外阅读真正感兴趣,不具有经常阅读的习惯,缺乏自主阅读的能力。

一方面,在学前阶段对阅读产生厌倦情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自控能力、坚持性都较低,而传统的早期阅读教育以识字为主,识字教育过程本身形式比较单一、简单、枯燥无味,因此幼儿很难对此产生兴趣,往往是教师费时费力,学生学习辛苦而收效不大。在这种单一枯燥的学习过程中,幼儿感觉不到快乐,相反觉得学习很困难,势必导致兴趣尽失。幼儿长期处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形成“学习就是识字,识字就是看书,看书就枯燥痛苦”的心理定势,于是对学习失去兴趣,对书籍失去兴趣。

另一方面,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差异较大,儿童在阅读时有大脑参与活动,从而引起大脑能量的消耗,占人体重量2%的大脑却消耗人体20%的能量,所以很多孩子感觉阅读书本文字非常累。这种累又非常的隐性,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极难查觉,孩子们自己也不可能把这种问题外显让大人知晓,于是导致外界对孩子阅读疲乏支持不够。长期处在阅读疲乏中,孩子体验到的都是疲乏、劳累、挫败等,多次往复后,对书本产生反感厌烦的情绪,在阅读时往往表现出不自信和挫败,远离书本。

三、儿童养成新的阅读习惯

(一)新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以及大脑对文字的处理模式直接影响阅读的速度与阅读的质量。我们认为正确高效阅读对文字的反应是“理解”、“判断”、“分析”、“质疑”、“反思”等层面的心理模式。也就是说,当孩子认识了几千个字以后开始阅读文章的时候,他们在接触到文字后在大脑中的第一反应是对文字字意的提取,并迅速地对这些文字做出分析、判断、推理,快速准确地从大脑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这个字或词在这段文字中所表达的最恰当的、最合适的含义。

(二)儿童阅读习惯的误区

这种大脑对文字的提取模式是高效阅读的前提,但是在儿童中很多人不是这样提取文字的。绝大部分儿童在见到“文字”的时候,第一反应还是对文字字形字音的提取,然后才更换为字意的提取,无形中就为阅读多设置了一道障碍,这种对文字字意的二次提取直接导致了孩子阅读的速度慢,还会出现字意提取不准确,对文章理解错误等情况,孩子读一篇文章要付出两倍的劳动量,所以孩子厌倦阅读,畏惧阅读。国际上研究表明,孩子要到初中二、三年级才会逐步地成为成熟的读者。也就是说,有部分孩子,通过四、五年的训练,思维模式才完全扭转。但我们相信,还是有很多的孩子的思维模式没有得到扭转。

(三)形成新阅读习惯的途径

1.改变幼儿园阅读教学形式

人对文字的认识、理解、运用等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人脑对文字反映模式的形成也是后天经过大量的训练强化而得到的一种条件反射。在幼儿园阶段,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选择合适的早期阅读教材,通过老师和家长适度的引导,让儿童在阅读中体验到乐趣、兴奋和成功,以此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通过阅读材料在文字上的巧妙安排来预防儿童不良的中文阅读习惯(看到文字第一反应是这些文字的音)的产生,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具有丰富情节的图片内容使儿童习得优秀的阅读能力。让孩子通过对图画书的阅读(吉布森和利文曾经清楚的指出,阅读不仅仅包括印刷的文字,而且也包括图画、图解、图标、插图等等其他材料)从而进行大量的文字学习,这里的汉字学习不是指传统的汉字字形的学习,而是让孩子理解汉字、句语和段落的意义,强化孩子对文字字意的思维模式。当孩子对文字的正确思维模式形成后,再开始系统大量的识字,即孩子升入小学,快速大量识字。

2.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前提。优秀的阅读能力是产生阅读满足感和有效性的关键,增强阅读的满足感和有效性,继而增强他的阅读兴趣。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如果进行一件事情,他感到乐趣和满足感,就会产生兴趣。反之,如果在这件事上总是遭遇失败或难以克服的困难(没有得到满足感),那么对这件事的乐趣程度就会减弱或者消失,阅读不能带给孩子愉快的感受,孩子就不可能感受到乐趣。因此阅读内容和阅读授课过程,必须让孩子感受到愉悦,即阅读内容设置吻合孩子的心理发展进程,让孩子体验快乐,授课过程以孩子为主体,重视孩子的课程感受。

3.成人的支持

阅读是人脑承担最艰巨、最复杂的工作之一,任何一个小的困难都会给阅读带来极大的障碍。而人又天生不具备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后天形成的,因此在孩子形成对文字的正确思维模式和优秀的阅读能力之前,适当的支持以帮助孩子度过阅读难关是非常必要的。这种支持包括情感上的支持如鼓励、表扬、赞许;技术上的支持如教会孩子看书的正确方法,拿到一本书该先看什么,怎么样从中提取关键词等。

总之,阅读是贯穿人一生的事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高效的阅读心理模式,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与一个人的未来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1]张必隐.阅读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9.p4.

[2]莫雷.陈新葵.张金桥.徐艳萍.幼儿期书面语言习得对后续发展的影响研究调查与研究.2005年第9期.p23.

[3]http://www.yysnxx.com/kyviews.asparticle_id=996.

[4]张必隐.阅读心理学.p2.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