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层冲孔灌注桩施工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岩溶地层冲孔灌注桩施工实践

李扬坚

李扬坚

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福州市350108

摘要:通过试桩施工,选择了成孔钻进工艺,制定了钻进技术措施与事故防治措施,顺利地完成了该岩溶地层项目的冲孔灌注桩施工任务,为类似岩溶地层冲孔灌注桩施工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岩溶地层;冲孔灌注桩;钻进工艺;事故防治措施

龙岩某医院病房大楼地下1层、地上15层,原基础方案为人工挖孔灌注桩,共57根。场地地处剥蚀残丘与山间盆地过渡地带,下伏基岩为石炭系下统林地组石英砂岩及二叠系下统栖霞组灰岩,场地东段属覆盖型岩溶发育区。根据勘察报告,岩土层自上而下为:①素填土;②粉质粘土;③含碎石粉质粘土;④石英砂岩块石夹泥(场地西段);⑤中风化石英砂岩(场地西段);⑥中风化灰岩(场地东段)。经降水已完成大口径人工挖孔灌注桩39根(位于场地中、西段),因降水抽吸作用,岩溶及裂隙逐渐贯通,地下水位迅速上升,在48#桩孔内用440m3/h的深井泵连续抽水7天,地下水却始终保持在-8.5m左右(与场地岩溶水承压水位一致),降水失败,人工挖孔灌注桩变更为冲(钻)孔灌注桩。

一、钻进工艺选择

业主考虑冲击钻进(振动)对邻近旧病房大楼内病人的影响,建议采用回转钻进。应业主要求,我单位(原福建勘察基础工程公司)组织了一台YG-15型桩孔进场试桩施工,在52#桩(桩径1500mm,紧邻旧病房大楼,桩中心与外墙相距仅2.5m)施工过程中,钻进至-36.4m时钻遇灰岩,钻具跳动剧烈,孔内阻力大,钻进效率低,提钻后发现牙轮钻头的牙轮掌脱落3个,同时与勘察资料相比,灰岩面提高了8.1m,设计单位要求在桩内进行超前孔钻探以验证地层。在施工第3个超前孔时钻遇空溶洞,引起孔内泥浆全部漏失,加之连降暴雨,旧病房大楼下盲沟泄漏与钻孔贯通,继而孔壁失稳造成严重塌孔,导致旧病房大楼基础塌陷,地梁开裂。在这种情况下,业主决定紧急搬迁,拆除旧病房大楼。

根据52#桩内3个超前孔的钻探资料,灰岩面高低相差2.25m,且溶洞发育(揭露有5个溶洞),溶洞呈全充填-半充填状态。分析认为回转钻进工艺对于这种不完整、不均匀的岩溶地层不适用,其钻进效率低,容易卡钻(蹩车),且提钻速度慢(Φ219钻杆采用法兰盘连接),极易因桩孔坍塌造成埋钻事故,层顶岩面倾斜地层桩孔垂直度不易控制;相反,冲击钻进工艺对裂隙、岩溶发育的岩层碎岩效果较好,同时桩孔垂直度容易控制,且泥浆密度较大有利于维持平衡钻进,发生漏失现象时提出冲锤速度快,处理也比较及时;旧病房大楼已拆除,病人已转移,为选用冲孔灌注桩创造了施工条件。

针对以上情况,现场办公会议决定:选择冲击钻进工艺,并辅以桩底后注浆工艺,以降低沉渣对桩端承载力的影响。

二、钻进技术措施与事故防治措施

1、采用正循环冲击钻进、泥浆护壁成孔工艺,配套的1500mm铸钢冲锤质量约6t,采用3PNL泥浆泵正循环方式进行排渣。根据本项目岩层硬脆和桩径大的特点,将冲锤冲刃钢轨长度设置为100mm左右,呈梳齿状交错分布,其间距为60-90mm,这样可以减少冲锤底刃与孔底的接触面积,提高冲锤对孔底单位面积的冲击力,改善碎岩条件,提高钻进效率。同时施工中应经常对冲锤冲刃和提引系统进行检查,发现裂纹或损坏,及时进行补强或更换,避免崩刃和掉锤事故的发生。

2、保证桩孔垂直。在开孔前,技术人员根据超前钻资料向机台操作人员进行灰岩面位置、倾斜情况和溶洞情况交底,引起操作人员的重视。开孔时冲锤行程1.0-2.0m,冲击频率10-15次/min;进入岩层后冲锤行程控制在3.0-4.0m,冲击频率为5-8次/min。在冲击过程中,如发现钢丝绳偏摆严重,说明孔底岩层面不平或软硬不均,应停止冲击,提起冲锤,投入块石(微风化花岗岩或石英砂岩),填石高度应高出孔深0.8m以上为宜,以人工创造孔内均质截面,防止桩孔倾斜。填石后冲锤行程采用0.8-1.5m,泥浆密度控制在1.3-1.4g/cm2,进行修整桩孔,若一次达不到纠偏效果,则反复多次直至桩孔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

3、桩孔漏浆防治措施

在冲击过程中,当冲遇灰岩时,机台有专人观察孔口液面情况,发现异常现象立即报告。施工现场应备有粘土、碎石及储浆罐(储浆箱或储浆池,并配套泥浆泵)。发现泥浆漏失,立即回灌浓泥浆,尽量保持孔内的液柱高度(当发现泥浆漏失过快时,应先将冲锤提离孔口,确保不发生埋钻事故),当液柱高度不易维持时,向孔内投入粘土、碎石及袋装水泥,低程轻锤将其挤入裂隙中以堵塞裂隙通道或溶洞,从而形成人造孔壁达到堵漏的目的。当冲遇大溶洞(洞高大于1m)时,向孔内投入袋装水泥+袋装粘土及块石+碎石,袋装水泥+袋装粘土与块石+碎石的比例约为1:1,回填量约为洞高的2-3倍高度,低程高频冲至原孔深,提出冲锤再回填1-2m的粘土后补浆至孔口,待机约24h(待水泥凝固后)再低程冲至原孔深后换正常参数钻进。由于本项目采取了超前钻探注浆工艺,施工中发生泥浆漏失现象较少,总共只发生8起,采取了上述措施后基本上都得到了解决。只有在55#桩施工时因大量漏浆而孔壁坍塌并与54#桩(尚未成孔,为人工挖孔段)串孔,我们采取下钢护筒护壁方式予以解决;54#桩回填碎石+粘土+少量水泥至孔口,放置一段时间让其固结后再施工。

4、砼灌注注意事项

严格按照配合比下料,保证砼的和易性及坍落度要求(粗骨料粒径选用2-3cm、坍落度为20-22cm),并加大砼的初灌量,在灌注过程中要加密对桩内砼面的测定,加大灌浆导管的埋置深度,防止砼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人工造壁段孔壁压力增大,把砼挤入裂隙或溶洞中,引起砼面下降而导致断桩事故的发生。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技术措施和事故防治措施,我们顺利地完成了该岩溶地层的冲孔灌注桩施工任务,经静载、高低应变检测,均为Ⅰ类桩,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了施工经验。对于不完整、不均匀的岩溶地层桩基工程,回转钻进工艺钻进效率低,容易发生卡钻、塌孔等事故,应优先选用冲击钻进工艺。

作者简介:李扬坚(1967-09),男,汉族,籍贯:福建省宁德市,当前职务:副总工程师兼设计部主任,当前职称:高级工程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钻探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