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连接处施工要点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4
/ 2

道路桥梁连接处施工要点研究

严效航张学庆

山东鲁中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山东淄博255086

摘要:现如今,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迅速,在我国道路和桥梁的交接处经常发生事故,对于人们车辆行驶的舒适度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甚至还有可能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影响。在建筑工程技术中,道路和桥梁的连接处的设计是极为关键的部分,所以,相关部门应该不断对其进行深入化的研究,并展开实际调查,以此来有效地处理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道路和桥梁连接处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其设计和施工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施工

引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公路桥梁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建设项目不仅在数量上日益增多,在规模上也是逐渐扩大。公路桥梁在建设时如果在桥梁与道路的连接段出现问题,就容易带来各种不安全隐患,相应地会增加工程的建设成本。因此加强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质量管理,有利于降低建设成本、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保障运营效益。

1研究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化时代的来临,我国建筑工程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交通安全的关注也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建筑工程中,道路和桥梁连接处的建设要求也不断增加。因此,相关部门对道路和桥梁连接处的设计和施工研究应该不断深化,以此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并且还能增加人们生活的舒适感、幸福感,保障人们在出行过程中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主要问题

2.1搭板法设计问题

从道桥使用的情况而言,连接处如果设计施工不当极易产生“桥头跳车”问题。为避免此问题的发生,要做好连接处的路面平整度把控,很多设计人员运用搭设搭板来应对此问题。不过若搭板设计不合理,即使建设了搭板,也会引发桥头跳车事故,严重时会引发安全问题,使得搭板断裂或者产生其他问题。合理应用搭板法,能有效增强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结构体稳定性,有效控制其刚度的变化,增强路基的强度。不过搭板法的应用,增加了设计的难度,极易引发新问题。若设计方法不科学,或设计结构的合理性不强,则难以保证搭板的功能和作用,增加搭接处的压力,进而引发各类问题。

2.2道路与桥梁连接段的不平顺问题

一般来说,桥梁的基础结构的稳定性要远远高于道路路基的稳定性,但是其沉降度也相对更大。例如道路在运营使用时会承受行驶车辆的载荷,其内部的填充材料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再加上外界环境的影响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生沉降变形。由于桥梁的桥台路基刚度较大,所以在这种环境下更容易发生刚度突变的情况,当桥台收到了行驶车辆的冲击之后,路面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沉降,一旦沉降幅度过大,车辆在行驶时就会感到振动、摇晃的不舒适感,严重的还会影响驾驶人员的心理波动。

2.3边坡防护不科学

通过实际检测以及资料研究可以看出,因为不合理、不科学的边坡防护策略,所以会导致路堤受到雨水以及河水长时间的冲刷,严重损伤到路堤,路桥连接处最突出的现象就是路堤沉降,同时会增加很大的安全风险系数。设计人员总会忽略以上的影响因素,设计图纸的时候不能对边坡防护问题进行重视;设计师对于质量的要求与台背回填料质量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选择回填料的时候不能与实际相联系,也不能降低质量标准,所以就会加剧沉降的速率以及沉降幅度。除此之外,设计平纵线形的标准不一样,铺设的路线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台背设施不完善等,都会影响路基的强度。缺乏及时的管理维护措施,对于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桥头出现基础变形。

3道路和桥梁连接处问题的控制措施

3.1选择合适的填料

填料的选择应该按照桥梁桩基的设计状况和路桥连接的地质条件来选取。通常情况下,选用摩擦角大、强度高、压缩性小、透气性好的填料来进行填充,比如:矿渣、砾石等。并严格禁止利用沼泽土和树根、生活垃圾等来进行填充。同时,应该选择轻质的填料,比如EPS泡沫塑料和粉煤灰。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材料其承载能力极为强大,可以有效地满足土体结构自重和车辆荷载的强度要求。粉煤灰也具有自身独特的优点,其自重、强度、压缩性、透水性等方面均比普通材料优秀,拥有较强的实用性。为了能够良好地减少路堤的总沉降,应按照土液和塑性极限试验确定填料的选择。

3.2提升连接路段路基的分层填筑质量

如果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分层填筑质量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其沉降特性,因此在下承层施工过程中,需要选择压实性和承载性水平较高的材料。在选择回填材料时,要考虑材料的强度和压实度,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分层填筑,并进行层层检测,对材料的压实指标、含水率和摊铺厚度进行严格把控。

3.3做好施工技术要点的把控

(1)做好地基和荷载的处理。在道路与桥梁连接处施工时,运用添加排水板或超载法等,来解决此部分的弯曲变形问题。若此方法的效果达不到要求,还可建设复合型地基,避免问题的产生。在开展台背部分的施工作业时,要做好填料质量的把控,选择排水效果和易于压实的材料施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控制沉降差,确保道路桥梁运行的安全性。(2)做好压实的把控。在施工作业中,压实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因此要做好严格的把控。对道路与桥梁连接处,开展压实作业,确保其稳定性。施工时控制填料的厚度,使其在20cm左右,同时要避免产生裂痕。采取分层压实作业法,结合使用各类机械设备,做好连接位置的稳定性把控。此外,使用挤密复合地基,通过控制道桥的刚度差,减少跳车问题的发生。

3.4施工方案设计

科学制定施工方案能够确保规范施工过程,合理利用财力,物力和人力,基于此,在道路桥梁连接处进行具体施工作业之前,相关人员需要科学制定施工方案。在制定施工方案时,还需要科学构建监督小组和调研小组,对施工现场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考察,深入分析工程地质地貌具体特征,采集相关数据,为其后期施工作业的有序进行提供更高程度的技术保障。与此同时,在具体施工作业时还需要进行科学有效的技术交底工作,确保现场施工人员能够更为全面的把握具体施工技术,有效避免安全隐患。为了对其施工技术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现场施工人员还需要全面了解相关规章制度,严格基于技术规范展开具体操作,在完成路面边缘部分切割之后,需要进行不断压实,同时,还需要将其周边尘土清理干净,有效避免混凝土接缝出现脱落。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需要在桥梁和道路连接处科学涂抹热料,进行连接处软化,随后对其作为热料有效处理,在连接处进行粘层混凝土的科学涂抹,确保有序进行压实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有效减少在路桥连接处出现的不均匀沉降现象,应该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进行系统、科学的管理,不断强化结构设计,强化控制建设过程中各个流程出现的质量问题,并建立具有科学依据的管理体系,这样才能良好地处理道路和桥梁连接处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减少桥头跳车的情况,不断提升车辆在道路行驶中的舒适度,提高公路建设的整体质量,同时,还能不断促进我国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志海.浅析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6,21(48):243-245.

[2]赖华生.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工艺分析[J].西部交通科技,2018(05):59-61+121.

[3]王志刚.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探讨[J].智能城市,2018,4(24):135–136.

[4]许智勇.试论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及施工[J].科技视界,2018(25).